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第一次听到锅是铁打的,是读小学三年级,出自长期疼爱我的爷爷的口。从他说这话的语气判断,很不好。当时我觉得很委屈。好几天,看到爷爷我就害怕,不再感到亲切,眼神躲闪,远远地,看也不敢。后来爷爷哄了我,我才“不计前嫌”,重归于好。 我读小学那会儿,乡村还没有发电,漆黑的夜晚能借月光尽量借月光,不能借就用灯盏。灯盏烧的是煤油或者柴油。那个年代,柴油煤油贵,且还不容易买到。家里穷,能不花钱尽量不花钱去买。一切都要节约,点灯也是。就连晚上上厕所都不会点灯,常常依照“摸不着,踢一脚”的原则,手脚并用凭记忆凭感觉摸索到具体位置。 我们那时下午放学回家,并不是像现在的孩子一样,啥事都不用管,第一时间便可以做作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兄妹几个或扯猪草,或放牛,或准备晚上的菜,或到田地里帮着大人动动手跑跑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天不黑不回家。常常是吃晚饭到了深夜,吃着吃着,饭在嘴里含着,人在桌边趴着睡了。 那天,我吃完饭,所有的事做完,打算睡觉。突然想到还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晚哥哥幸运,老师没布置作业,可以早点睡觉。我一看,灯盏里的煤油,聊胜于无,咋办?爸爸说:“家里没煤油加了,爷爷奶奶这会儿事情应该做完,你到爷爷那里借光做作业吧,我明天拿鸡蛋调些煤油回来。” 我拿着书本到爷爷家说明来意。爷爷见我爱学习,很是高兴,还给我搬来椅子凳子。他们把唯一的灯盏给了我,自己借着我做作业的光,赶紧收拾完洗完后上床睡觉了。交待我,做完作业,把灯吹灭后,把门带上,回去睡觉,不可浪费煤油。我满口答应。数学作业简单,很快做完。语文,写了一页字后,还有一篇课文要求背诵,第二天是必须检查的。读着读着、背着背着,瞌睡虫来了,周公很快热情地接待我。爷爷一觉醒来,发现我趴在凳子上睡着了,灯盏里的煤油先是满满的一壶,现在已烧得快见底了。爷爷很生气,立即大声吼了起来:“丫……丫……丫头,你,你还不回去,点着灯在这里打……打……打瞌睡,会……会享福啊!灯盏里的煤油都烧完了,你不知道煤油贵,要花很多钱买吗?你,你,你真不知道锅儿是,是,铁打的!”我爷爷平时说话就有些结巴,此时更结巴了。 我猛然被惊醒,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到了什么时间。听清了“你真不知道锅儿是铁打的”这句。我知道啊,妈妈天天煮饭炒菜的锅,都是铁的。妈妈还经常要我们在锅里盛饭铲锅巴时不要用力敲打,锅破了,就吃不成饭。当时,我的眼泪很不争气,马上就要往外跑。爷爷这么说我,虽然没完全听懂话的意思,但他生气的语气我听懂了——带着刺呢!他从来不说我的,今天却大声朝我吼。我不敢顶嘴,使劲憋住眼泪不往下掉。我带着满腹疑问、心里装满委屈,赶快收拾书本逃跑似地回家。 “不知道锅是铁打的”什么意思?爷爷真的生气了,是心疼我怕我感冒?还是心疼我烧了他的煤油?爷爷没说怕我感冒,也没说怕我不小心烧到我头发引起火灾之类的话,难道我没煤油值钱?爷爷怎么能这样,我又不是故意的!我越想越委屈,可委屈也不敢哭出声,怕妈妈听到。就这样悄悄上床含着泪睡觉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心中惦记着这句话,“你真不知道锅是铁打的”,到底几个意思?我越想越觉得爷爷那天说话是有所指,是我无意中犯了错。是他生气后,教训我的话。 虽然是无意,但错就是错,必须承认。后来想通了,我不再记恨爷爷。他老说他吃的盐比我吃的饭都多,他说的肯定是对的,以后我要注意并改正,再不惹他生气就是。 二 一年后的一天,我听到妈妈教训弟弟,说了同样的话,进一步明白了“不知道锅是铁打的”包含了不少内容。其中的意思,对当时的我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说不出子丑寅卯来。 弟弟读一年级,放学回家,肚子饿了,到处找东西吃,哪有?家里从来就没有零食。弟弟最后发现碗柜里还有大半碗饭,没有菜。他灵机一动偷偷炒油饭吃。反正都不在家,难得的机会,前几天队里给分了两斤油,美滋滋地吃一顿油饭,妈妈是不会知道的。那个年代,一年到头,一家人分得六七斤油,便有人羡慕:“他家的油今年多,能用油洗澡了!”我家里,除非来客人,平时菜碗里很少看到油腥。这次,弟弟可开荤了。他烧了火,自己美美地炒来美美地享用。弟弟只顾高兴,吃完了,没洗锅没洗碗。锅底、碗底明显有一层油花。妈妈回家,锅碗很快就将他出卖。妈妈破案很快,我和哥哥理直气壮回答没有做。弟弟不承认不行,不能“罪”加一等。他被妈妈狠狠地训了一顿。妈妈说他一碗油饭至少吃了一家人五天的用油量。我和哥哥在旁边有点幸灾乐祸,表情肯定写在了脸上。没想到,很快就殃及池鱼,妈妈带连着我和哥哥一起开始训斥。要我们引以为戒,不可造次。我们只好乖乖地站在旁边,大气不敢出。接受着妈妈说的这个不准做那个不准干、这个要请示那个要汇报的一系列条件。特别是如果偷偷摸摸做其他坏事,不管是在家里或是在外面,无论是谁,一经发现,“竹篾片炒肉伺候,决不姑息!”妈妈的威严摆在那里,我们只有连连表态答应。我和哥哥都拿眼睛狠狠地瞪弟弟——都是你惹的祸,让我们陪着挨训!弟弟只是手捏衣角,低头不语。 妈妈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记住,治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打沙。你们还小,不知道柴米油盐贵。长大以后,各自成了家,自然就知道锅儿到底是不是铁打的了。” 三 渐渐地,我也知道了一些“锅是铁打的”内在意思。但还是不拿这句话当回事,毕竟天踏下来有父母顶着,我可以高枕无忧。常常还拿这句话开涮别人、调侃自己。 直到自己成了家,油盐柴米样样都得自己经手,才真正知道了“锅是铁打的”这句话的份量。缸里的油就那么多,没钱买,平时炒菜必须少放,要计划着接到来年的新油。女儿读书要交20块钱的生活费,有钱的怕我太久没得还,没钱的拿不出,我借了一下午,跑了好几家,许诺再三,才借到。儿子参加校运会,没有白色的网球鞋,他“开口要,闭口就要到”,我手边没钱,他哭闹,我恨我自己没用。许久没吃肉,孩子在亲戚家吃肉的那个熊样,看着让人心疼。收电费的来了,没收到钱不肯离开,我说一大堆好话,油菜晒干卖了肯定会给,他还是不肯走。年终收农业税的来了,稻谷没卖,猪没卖,一千多块钱不是个小数目,承诺着日子,到时候肯定会给,不会拖到来年,越集越多…… 年复年,日复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历经不少艰难困苦后,我真的知道了“锅是铁打的”一些道理。不容易啊!也难怪爷爷那么凶我,难怪妈妈拿弟弟的“过错”,连带我和哥哥一同教训,他们都是为了我们以后怎么过日子提前打预防针,言传身教。要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每时每刻不能忘记勤俭节约,谨慎持家。 其实,仔细想想,谁都不容易。大有大难,小有小难。小到小家,大到国家,都不容易。正如妈妈要我们记住的那样:建兴家业真的就像用针挑土一般艰难,衰败就像大浪淘沙一样简单。 现在的社会,离了钱寸步难行。我本就差经济头脑,更是不敢大意。我们这偏远农村也是一样:喝水要钱,吃饭要钱,电费要钱,话费要钱,上网要钱,开车要钱,燃气要钱,走亲访友要钱,农药化肥要钱,除草打药要钱,耕田收割要钱……一点也不必城里生活要钱轻松。可是,一斤稻谷买不到一瓶水;日夜管理的水果烂在树上养鸟,卖不出钱;苦心经营的蔬菜不按斤买,按袋子提,低价处理随便给几个钱,能得一块就一块,比烂了强。劳与获不成正比,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可进来的“毫厘”,出去的是“元”。源头没有活水来,下游马上干涸。必须“斤斤计较”地过日子,一分钱也要掰开来用。加上旱情水情给带来的灾难,让人更是举步维艰。不单是我,还有许多人都知道“锅真的是铁打的”其中滋味,实在是太苦难咽。人们还要天天祈祷着,千万不要生病,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到医院去。农村合作医疗里面,有许多都不在被报的行列。医院里,没了钱就停药,拿命抗。命,虽然没钱值钱,自己也要看重,毕竟生命只有一次,钱财可以重新获得。 四 现在的孩子,其实也不单是孩子,大人也一样。忘记了“锅是铁打的”。物质生活太丰富了。菜不合口味,不吃,倒下水道;全新的衣服几乎都没穿过,过时不流行了,再买;车子档次低,开出门觉得掉身价,失面子,再换;朋友聚会,要进豪华包厢,上档次,面子足;打牌,嫌赌注小不怕大,越大越过瘾,越大越刺激……有钱无钱耍大腕儿,无度地挥霍。好高骛远,想吃好穿好玩好,却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我爸也经常告诉我们,有钱要思无钱日,无钱要当有钱使。现在的条件是比以往强了百倍千倍,但“锅是铁打的”不能忘,忧患意识要长存。 历史上正面反面的例子很多。像朱元璋从沿街乞讨的小和尚到最后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江山真如针挑来的土,一步步艰难跋涉,那是拿命换来的,吃的苦、受的罪、担的险,太多太多,打天下多难啊!又如周幽王,在位期间沉迷美色,不理朝政,不纳忠言,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将父辈打下的江山当玩具给玩没了,可惜啊!当今的例子也数不胜数,谁都能说出个一二三。 说他人谁都会,我也是,到自己可不能忘记。家中长辈从小教育我的话,我当谨记,时刻提醒自己也告诫我的孩子,“锅是铁打的”这句俗语真言潜藏的太多内涵。平时,多拿镜子照照自己,戒躁戒躁,好好经营自己的家,才是正道。 吃饭了,我要再次提醒孩子们,要来“光盘行动”。孩子们也提醒我,锅是铁打的,动作要轻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光荣 发表于 2023-9-23 21:26 欣赏美文,为你点赞!
龚天宝 发表于 2023-9-23 21:31 好,大赞!!!
朱明艳 发表于 2023-9-23 21:48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点赞!
日月同修 发表于 2023-9-23 21:52 好文欣赏,为你点赞!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9 02:12 , Processed in 0.0378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