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尊严的体面老年人 莫纯清 我是82岁的退休人员,受党的教育培育数十年。自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认真思考如何保持崇高晚节,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尊严的老年人。与老年网友交流商榷,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请批评赐教。 我认为做一个尊严的体面老年人,力求“四美”。 一、仪表端正形象美。人老了,要打理好自己的外貌和居所,不要邋遢。老年人的外貌,衣冠楚楚、光鲜亮丽倒不一定,但要整洁卫生,应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修胡须,以防油腻,防加龄臭、老人味。老年人的老人味、加龄臭是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当然人们十分理解,但不能以老卖老,变得懒散。自己的住所,要不断地“断舍离”,不囤杂物和废品,以保持居室的清爽有序,至少不得有碍观瞻,更不得散发异味。 二、文明尔雅语言美。语言美是语言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所显示的美。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以伦理为中心,体现道德原则,如和气、文雅、谦逊、礼貌等。不讲粗话、痞话、丑话、脏话、恶话,更不能讲违法违纪的话,对不利安定团结的话不说。语言美的形式方面体现规范美和艺术美,如词语妥帖,语句规范,结构平直,逻辑严谨,节奏有序。语言美是交际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效率和人际交往的协调。语言美是心灵美的直接体现。 另外,在与年轻人的交谈中不宜倚老卖老。老人有阅历的优势,也有传帮带的责任。但不必“好汉乐提当年勇”,不可牛皮哄天哄地充大逞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姜还是老的辣”之类的话最好少说。人们对这类话听腻了,何况这些话并非完全正确。另外,老年人不宜啰里巴嗦。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话多成仇”。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老年人要学会倾听,少说为佳。官话、套话自然不要说,自己津津乐道的人和事,岁月已把它轻描淡写了,别人也不一定有兴趣,就不要夸夸其谈了。即使对子女也要保持彼此的边界,尊重彼此的空间。哪怕是掏心掏肺的好话,如不加节制,也会成为令人嫌弃多余的废话。 三、陶冶情操心灵美。心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表现,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心态阳光,心灵美是真、善、美的统一,知、意、情的统一。它是人们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内在依据,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对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的要求。生为人,就不能没有情操。操守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应该把它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我认为,认真学习、领会毛主席《为人民服务》和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员修养》对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性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觉遵纪守法,循规蹈矩,有道德操守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尊崇人类的优秀道德情操,就必须恪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古训,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明白人”;恪守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坚持秉公用权,做一个老实人;恪守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的古训,纯洁个人交往,做一个“清醒人”;恪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古训,自觉拒腐防变,做一个正直的人;恪守“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遵守规章制度,做一个自律的人。 四、施乐行善行为美。行为美,指人有教养,社会舆论肯定和赞扬的举止。行为美要求既美且善,凡是有有益于人民,有助于历史发展,充分体现进步倾向行为都可称之为行为美。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个礼节性的点头,一个让坐,排队优先他人都是行为美的体现。 要做到行为美,首先要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才能表现出行为美。要关心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理智地选择自己的行为。要在与他人的接触中,注重谦虚谨慎,文明礼貌。学会用亲切友善的态度处理好人民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自尊、自爱与尊人、爱他人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人讲诚信,不欺哄诈骗、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相信科学,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不参与黄赌毒及邪教活动。行为美为弘扬真、善、美,鞭挞丑、恶、邪。总之,要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党不利的话不说,对党不利的事不做,做到树立“四种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夯实不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作为退休老年人还要量力而行,发挥余热,在扶贫帮困、爱心助学、热心公益事业,促进乡村振兴,扬清廉家风,贡献自己的力量,夕阳更美好,晚霞更光辉。 只有做到“四美”,才能活得豁达,活得愉快,活出尊严,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体面老年人。 2023年9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