土家族“杀年猪”有啥讲究?
今天是“小年”啦,它是整个农历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这是回想起前不久妹妹、妹夫邀请我与家人一起吃“杀猪饭”的情景,亲眼目睹了土家族“杀年猪”的全过程。 杀年猪,在我国是个比较普遍的习俗,但各地杀猪杀法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咱土家族“杀年猪”颇有讲究,那是一道极富传统年味的民俗风景。 俗话说: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土家族杀年猪大多是在每年“冬至”过后就开始了;到了小寒大寒,达到高潮,直到“小年”(腊月24日)为止。一般来说,杀年猪要看日子,“六畜”、“六畜”,农历逢“四”、“六”或逢“亥”日不能杀年猪。根据习俗,不能杀年猪的日子里宰杀了年猪,往后就喂不来猪;相反,吉日杀猪,来年可以养大猪。 把日子选好后,接着就是请屠夫了,屠夫便要安排杀猪的时间,同时要主人家先烧好一大锅滚烫的开水准备着,还要请两三个壮实有力的男人帮忙当下手,叫“做对手”。 屠夫进门后,准备好大木凳、大木盆(椭圆形的腰盆)、刀、刨、钌环等器具,再把要杀的年猪赶出猪栏,男人们将年猪捉住按倒在木凳上,屠夫用清水洗净年猪的咽喉处(是为了猪血的干净)。屠夫手握杀猪刀快速准确地刺入年猪的咽喉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肥猪在一阵痛苦嘶哑的嚎叫声中停止了呼吸。接着,屠夫从猪后脚处割开一个口子,屠夫用近2米长的“铁挺杆”,从猪的一只后蹄处直通向猪的另一只后蹄处,再通向猪头部的两只耳朵根部(吹气通道),随后用嘴在后蹄处使劲吹气。屠夫一边使劲吹气,另一人手握棒槌在猪身上使劲抽打。不一会儿,肥猪身体渐渐胀大,越来越肥壮了,用嘴把猪儿吹得浑圆鼓胀。紧接着,把猪身子放进盆里,将一桶桶滚烫的开水倒入腰盆。屠夫用瓢舀水浇烫猪毛,帮忙的人用工具刨的刨,劗的劗,个个干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一头大肥猪就被人们收拾得干干净净。待屠夫割下猪首,主人家便要烧一炷香,燃放一挂鞭炮,祭祀土地神。然后,就用铁钩子将肥猪倒挂起来,开膛剖肚,收拾猪内脏,把猪分割成两大部分,叫“开边”;随后的“划肉”也需要屠夫常年的功夫,刀起刀落,一头年猪化整为零,趁热撒盐就是腌制腊肉的过程了。 “杀年猪有多道工序,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断食、绑猪、下刀、取血、吹猪、澖猪(烫水)、刮猪毛、开边(破猪肚子)、分块、剔骨、翻猪大肠、通小肠、理板油……哪一环节都不可小觑。” 据说有道行或有经验的屠夫,可以根据年猪的血状来判定来年主人家的吉凶祸福、财运年成等,如宰杀的年猪血很少或无血,则预示着主人家来年的财运差,甚至要破财;如猪血喷射较远且成火焰状,则预示着来年主人家有血光之灾;如猪血畅旺且很有规律,血色鲜艳且多,无异状,则预示着主人家来年财运好、收成好、无灾难,吉祥平安。 由于是年猪,猪的主人大都将猪血留做食用,称为‘接猪血’。接猪血也有一定讲究:首先在盆里放少许凉水、盐、白面,屠刀抽出后让血稍流一会儿再接,这样接下的猪血干净,凝固得快;接着用开水稍煮后冷却,血块中呈蜂窝状,有嚼劲,好吃。另外,杀年猪时主人家的主妇是不能到场看杀猪的,说是看了杀猪后来年就喂不好猪,其实可能是不忍心。 当然,杀猪的这天,主人家还要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吃“杀猪饭”,既为联络感情,更是和大家共同分享盛年喜悦。 吃饭时,主人会把屠夫请到上席入座,再把吃“杀猪饭”的客人按辈分高低分别安排就座(不过现在也比较随意了,没以前老人们那么讲究),由主人家男人执壶酌酒,妇女们就忙前跑后,端菜盛饭,热情款待客人,客人们则一边吃喝,一边聊家常,喝酒行令,其乐融融。 吃完饭后,女主人便开始忙着炸猪油、洗肠、剁肉,制作土家香肠、土家血豆腐了。当然,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也会搭把手,赶在一天之内把这些土家香肠、血豆腐之类的做好挂起来沥干水分。 土家族过年三件事,杀年猪、打糍粑、捏血豆腐。 杀年猪在农村是一件非常热闹的事情,千百年来,这已经成了一项盛行和流传民间的风俗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