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3-9-25 21:04 编辑
抗日名将郑洞国 龙西斌
抗日名将郑洞国,字桂庭,1903年出生,石门县磨市镇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随后参加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营、团、旅、师长、军长、兵团司令等职。1933年起,先后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保定保卫战、漳河战役、徐州会战、豫西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1943年春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继任副总指挥,率部与盟军收复缅北,打通滇缅国际交通线;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总司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总司令、代总司令,东北行辕副主任、吉林省政府主席、第一兵团司令等职;在1948年辽沈战役重要时刻脱离国民党阵营;后历任新中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他长期致力祖国建设与统一事业,并情系桑梓,兴教助学,鞠躬尽瘁,1991年1月2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郑洞国少时曾先后进私塾、石门中学附小、石门中学读书。1924年春,已成年正在长沙商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前身)读书的他闻黄埔军校招生,绕沪赴穗报考误了报名期,经先期抵穗的同乡王尔琢及好友黄鳌谋划,顶替黄鳌两次报名的余额投考而录取。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郑洞国聆听孙中山《革命军人的基础在高深的学问》的长篇演讲后,决心向着中山先生寄望的目标奋进。 1925年春,广东军阀陈炯明背叛革命。郑洞国与黄埔校友提前走出校门,他任教导1团2营4连助理党代表随革命军东征,攻打淡水时,率敢死队数十名队员最先冲上城头,拿下了军事重镇,不久便升任2团3营党代表;一年后投身北伐,两度荣膺嘉奖。但23岁升任团长后,因有“共党嫌疑”而在团长之位原地踏步多年。 1933年,日军继占领东三省后又进犯长城古北口。时任国民党中央军第2师独立旅旅长的郑洞国奉命携友军与日军血战两个多月,击毙击伤日寇五千余。他由此成了最早投身抗日的中国军队将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已任第2师师长的郑洞国率部保卫河北省会保定。战时因中方主帅刘峙畏敌而逃,致友军纷纷后撤,他所率第2师陷入日军重围,仍浴血奋战两昼夜,后在友军接应下奇迹般突围。随后在豫北林县一带孤军袭扰日军,还突袭日军邯郸机场,炸毁日机多架。部队归建后,又马上参加了漳河战役。 1938年春,徐州会战开始。郑洞国所属第20军团加入第五战区赴徐州运河以北,拟侧击日军第10师团。他率部刚赶到运河南岸,即悉藤县失陷,日军已扑至运河北岸拟强渡运河。虑及日军一旦越过运河,徐州以北将无险可守,他报请上级更改作战计划,同时率部死守运河南岸,并指挥炮兵集中轰炸日军进攻部队,日军大量伤亡后被迫转攻台儿庄。为策应据守台儿庄的第2集团军,他率部在枣庄、峄城等地与日军激战。4月初,他所属第20军团和第2集团军会同各路友军将日军第10师团濑谷旅团和第5师团坂本旅团合围于台儿庄附近。经激战,日军败退峄城附近固守。他带精兵夜袭夺取峄城外围重要高地重创日军。我军台儿庄大捷后,大批日军主力增援徐州。面对不利形势,他率部固守邳县以北阵地,与日军苦战20余日,直至奉命撤出徐州。随后又参加了豫西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 1939年11月,日军为切断我西南国际交通线,出动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等6万多人从北部湾登陆,抢占南宁以北昆仑关天险。时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副军长兼荣誉第1师师长的郑洞国奉命迎击,并率部对昆仑关日军发动猛攻,担任主攻的荣誉师与敌激战20余日,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消灭大批日军,夺取众多重要高地,为我军取得“昆仑关大捷”立了头功。日军今村师团长后亲自上阵疯狂反扑并使用毒气。他率荣誉师苦战兼旬,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荣誉师的荣誉。他因此荣膺云麾勋章。 1940年春,郑洞国任第8军军长,率部参加鄂西会战。宜昌失守后,他奉命任宜昌以西、宜都以北沿长江南岸一线防务,两年中多次击退日军大举进攻。1941年春,他率荣誉第1师突袭日军沙市机场,击毁击伤军机20余架。同年9月,为配合第二次长沙会战,他率部以偏师渡江,夜袭沙洋、后港等地。该军荣誉第1师突袭沙市,迫使日军龟缩城内。他率主力乘虚攻克后港,彻底破坏汉宜公路,并阻截日军水路,有力配合了战区主力行动。1942年夏,第8军奉命撤往后方修整时,日军乘机大规模进攻突破我长江防线。他闻讯火速回援宜都附近长江南岸。经数天激战,歼灭日军一部,其余日军仓皇退回江北,我军夺回了全部阵地。 1943年春,郑洞国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中国驻印军(即原中国远征军)新1军军长。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原拟中、英、美合力抵抗日军进犯缅甸,但英军为图自保,趁日军与中国远征军激战时退入印度,中国远征军陷入绝境,10万大军死伤6万,余部退入印度重建中国驻印军新1军,后由国内陆续空运、及各直属部队共达十万人。 为重新打通滇缅国际交通线,为中国驻印军全面反攻缅北开路。1943年10月,他应先遣部队第38师师长孙立人请求,亲自给出征将士授旗壮行,并多次亲临前线指挥督战。经数月激战,中国驻印军先后取得胡康河谷、孟拱河谷等战役的重大胜利,歼灭了号称“亚热带丛林之王”的日军精锐第18师团。 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派中美联合部队突袭密缅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和兵家必争地密支那。但因前线美军将领指挥失误,敌我陷入胶着状态,我部伤亡惨重。史迪威连撤三任美军指挥官,战役仍无进展。郑洞国受命接替指挥,并亲临火线侦察后改进作战方案,全歼日军密支那守敌水上源藏少将以下三千余人。该战略重镇攻克后,美援华物资不必再飞越艰险驼峰,运输量大增。郑洞国与部将孙立人、廖耀湘因此战功俱获青天白日勋章。 此后,中国驻印军整编为新1军和新6军,郑洞国任副总指挥,协助史迪威、索尔登继续反攻缅北,历经八莫、南坎、芒友诸役,歼敌数万,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经近两年苦战,全歼日军精锐第18师团、第56师团,重创日军第2师团、第33师团,歼灭日军第49、第53师团各一部,毙伤日军10余万人,为中国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5年8月,蒋介石欲调郑洞国任自己侍从室侍卫长。郑拒绝后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长官兼京沪警备副司令,并于9月9日出席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全面发动反共战争。郑洞国在痛苦迷茫中卷入内战,先后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东北行辕副主任等职。1948年3月,解放军围住长春,时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新组建的第一兵团司令官和吉林省主席的郑洞国,于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关键时刻,率部归向人民阵营。 1954年9月,毛主席在第一次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亲自提议任命郑洞国为国家国防委员会委员。不久又设家宴款待他,还问及家事,并请贺龙、叶剑英陪同。此前,周总理也先后几次会见、宴请他,鼓励他。他感到了人生再春,于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积极建言献策,通过自己与美军的接触,先后向周总理和志愿军高级将领介绍美军的软肋,并提出应依托朝鲜山地工事固守,再伺机反击等建议,对扭转战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郑洞国长期致力民族振兴和两岸统一大业,相继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1984年6月,在纪念黄埔军校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他发表了题为《继承发扬黄埔精神,实现振兴中华宏图》的讲话。他晚年频频接待从台湾及海外回祖国大陆探亲观光的旧部、袍泽,联络海内外黄埔校友,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奔走呼号。1991年1月27日他临终前对家人说:“我现在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看到祖国统一......”他去世后,在海峡两岸的北京、台北,均隆重举行郑洞国追悼大会。 桑梓育才万般情 少年郑洞国求学经历的经济拮据冻馁之忧,让他深感助学寒门学子的重要。1922年6月,即将从石门中学毕业的他遭母亲病故悲痛,毕业后即回乡守孝。次年初,他应聘去磨市小学教书半年,对山乡兴教之艰、学子求学之难了解更深。1941年,时任第11军军长、驻防鄂西的郑洞国,应姻亲肖忠贞之邀,会同黄贞元、王季雄、杜心武、熊继民、覃井明、沈克家等有识之士创办九澧中学(解放后改公办“湖南省石门第一中学”,1972年更名“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现为湖湘重点中学),并任校董会副董事长。1945年,他于上海购置一套线装《四部备要》,托族亲捐赠家乡学校。次年,他力荐湖湘子弟、自己的副官、后成为世界级历史学家的黄仁宇出国留学。1980年代,他欣然应邀为石门一中题写校名。他一生淡泊名利,不仅将自己石门及他地房产交给国家,还把他珍藏的价值连城的稀世国宝元代赵孟頫名画《浴马图》长卷、赵氏父子《上中峰札》合卷捐给北京故宫博物院。1965年,南岳人民公社将他祖居地改建南岳中学(洞国学校前身),不少农家子弟就读于斯,并沿着知识的阶梯走出大山,走向各自人生的辉煌。 薪火传后千秋业 2003年1月13日,民革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郑洞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统战部和民革中央主要领导对郑洞国爱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5年、2015年,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七十周年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均给郑洞国将军亲属颁发了抗战胜利纪念章。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隆重介绍宣传了郑洞国将军等著名抗日将领的业绩。 2008年4月28日,郑洞国将军长孙、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联络部部长郑建邦发起、并率先捐资20万启立的湖南省郑洞国教育基金会,以民革湖南省委为依托,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之力,扶助与奖励教学成果显著的老师、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学生。因该基金会成效卓著,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2016年3月27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湖南省郑洞国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此后至2021年,该基金会先后募集基金五千余万元;连续十三届发放园丁奖54.6万元,奖励教师51人;发放奖学金30.4万元,奖励325人,还在省、市、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两次大规模扩建改造洞国学校基础设施,并于2021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