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1|回复: 4

我收藏的名人信件中有杨开慧堂妹的14封(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1 18: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23-9-11 18:02 编辑




我收藏的名人信件中有杨开慧堂妹的14封(1)




李吉仿
image.png


我住在长沙市八一桥东南角,与东北角的清水塘毛泽东杨开慧故居,直线距离几百米。如果杨开慧烈士健在,我们是近邻。


因此,烈士在我心里是亲人,与她有关的信息,一遇到,我就尽力收集,以此作为纪念追思烈士的一种方式。2005年底,我结束南宁的干部交流工作返回长沙,业余继续收集杂志创刊号。2006年夏初,遇到与陈玉英奶奶(杨开慧烈士生前的保姆,并一同在狱中与敌人做不屈不饶地斗争)及其女儿孙燕相关的书信资料,我当即拿出私房钱,从汤姓摊主手上买下,如获至宝。回家后,择其中十八封书信研读,于2014年2月26日整理出电子版,并打印两份(附有原件照片),分送湖南省文史馆和长沙县板仓的开慧纪念馆。



(一)


这18封信中,杨开英老师(杨开慧烈士的堂妹,1915年生于长沙,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大连第三中学任副教导主任,后到北京的中学任职,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写14封、邵华将军(杨开慧烈士的儿媳、毛岸青先生的夫人)写2封、李淑一老师(柳直荀烈士的夫人、杨开慧烈士的生前好友)写1封、千鸿同志(杨开英老师的儿女)写1封。整理出来的篇幅4300多字,信短谊长。前三位写信人都已辞世,就此定格于史料之中。这18封信的收信人除3封是陈玉英外,其余15封都是孙燕(佩君、孙艳)。


孙燕1940年元月出生,十岁前在长沙市宁乡的农村生活。1950年4月,毛岸英(杨开慧烈士的长子)尊父嘱,寻找到陈玉英并接母女到长沙,安排孙燕在湖南省第一育幼院读书。孙燕后就读于长沙市北正街小学、长沙市四中(周南中学),1961年从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中专部毕业后,到长沙市文化宫工作;再后来在长沙市图书馆、文化馆工作(期间借调到省委宣传部)。

image.png

上图从左到右是程玉英及其孙女和女儿(孙燕)





1926年腊月,陈玉英来到长沙市望麓园一号毛泽东和杨开慧当时的家,看到陈玉英女士短发大脚(当时妇女梳妆粑粑头裹小脚),主席说‘’你还蛮解放啰!‘’开慧说‘’你在我们家,我们就是一路朋友,不分彼此。‘’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陈玉英拉开参加革命的序幕。那时,主席到湘潭、衡阳、醴陵、宁乡、湘乡等县,考察农民运动,开慧忙于帮助整理材料,玉英主要帮做家务。


1927年2月,陈玉英跟随主席一家到武昌,住在都府路四十一号。八七会议后,毛主席组织秋收起义,即把杨开慧母子送回板仓,奔赴井冈山。1930年10月,国民党悬赏千元(银元)捉拿杨开慧;14日清晨,板仓屋场被包围,开慧镇静地销毁秘密文件,匪兵闯入把开慧、岸英和保姆一起抓走,关进国民党的长沙警备司令部,头天就过堂用酷刑。敌人从杨开慧嘴里得不到半点屈服的口供;就威逼利诱用刑于陈玉英,二位是情同姐妹的革命同志,陈玉英同样丝毫未向敌人低头,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因此,1957年6月8日,毛主席亲自回信给孙燕:‘’五月十六日的信收到。已在初中毕业,甚慰。升学的事,我不宜于向学校写信。能否考取,听凭学校。如不能升学,可以在家温课。寄上三百元给你母亲,以后还可以寄一些。不要忧虑‘’(见《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第529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1 18:3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1 20: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得好得法好有意义的。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1 2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产生联想,你可不可以收藏我两幅字,当然也可以作为朋友送你两幅。开玩笑了,我字哪能有那个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11 22:1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3:24 , Processed in 0.0357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