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26|回复: 3

沧浪涌动一天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7 08: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运曙 于 2023-9-27 16:21 编辑

沧浪涌动一天霞
——说说汉寿县屈原学会那些事儿

周运曙

  在美丽的西洞庭湖畔汉寿县,活跃着一支以研究屈原故里,传承屈原精神为宗旨的老科协民间学术团体——汉寿县屈原学会。悠悠岁月,几度春秋。该学会自2005年3月成立扛起屈原研究大旗以来,已走过了18年不平凡的征程。在中国屈原学会和湖南省屈原学会及常德市屈原学会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屈原故里“汉寿说”悄然兴起,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认同和支持,已成为屈原故里研究的一个重要源头和载体。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研究工作令汉寿屈原学会风生水起,渐入佳境。别看这个学术团体的老会员们年龄都是六十多岁,甚至七老八十岁,搞起屈原研究来,劲头儿都是铆得足足的,正能量满满的,一片真情可对天。下面说说他们的那些事儿。
  汉寿,位于湖南省北部的西洞庭湖滨,古称索县,又名龙阳,是一方被水赋予无限灵动的土地,东汉时期取名汉寿,是“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这里山清水秀,楚墓达1800余座,是楚国的家族重要居住地,位于县城以西15华里的沧港古镇,是史称“屈原行吟泽畔,遇渔父歌沧浪”的地方。这个古镇上关于屈原的古迹遗存众多,如天乙宫、屈原巷、屈原庙、三闾大夫祠等。特别是近年来,在汉寿出土的战国武王之童督戈等大量文物震撼了史学界、考古界。屈原在湖南常德汉寿一带度过了19年时光,吟出“沧浪之水清兮”的千古绝唱。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而他的故乡却一直是个千古之谜。
  屈原故里“汉寿说”出现于上世纪末期,虽然出现较晚,但因其有较多的历史文献记载,有不少文物证明,有较多的古迹遗存,有大量屈原诗歌印证,故最据说服力和最有可能性,跃居为仅次于“秭归说”“江陵说”之后的重要一说,影响深远。或许成为解开屈原故里千古之谜的一抹曙光。
  忘不了,是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铭曾两次到汉寿考察并出席会议。2013年12月8日,他为《汉寿屈原故里考》一书题写了序言。他在序言中指出:“研究屈原故里问题,对于厘清屈原的生平事迹及经历,当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汉寿作为屈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普及屈原文化,弘扬屈原精神,更是汉寿人民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他在序言最后,寄语汉寿“我也衷心地期待汉寿县在屈原文化研究和屈原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做出更大贡献。”
  也忘不了,2013年12月1日,时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屈原学会会长的郭建勋,在为《汉寿屈原故里考》一书题写序言时,对屈原故里“汉寿说”寄予厚望。他指出,“以侯文汉为代表的汉寿县屈原学会,不但是湖南省屈原学会的主力,也是中国屈原学会非常倚重的基层学会,他们的努力体现了湖南省屈原研究的实绩,同时也赢得了全国屈原研究同行的尊重,我期待他们未来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郭建勋会长也曾四次到汉寿或讲学或出席重要会议。
  湖南文理学院教授、常德市屈原学会会长梁颂成,也为《汉寿屈原故里考》一书题了序言,字字句句满腔热情,感人肺腑,寄予厚望。
  这些序言,彰显出上级屈原学会对汉寿县屈原学会莫大的支持和关心。让侯老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仅上级屈原学会为之题写序言,而且还到汉寿讲学,为屈原研究撰文赐稿,两次出席在汉寿召开的省级屈原研究学术会议。第一次是于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由湖南省屈原学会主办,汉寿县屈原学会承办的湖南省屈原学会暨屈原与湖湘文化学术研讨会。与会的有省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省屈原学会会长郭建勋领衔与会并讲话,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0多篇,围绕屈原与汉寿的关系及屈原故里、屈原与湖湘文化、屈原生平、楚辞研究、屈宋作品及屈宋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对于湖南省屈原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是于2015年6月16日至18日,在汉寿召开的“湖南省屈原学会2015年年会与楚辞文化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共汉寿县委宣传部主办,县文广新局、县屈原学会承办。中国语言大学博导,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副会长黄凤显,湖南省屈原学会会长郭建勋,副会长成松柳、唐志远和吴广平等各级屈原学会的专家、学者,国家一级作家杨远新及相关领导与会。此次研讨会讨论了屈原的生平与创作,运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来研究楚史及楚文化,探讨了屈原故里与汉寿的关系,将屈原与楚辞文化的研究推向了更高的水平。
  此次会议的盛况,曾在2015年6月22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节目以《我们的节日》为题予以专题报道,以表示对汉寿屈原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屈原故里“汉寿说”学术观点的支持。报道还介绍了屈原第76代孙屈金星来汉寿参加会议和寻根的消息。“汉寿上中央台了!”消息不胫而走。同时报道的还有《湖南日报》《常德日报》,这传递的是收获与感动,增加的是信心与能量。
  往事历历。面对此情此景,以侯文汉、傅利民、陈焕宁、王安乐为主要骨干的汉寿县屈原学会一班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为推动屈原故里“汉寿说”,他们登高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令他们压根儿没有想到的是,首先提出“汉寿说”的,第一个发表《屈原的出生地在湖南汉寿》论文的学者,并非常德汉寿人,而是出生于醴陵的湖南第一师范教授黄露生先生,此文在《武陵学刊》1997年第5期发表后,不久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先秦·秦汉史》转载。是他较早提出了屈原故里“汉寿说”。他先是依据屈原作品及有关史料来加以论证的,从《离骚》《橘颂》等作品进行推断。他是通过多年钻研屈原作品,参阅有关史料和学术界近年考古研究的成果,发现屈原的故乡,就是在屈原长期“流放”的沅湘地区,屈原的出生地就是在湖南汉寿。“一石击起千重浪!”
  忘不了,是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毛炳汉先生,以独到的眼光,从事屈原研究,于2005年12月23日,在《湖南日报》发表《屈原故乡在汉寿》的学术论文,这引起了史学界、屈学界的广泛关注,尔后他又在《“屈原故乡在汉寿”详细考证》的学术论文中,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与考证。
  忘不了,是外地的学者、专家钱明锵、张中一等和湖南文理学院教授韩隆福纷纷撰文或出版屈学研究专著,一起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汉寿。令人感动的是湖南理工学院屈学专家余三定在《当代屈原学史》一书中,以《湖南汉寿的屈原研究》栏目,重点推介汉寿屈原研究的来龙去脉,对汉寿的屈原故里研究事实求是地科学评价。
也忘不了,时任常德市委副书记的周用金和两位县级领导,在县屈原学会成立的2005年3月25日那天,来汉寿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郑伯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南诗词协会会长赵焱森分别发来了贺电,这给侯文汉会长他们以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老骥虽伏枥,犹思千里行。是侯老他们,用诚心、热情与学识,感动着上帝,北京的国学大师文怀沙亲自为汉寿书赠“汉寿屈原故里研究”题刊词,这是千金难得的荣耀。有了泰斗的热心题词,有了高层的上方宝剑,有了学术界的坚定支持,侯老他们不舍昼夜,扛起了屈原研究的大旗,不遗余力地用开膀子干开了。他和县屈原学会就像一艘鼓满了风的帆船,向着明天前进。又是出书办刊,又是举办学术会议,又是外出考察并出席会议,又是邀请专家、学者来汉实地考察交流,拨开谜雾,让事实说话,使大家坚信“汉寿说”并非空穴来风。以求最大的同心圆,形成共识。是侯老自掏腰包“带资修路”,在家人的支持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从事屈原故里研究和诗乡建设,这在当地有口皆碑,他不仅是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而且是屈原故里“汉寿说”强有力的推动者和践行者。是侯老和助手傅利民他们,组织两次新闻发布会,3次省级学术研讨会,1次“屈原杯”全国首次诗词大赛,4次出版发行屈原研究学术专著《汉寿屈原故里考》《屈原与汉寿》《屈原故里汉寿史迹汇编》《屈原故里研究》,出版会刊《屈原研究》19期、发行《沧浪文化》小报40期。汉寿县屈原学会先后在全国和湖南省屈原学会发表学术论文88篇,包括《中国楚辞学》5篇,中国屈学论文集22篇,湖南屈原学会论文39篇,《湘潮》(毛泽东与屈原专集)6篇,其他刊物16篇,特别是后来接任会长的傅利民先生,屈原研究不舍春秋,自1994年以来,先后在《中国楚辞学》发表作品数篇,又到学会扛起办刊的重任。
  屈原故里“汉寿说”,成为了学术界值得探讨和深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学术研究造就人,先后有侯文汉、傅利民两任会长成为中国屈原学会和湖南省屈原学会的常务理事,中国楚辞学刊编委。第三任会长丁恩文也被当选为湖南省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使命担当重任在肩。县屈原学会曾派代表出席中国屈学会第十四届至十八届年会(截至2022年8月资料)。特别荣幸的是,在2013年西峡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第十五屈年会上,湖南汉寿屈原学荣幸地成为全国7家团体会员单位之一。
  “沅有芷兮澧有兰”。屈原故里“汉寿说”,在史学界、屈学界牵引了众多的目光,好奇者有之,喝彩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攻击者也有之,但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感动与包容,海纳百川。汉寿县屈原学会与兄弟学会的交流与日俱增,到汉寿进行参观、考察、访问与学术交流的先后有湖北秭归屈原学会的周凌云、谭家斌、溆铺屈原学会的禹经安、舒新宇、澧县屈原学会的段和平等屈原学会负责人。到汉寿前来参加会议与报道的专家、学者和记者之多就更不消说了,屈原故里“汉寿说”的影响日益深远,汉寿屈原学会功不可没。
  汉寿屈原学会的同事们深深感到,屈原故里“汉寿说”的研究工作已进入到深化发展期,这是一张文化名片,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重任。屈原文化需要核心价值引领,屈原故里需要出土文物的硬件支撑。屈原故里研究是我们共同的使命,我们应注重屈原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屈原故里的明天将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来祝福与探索。这正是:
    泽畔行吟万载波,《离骚》一卷震山河。
    屈原故里遗踪在,面向未来谱壮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7 09:0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寿县有屈原故里遗踪,那是好事。不过,争不过湖北省秭归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7 16: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周老师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8 08:1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周会长佳作!沧浪涌动一天霞!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2:55 , Processed in 0.0338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