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9|回复: 4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影像卷)》连载(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7 09:3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9-27 10:17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影像卷)》连载(十)

IMG_20230224_095025.jpg
流年碎影

津市70年影象志
    1919年7月23日、津市和平解放,8月4日成立津市市人民政府,迄今已整整过去70周年。70年沧海桑田,昔日的湘北小镇,已蝶变为颇具规模的现代城市。为反映这一深刻变化,编者被沙沥金,认真甄选了 400多幅新中国成立后津市各个历史阶段的珍费照片,辑成一册,聊备鉴赏。照片是某个具体场景的如实记录,比任何文字的描述具有更加令人信服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其传达的信息也更直观、更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透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70年风云尽收眼底,我们或可从中更深刻地认识历史,更清醒地了解现实,更强烈地感受时代潮流奔涌向前的气息,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也是十分明显的。
1949--1966
劳模黄武英
    1956年起,16岁的黄武英在白衣乡参加农村扫盲工作,在田间地头,她边务农边教学,还与同事一道先后办民校 14所,开扫盲班 100 多个,脱盲4200 多人。她将自己的经验编成教材,成为当时农村扫盲的主要课本,其事迹被拍成电影纪录片《山村文化乡》在全国放映。1960年,黄武英被国务院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83年,湖南省工会确认其为全国劳模。
IMG_20230926_103557.jpg
    ▲劳模黄武英 (摄于1960年,黄武英/供图)

代表会议
    1950 年代的代表会议颇具时代色彩:简约、庄重,更重要的是与会者均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和深深的使命感。
IMG_20230926_103624.jpg
    ▲中国共产党津市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中国共产党津市市第一届代表大会于1956年5月23日至25日召开。大会通过的决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争取农业合作社均增加生产,90%的社员增加收入,各行各业为农业服务。继续贯彻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大会选出由14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首届委员会,由6名委员组成的常务委员会。王启功当选为市委书记。(摄于1956年5月25日,津市档案局/供图)
IMG_20230926_103654.jpg
    ▲津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合影 1955年3月,津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召开,成立津市市民主妇女联合会,选出首位市妇联主任裴梅芳。二排左6为市委书记王树桥,左3为裴梅芳。
IMG_20230926_103754.jpg
    ▲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 那个时代每年一次的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能让许多人热血沸腾。(摄于1957年12月1日,津市档案局/供图)

文艺演出
    津市的文艺演出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1957年,津市举行首届春节文艺汇演,1959年后定为一年一次,各单位均派代表队参演,上千人登台,成为小城居民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1950年代末,一个街道团支部也能将曹禺名剧《雷雨》搬上舞台,着实让人惊叹!
IMG_20230926_103827.jpg
    ▲《逛新城》会演纪念 (津市档案局/供图)
IMG_20230926_103856.jpg
    ▲津市人民街团支部《雷雨》演出后合影 (摄于1958年8月25日,津市档案局/供图)

小学生
IMG_20230926_103923.jpg
    ▲小学生 这张照片或许会勾起许多老年人的童年回忆。(摄于1950年代,津市档案局/供图)

抗美援朝运动
    据档案记载,仅1950年,津市共有26人参加志愿军,战争期间有17位津市籍军人牺牲在朝鲜。1951年,津市各界认捐19.718亿元(旧币),足够购买一架战斗机。11岁的豫章小学(今二小)四年级学生周其刚,为了捐款,省下母亲给他的中餐钱,抱着病弱之躯挑水卖,把每一文积攒的钱全部交给募捐组织,直到临死,还拼尽全身力气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新湖南报》曾以《一个热爱和平的孩子》为题报道了周其刚的优秀事迹。1952年3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代表张仲先、张绿琴,朝鲜人民军访华代表赵尚岷一行来津市作报告时,曾到周家吊唁,为他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IMG_20230926_104036.jpg
    ▲周其刚 (津市档案局/供图)        
IMG_20230926_104147.jpg
    ▲1952年3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代表张仲先(前左) 张绿琴(前右),朝鲜人民军访华代表赵尚岷(前中)一行来津市作报告时留影。(津市党史办/供图)

向社会主义进军
    1953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确立后,“三大改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津市解放前工商繁盛,私营业主较多,对私改造任务繁重。1956年1月18日,市人民委员会批准首批195户私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全市万人集会庆祝并举行盛大提灯游行。此后全市对私改造运动进入高潮。
IMG_20230926_104220.jpg
    ▲津市市商业向社会主义进军誓师大会 (摄于1956年,田丕中/供图)

“三面红旗”
    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并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被称为“三面红旗”。“三面红旗”是“左”的指导思想的体现,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和客观经济规律,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也使人民付出了惨痛代价。
IMG_20230926_104301.jpg
    ▲贯彻“总路线” 1958年5月,中共中央八届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津市市委随即成立“党的总路线宣传委员会”,在各行各业召开贯彻“总路线”誓师大会,组织干部职工上街游行。(沈文泉/供图)
IMG_20230926_104414.jpg
    ▲建华机械厂车间悬挂着“总路线”大标语 (摄于1958年,朱德山/供图)
IMG_20230926_104449.jpg
    ▲高举“三面红旗”奋勇前进的誓师大会 (摄于1958年,朱德山/供图)
IMG_20230926_104517.jpg
    ▲“大跃进”运动 指1958-1960年间波及全国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左”倾冒进的产物。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农业提出“以粮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工业“以钢为纲”,掀起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带动各行各业的“大跃进”。据 1958年10月市委工作汇报中记载:两天内建炼钢厂5家,水泥厂15家,新建炼钢炉287座,水泥炉52座,投入炼钢和生产水泥的干部、职工、学生、居民共6700余人。但终因脱离客观实际,违背经济规律,导致严重损失。全市耗资165.2万元,仅得铁砣 400多吨,集万众之力办起的几十家炼钢厂、水泥厂和一哄而上的百余家“卫星企业”,因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而纷纷垮掉。“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随之而来的是三年困难时期,可谓教训深刻,代价惨重。上图为津市汽车站的装卸“大跃进”,一场闹剧而已。(摄于1958年,津市档案局/供图)
IMG_20230926_104551.jpg
    ▲跃进再跃进  商业系统召开“跃进再跃进”誓师大会后,上街游行,大造声势。(摄于1958年,沈文泉/供图)
IMG_20230926_104625.jpg
    ▲报喜  各行各业都把放“卫星”作为头等大事,这是报喜的队伍行经老工人文化宫时的情景。(摄于1958年,朱德山/供图)        
IMG_20230926_104656.jpg
    ▲生铁正装船外运 (摄于1958年,许衡/供图)        
IMG_20230926_104728.jpg
    ▲街道化工厂 在“全民办工业”的号召下,全市仿佛一夜之间涌现出街道工业企业30多个,尽管其中也有像蚊香厂、造漆厂等后来得到长足发展的企业,但大部分企业脱离实际蜂拥而上,结果或中途下马,或陆续关停,无果而终。(摄于1959年,津市档案局/供图)
k蟞龐 2023-09-26 10.48_1.jpg
    ▲街道畜牧场的养猪“卫星” (摄于1958年,津市档案局/供图)

球队
    津市群众体育运动有其辉煌历史。1957 年,市男子篮球队首次在地区夺冠,至1962年,获常德地区篮球赛五连冠,跃入省甲级队行列,打入前四名,女子队亦夺地区赛亚军。乒乓球、排球、垒球、射击、游泳等均有不俗表现。1958 年,湖南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在津召开,津市获省体育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IMG_20230926_105002.jpg
    ▲男子排球队 (摄于1956年,向顺滋/供图)        
IMG_20230926_105054.jpg
    ▲女子垒球队、排球队1959年5月,津市女子垒球队、排球队代表常德专区参加湖南省第一届运动会,获得女子垒球第二名、女子排球第四名的好成绩。前排左起:李丽玲、周碧云、张碧兰,后排左起:邓历玲、张儒雅(专区领队)、刘厚云、赵云珍。

老街
    津市的老街,有的已经脱胎换骨,有的已经杳无踪影。有点年纪的人要满足一下自己的怀旧情绪,也只能借助于这些泛黄的旧照了。
IMG_20230926_105133.jpg
    ▲人民路 新码头段,正面建筑为益泰绸庄。(摄于1957年,津市档案局/供图)
IMG_20230926_105206.jpg
    ▲人民路 观音桥至太子庙,图为津市文教系统的祝捷游行(摄于1959年,葛乐山/供图)        
IMG_20230926_105235.jpg
    ▲人民路 现望江广场东。(摄于1959年,档案局/供图)
IMG_20230926_105304.jpg
    ▲人民路 现望江广场东。(摄于1959年,津市档案局/供图)
IMG_20230926_105340.jpg
    ▲人民路东段 右为老武装部。(摄于1960年代初,津市房管局/供图)
IMG_20230926_105427.jpg
    ▲襄阳街        
IMG_20230926_105505.jpg
    ▲人民路 观音桥附近,上图右侧建筑为百货公司(1957年摄,津市档案局/供图)。下图正面建筑为国营饭店(1958年摄,沈文泉/供图)。一直到1970年代百货公司和国营饭店都是津市中心闹市区的标志性建筑。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7 10: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是某个具体场景的如实记录,比任何文字的描述具有更加令人信服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其传达的信息也更直观、更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7 10: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透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70年风云尽收眼底,我们或可从中更深刻地认识历史,更清醒地了解现实,更强烈地感受时代潮流奔涌向前的气息,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也是十分明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7 12:4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7 16: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雷老师图文并茂的佳作,欣赏学习,感佩才情,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3:40 , Processed in 0.0382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