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6|回复: 0

三五九旅是一支战斗劲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0 10: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五九旅是一支战斗劲旅


南泥湾精神 猛进 英雄的47军 2023-07-10 08:18 发表于黑龙江
今年,是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圆满闭幕及表彰大生产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三五九旅等单位和王震等22位生产英雄、毛主席视察南泥湾,双八十周年。
同时,今年5月,还是三五九旅前身,奉中革军委命令,组建红六军团,九十周年。
今年,还是三五九旅沿革二军五师改组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七军赴朝作战胜利,双七十周年。
南泥湾精神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南泥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拯民于水火的精神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泥湾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南泥湾精神被纳入。
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口号的鼓舞下,南泥湾带动了边区其他地区深入大规模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为我党赢得了更广泛的群众支持。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用自己动手的办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我们的军队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军队自己供给,这一个创造,对于我们的民族解放事业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啊!”
为此,毛主席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称赞三五九旅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在政治上军事上起了保卫边区的作用。
三五九旅是在“生产战斗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下投入在生产运动的。生产战斗,二者缺一不可。南泥湾精神的内涵也是广泛的。
南泥湾是边区大生产的一个缩影。在南泥湾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号召,坚持“劳武结合,战斗与生产结合”的方针,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生产运动,并且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但是,以往的研究、宣传、教育中,对于南泥湾精神一般强调其生产中的成绩,对于战斗戍卫的内容显得过于淡薄。
为打退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加强陕甘宁边区的防卫力量,特调第三五九旅回师陕北。当时,第三五九旅正 在雁北地区分散活动。鉴于情况紧急,王震决定所属部队分批转移,留一部组成雁北支队继续坚持恒山地区斗争。1939年9月底,他亲率旅直属队和第七一七团,通过雁门关和同蒲路封锁线,于10月4日到达绥德,旅部兼绥德警备区司令部,王震兼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
朱德总司令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精神,于1940年初,在延安提出了“屯田”政策。他认为军队劳动力多,体力强,组织性好,主张军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359旅在1939年秋奉命从华北调回陕北绥德一带,担负守卫河防,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同年10月8日,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分别向三五九旅赠送绣有“模范党军”和“百战百胜的铁军”的锦旗。1940年春,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全旅就在绥德一带积极开展了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生产运动。在绥德赶走了国民党顽固派、反共的“磨擦专家”何绍南,并巩固了河防之后,按照朱总司令的命令,于1941年3月至1942年8月,分三批开赴南泥湾,开始了“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新的战斗生活。
三五九旅“战斗是劲旅、生产是模范”的威名,广为传唱。
纵观三五九旅部队前身与沿革,我们可以发现,这支“党军”劲旅,作战具有五大特点:能啃硬仗、敢拼恶仗、勇担苦仗、擅长巧仗、猛打胜仗。
例如,1938年5月三五九旅胜利完成的晋西北连收七县的岢岚县城的城市攻坚战,以及后来东北野战军十纵(47军)胜利完成的黑山阻击野战阵地防御作战,这样的硬仗,尤其是,岢岚县城城市攻坚战,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全部中国军队正面战场上,仅有的坚固阵地进攻作战胜利战例。又如,红六军团石阡突围作战、三五九旅中原突围作战,这样的恶战,都可以作为突围作战成功典范。这是一支进行过“两次长征”的英雄部队,一次是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同时还成为最后完成红军长征的部队,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红六军团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为中央红军长征探明了前进道路。三五九旅南下北返被毛主席称之为“第二次长征”。两次长征,这支部队都各自经历了两年多时间。第二次长征从延安到达广东韶关南雄始兴后又重返延安,行程达到两万八千里。这种苦仗是我军中绝无仅有的。同时,三五九旅部队及其前身与沿革,又以擅长打巧仗,战果辉煌、代价较少而名列榜首。红六军团通过三次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智夺湘江,两小时内全军团近九千人,无一伤亡全员渡江,堪称奇迹。1939年5月,三五九旅以两个团兵力与日本侵略军第三、第九混成旅团五千人在五台山周旋,并择机在繁峙上下细腰涧地区歼灭敌一个大队近千名日军,被聂荣臻司令员赞为“太行人民铁的子弟兵”,由此“人民子弟兵”成为我军代称。勇猛顽强、不怕牺牲,是这支部队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湘鄂川黔反“围剿”作战中,陈家河—桃子溪大捷作战中,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一团三营在营长罗章带领下,两次挫败敌军进攻后,夺占敌人山头阵地,并乘势追击溃敌,一举攻克敌172旅司令部,击毙敌旅长,为全歼该旅创造决定条件,并为次日追击全歼敌58师创造条件,此战缴获敌山炮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缴获敌重武器唯一一件展品,至今陈列的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
这支英雄部队,能够各种不同作战样式的仗,不仅是正规化的坚固阵地攻防作战、运动战、山地游击战,还是我军善于进行特殊的作战样式—清除匪患作战的部队。这些土匪包括了百年惯匪,也包括国民党反动派的“盅兵为匪”和“纳匪成军”的兵匪军。
1935年1月初,国民党军对我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作战,为粉碎敌人“围剿”,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决定,一加强土地改革、二扩大红军、三清除匪患。分散在根据地各地进行群众工作的红六军团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第十八师第五十三团以及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六团的部队根据省委指示,在湘鄂川黔省军区的组织指挥下,一面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一面在地方革命武装的配合下,采取军事进攻和政治攻势,清剿地主武装和土匪,打开了许多地主、土匪武装盘踞的土寨子、土洞子,缴获各种枪支2200余支,瓦解和改编了一部分土匪,使湘鄂川黔根据地中心地域得到巩固。
在进驻南泥湾之前,1939年10月上旬,王震率三五九旅进驻绥德地区。国民党顽固派特地派遣一名何绍南为绥德专员兼绥德县县长,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他的几次分裂活动被粉碎后,蛊惑保安队哗变为匪,抢劫财物、危害百姓。王震旅长即令组建以何远平为团长、张秀山为政委的讨伐部队,率教导营、七一七团二营、七一八团三营,消灭这些土匪武装。在他们的沉重打击下,哗变匪徒土崩瓦解,绥德地区的社会秩序得以稳定。
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后,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此时,包围陕甘宁边区的胡宗南也遥相呼应,先后发起进攻。三五九旅奉命由绥务开赴南线,驻防金盆湾、南泥湾,保卫延安南大门,并以王震为司令员、贺晋年为副司令员,由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四支队(补充团),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和警备二团、骑兵团组成野战兵团,确保延安西北大门—“三边”地区安全。10月29日,七一七团由临真出发,冒着奇寒,穿越沙漠,于11月5日,抵达靖边。随即,在12日,歼灭盘踞于此的一股土匪。使敌何文鼎部闻风丧胆,不敢来犯。边区西北方向趋于稳定后,1942年1月14日,王震命令各部撤回原防地,命令四支队在团长苏鳌、政委龙炳初带领下进驻宁夏盐池,一边生产盐、一面戍边。
此后,三五九旅沿革部队于全国解放前后,在东北林海雪原、在新疆清除乌斯满匪帮和在湘西剿匪中以其出色表现,树立起光辉典范。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生产走上正轨后,他们每年只用四个月进行生产,而其余八个月进行练兵,实行劳武结合,时刻保持战斗准备。一九四三年冬季,他们响应联防司令部的号召,开展了投弹、刺杀、射击、器械操 等四大技术为主的冬季练兵运动,短短四个月,练兵成绩显著,全旅投弹平均成绩由原来二十二米提高到四十米以上,少数人达到六十米以上最高达到七十二米。步枪实弹射击成绩,全旅的弹数命中率由52.9%,提高到86.3%,出现了十一个弹无虚发的连队。一九四四年在陕甘宁边区留守团打靶表演中,三五九旅获得了团体第一名。通过大练兵,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军素质和政治觉悟,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犯和尔后进军江南作战创造了条件。他们从回师边区到一九四一年四月,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斗争四十七次,保卫了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安全。一九四三年七月,在富县峪口村反摩擦自卫战斗中,他们一个班打退了胡宗南顽军一个营的进攻,神枪手韩益林四枪击毙敌人四个军官。有一次,三五九旅由三边反摩擦取得胜利返回后,毛泽东同志接见了指战员,高度赞扬 三五九旅说“你们到了东边,东边就安全,你们到了南边,南边就安全,你们到了北边,北边就安全,你们到了那里,那里就安全”。
三五九旅在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成绩说明,我们的军队既能打仗,又能生产,是战斗队,又是劳动军,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基本特点。部队经过几年的大生产运动,不仅获得了物质上的丰硕成果,而且通过大练兵,使部队军事素质和人员体质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和增强,真正达到了兵强马壮,进一步密切了官兵关系和军政、军民关系。
丰富的内容需要从更宽的广度认识南泥湾精神。

附:
三五九旅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是八路军最先编成的六个建制旅级作战部队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转战于晋西北、晋绥、晋察冀,保卫陕甘宁边区,战绩卓著,荣膺“模范党军”“党军劲旅”称号。在大生产运动中,创造了“南泥湾精神”,被称为“发展经济的先锋”“三五九旅是模范”。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奉命由延安挺进广东韶关,被称作我军的“第二次长征”。解放战争时期,完成“中原突围”艰巨任务,返回延安,成为西北战场主力之一。一部挺进东北,激战林海雪原,夺占第一个省会级城市哈尔滨。

三五九旅的部队沿革
(1937年8月25日至1949年1月15日)
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红32军、总部特务团合编为第359旅。隶属于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一百二十师,番号为第三百五十九旅。下辖:第七百一十七团、第七百一十八团。
旅长:陈伯钧(前)、王震(兼政治委员)
717团,由原红六军团编成。
718团,由红32军与总部特务团编成。9月3日,由陈伯钧率领全团人员组建警备第八团,此后,718团调入717团骨干并补入新兵,仍属359旅建制。
王震接任第18任旅长率717团开赴晋西北、晋察冀抗日前线。以717团为骨干和“平山团”补充718团,另以717团骨干、“崞县团”“侯马团”“津南自卫军”组编719团。并扩编了补充团(四支队)、特务团。
抗日战争中,因作战需要,曾使用“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南下支队)”“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和“第二游击支队(南下二支队)”番号。三五九旅在解放战争中,陕甘宁晋绥/西北战场与东北战场有两支使用三五九旅番号的部队,分别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和东北民主联军三五九旅。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编制番号,分别编为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第五师和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第四十七军第一百三十九师。
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中,这支英雄的部队参加了保卫延安的战斗,荣获“猛打猛冲猛追”的“三猛团”称号。他们走遍了祖国的晋绥和陕甘宁青新西北各地,直到西藏阿里。这支部队的另一部分,征战林海雪原,顽强地赢得了黑山阻击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攻入并解放省会城市哈尔滨和第一次攻入重庆市的部队。新中国建立后,在铲除湘西、新疆两地匪军中为人民立下不朽丰功。第四十七军入朝作战,罗盛教的名字响彻中朝两国。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央军委授予这支部队的王忠殿以战斗英雄称号、授予张代荣以爱兵模范称号。2019年,习近平主席给予这支队伍中的战斗英雄张富清以高度评价。
三五九旅是在同级别单位得到毛泽东主席类似的嘉奖和肯定最多的一支队伍。
以坚决的意志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是对各级指挥员的基本要求。更高的军事素质是,指挥员能够创造性指挥才能克服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任务。王震将军和他率领的三五九旅,就是这样的以“创造精神”出色地完成各种各样任务的杰出代表。

   作者魏义芳是红军团一营三连副连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9 02:55 , Processed in 0.0314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