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3|回复: 4

石清公路诞生记(连载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3 16: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昌治 于 2023-10-3 16:26 编辑

       十四经历石清公路建设走出去的工程实干家、技术专家类人物
       吕定元 192911月出生,石门县三圣乡官庄村人,19503月参加工作,19527月入党,1954824岁时当选为石门县县长。19583月成立石清公路修建指挥部担任指挥长,石清公路于19591220日建成通车。19611971年在任临澧县县长期间,领导修建了亚洲第一的青山水轮泵工程。在任澧县县委副书记期间,参与领导了王家厂水库的大坝加高和北干渠建设,参与领导了澧阳平原水利配套续建工程。1972年任常德市地革委农林水卫办公室副主任时,被安排任泥(市)大(京竹)公路常务副指挥长(指挥长为当时的常德地委书记毛致用),领导常德市八个县参加的20000多民工,奋战5个月,于1973年元月泥大公路建成通车。此外,还于1984年受行署安排负责了石门县120万千瓦的火电厂前期准备工作,19928月牵头,组织市水电局、电业局、石门县政府三方合作集资修建装机6600千瓦的金河电站,一年时间建成竣工,等等。由此被公认为是少有的大工程建设实干家,现年已快94岁,身体十分健康,居住在常德市人民政府大院。
mmexport1686994686079.jpg
2023年6月17日吕老在常德家中接受笔者面访

mmexport1686994669519.jpg
吕老向笔者赠送自撰的回忆录
      王作舟  1931年12月13日出生于湖南沅江,1949年9月参加工作,1956至1957年在北京受派参加学习时就写申请学习结束回湖南后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于是接受组织安排来到了石门县检察院任副检察长。1958年4月至1959年12月参加石清公路建设,先后任石清公路泥清段二大队大队长、石泥段八营教导员、黄虎港桥工所党委书记兼指挥长。自始至终在石清公路一线担任负责人,是参建时间最长,担负任务最艰巨,工作成绩最突出的实干家。石清公路建成通车后,于1960年1月被安排在石门县工业局任负责人(当时未下任命文件),用了近20天的时间,深入企业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矽砂矿个体单干的河南人板车队伍组建成一个专业运输大队,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管理;接着就想办法提高劳动功效,把在黄虎港用梭槽旱船运输石条的成功经验借鉴过来,将一段长约100米的下坡大拐弯,取直建一条约20多米长的梭槽,梭槽底部用平整的石块铺平,两边用结实的木材板做挡边,改矽砂完全用板车运输和结合梭槽运输使工效大大提高,此法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为汽车运输时止。之后,又在五峰山煤矿和河曲煤矿分别建了10个和21个炉子试验土法炼焦,用于新关铁厂的焦炭不足并获得成功至铁厂下马为止。而后又在维新九间铺建了5个炉子炼雄磺,由于资源问题,效果不理想。到1960年4月,参加了当时准备上马在常德举办的的皂市水库工程筹备会议。于4月初挂牌成立指挥部,专员任指挥,省水电公司党委书记王和及县长吕定元任副指挥,王作舟任党委办主任;4月中旬省建水电公司及所有抽调干部到岗到位,着手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7月由于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调整,皂市水库停建下马。1960年8月,省委布置全省小铁厂开展炼铁会战,当时由常德专署副专员张立栋任工作组长、县长吕定元任副组长的工作组进驻新关铁厂,王作舟做为工作组成员抽调安排在新关铁厂炼铁第一线,任冶炼车间(此阶段备料车间合并在一起)支部书记,负责现场指挥炼铁生产,时间4个月。到了1961年初全国整顿“五风”,会战被迫宣告结束。王作舟随即调往县交通建设指挥部负责,工作至五月份指挥部因故撤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革委会(当时的政府名称)要办新铁厂,王作舟被调回组建新铁厂工作,至顺利投产,质量上升,后由于矿石资源枯竭和县财政无力支撑,铁厂只得闭厂停工。1972年年末,县水泥一厂处于生产急剧下滑的频危状态,王作舟被调任水泥一厂革委会主任(即厂长)。次年使水泥一厂跃升为全国小水泥生产先进行业,参加了国家在湖南省双峰县召开的全国小水泥生产现场会议。王作舟做为先进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并获得好评。1974年,王作舟调任县农机一厂任革委会主任,与支部书记彭延东同志一道搞革新,创办连杆车间生产连杆,从而为石门连杆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76年,石门县大办交通建设,开始修县城至临澧县新安镇的油路,成立了指挥部,王作舟任命为指挥,领导易市、城关两个公社民工组建成连队修路,完工后,便安排在县公路段任段长、书记等职。在任期内,又修了县城到磺厂(雄磺矿)40公里油路,为石门公路的提质改造开了一个好头。1992年,王作舟光荣离休。但石门县电厂建设受阻,原中铁十九局承建的澧水一桥,因一场大水冲垮了河中施工的脚手架,现场一片狼藉,而洪水期又已临近,眼看桥梁按期峻工无望,电厂修建只能停工。好在领导决策及时,调整由省公路局接手施工,采用空中吊装办法,施工难题得到解决。省局老领导硬把王作舟拉去助力,要求发挥余热。结果大桥提前峻工,保障了电厂的修建,且只用了六千多万元,为国家节省资金近千万元。之后,省公路局又在津市石龟山修大桥,又拉王作舟去助力,干了两年,病倒在工地,不得已回到石门住院治疗。此后王作舟便正式回到家中安享晚年。从王作舟的工作经历可以看出,王作舟不仅是一个工程实干家,而且是一个救火队长,哪里有了困难就服从到哪里,总是不畏艰苦,工作起来敢拼敢打,得心赢手,名符其实就是一个实干家,现年92岁,身体健康,头脑清晰,思维敏捷,住石门县公路局宿舍。
06IMG20220703163441.jpg
2022年7月3 日王老受省电视台邀请现场拍宣传片在黄虎港与笔者留影
  刘济华 河北省馆陶县人,1914年正月初二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由鲁大东(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曾任四川省委书记)介绍入党,1949年随刘邓大军南下,到湖南省石门县出任石门法院第一任院长。1954年调湖南省交通厅工作,1956年任省交通厅第二工程队副队长,带领二大队从修建大庸到慈利的公路结束后与夫人张孝明(任黄虎港工段统计工作)一同来到石门修建石清公路黄虎港路段工程,1960年初回到省交通厅,1962年常德和益阳分成两个地区,调来常德公路局,工作到1970年去世。刘济华是石清公路建设队伍中资历最老的老革命,也是至终仍在从事交通建设工作的专业实干家之一。
        湖南沅陵人,1934年农历七月三十出生,中专学历,是湖南省交通厅第二大队技术骨干。参加修建大庸到慈利的公路后来到石清公路黄虎港路段,在黄虎港工地与同事黄月美(亦属二大队人员、任黄虎港工段会计)结婚,是石清公路黄虎港路段的主要技术骨干,他(她)们把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定格在了黄虎港。张超一直致力于交通建设工作,参与了长常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全省其他地区的公路修建。是长常高速公路的终身理事,并多次出国援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是湖南公路建设的技术权威,主编了《大道贯三湘》画册一书。张超同志在湖南省公路局退休,现已89岁,住长沙市,身体状况尚可。
011mmexport1676769148353.jpg
生活中的张超(刘南平微信截图)
      唐天珙   1938年冬月初八出生于石门县太平镇万世桥村,高小文化,19655月为照顾其二伯举家迁往当时的穿山公社穿山大队(现为穿山河村)居住。19586月被招工到石门县交通局工作,随即被安排参加石清公路黄虎港路段的测设工作。他虚心好学,拜湖南省交通厅负责选线的工程师肖惠之、负责设计的工程师丁祖吉为师,在实践中边干边学,逐步掌握了测设公路及桥位、桥基等方面的技术,从而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路桥工程测设人员。测完黄虎港路段之后,唐天珙又参加了石门县城往西北方向0公里至新关狮子脑公路的测设工作,并任工程员。此后,还担任了石清公路国太桥至九里坡路段(石清公路中又一险峻路段)的技术指导,清官渡至南北镇公路的测设工作等,这是他在县交通部门工作的一段经历,至19625月自愿申请回到农村。在农村,于1968年参加了沿(市)太(平)公路的测量设计,1973年至1980年唐天珙受聘于太平区公所,任太平区公路修建指挥部工程组组长,成了太平区公路建设的策划人之一和总设计人,先后负责太平区各公社干线、支线公路的设计、施工和技术指导。19801983年唐天珙还在太平区交通管理站工作了一段时间,于1980年底回到居住地穿山村。此后,唐天珙身份虽还是农民,但基本上成了脱产的公路桥梁建设专业人员。除了继续受聘测设和指导太平区内的其它支线公路外,还担负了区外杨柳(杨龙)、文化(文川)、皂市美胜桥(美苏)、皂市水库(皂洞)湖北黄林桥(黄骆)等地的公路测设和施工指导。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在以原太平区为主的湘西北地区负责测设和指导施工了建设公路370多公里,独立完成了太平镇三峰寨公路隧道的设计测量和指挥施工,成为湖南省唯一人工修建的公路隧道;用创造发明的土模挽拱技术设计、指挥修建了以太平大桥、青山峡大桥盛世大桥为代表的近100座石拱桥。其中最大的太平大桥长50米,高9米;主拱净跨30米;辅拱6个,每孔跨径2米,1/5拱弧。由于大胆采用了土模挽拱替代木材支架的技术,共节约木材170立方,钢材1.5吨、工日7000个。全社组织1100多人,一个突击战,背土2400多方,一日一夜筑成土拱,又连续苦战三日三夜,胜利挽拱合拢。经唐天珙临时选定的龙口石未经加工,却也天然吻合,可见唐天珙眼力十分精准。在当时按国家建桥标准预算投资不低于15万元的情况下,仅用了7.6万元、七个半月的时间即建成通车。其创造的土模挽拱技术未见报道过,属全国首创。建成后,全省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议,这一工程成为当时全省的样板工程。由此,唐天珙获得了“农民工程师”和“土专家”的光荣称号,2023318日上午在石门县太平镇穿山河社区家中仙逝,寿年85岁。
05.jpg
2017年9月唐老在黄虎港留影
      王修法   石门县南岳公社官桥村人。王修法原本不是匠人,在黄虎港工地上被安排学打石头,是350个石匠工人中最刻苦的一位。由于他努力干得好,成为350人中的技术能手。黄虎港工程完工回到南岳公社后,公社要修公路石拱桥,安排王修法当师傅并带班修桥,王修法当时没有胆量,公社主任王修竹鼓励他:“你只管大胆干,出了问题我负责”。结果官桥第一个中型的石拱桥就修成功了,还有磨市磷矿码头的中型桥一座,后来总共修了从磨市到南岳的25座石拱桥,其中中型的五座,这些都是王修法设计、画图和指导修建的。再后来公社又要修桥时去找王修法,当地人说他出国修桥去了。
      唐天玉   石门县壶瓶山镇后路坪村人,1929年农历二月十一出生。1958年在石清公路黄虎港路段担任泥市连指导员,负责修建黄虎港大桥西到泥市承志桥的一段险路。完工后,选调石清公路建设中的优秀民工组建成石清公路养护段,起初在泥市公路养护段工作,主要负责西北乡范围石清公路的养护(原泥市养护段位置后来建成现在的路政宾馆)。后任石门县公路局书记至退休,2013年农历十月二十九在泥市去世,享年85岁。
      十五、石清公路的后续变化及现状
       1、桥梁的改造升级
    新关桥于1966年由湖南省交通厅工程九队施工,改建为6孔不等跨的双曲拱桥。后又于1991 年、1996年、2013三次进行加固改造,经有关部门检测完全达到质量要求。
    皂市桥于1971年改建为石拱桥,1988918日被洪水冲垮,当年1120日重建开工,2006年检测定为危桥,198971日重建后通车,200687日进行维修加固荷载等级满足公路二级。
    石清线的泉坡桥、古市桥分别进行了抬高重建,还有相当一部分桥都进行了改造或重建至符合要求。
       2、线路的改造和变化
       从县城出城到新关,由经原保尔上坡改线为经保尔铁路桥下穿过,并拓宽拉直降坡度为双线六车道沥青路面,且新建新关拓宽路面二桥。
      从皂市集镇至磨市新建了皂市水库北岸公路,虽公路等级不高,但缩短了原石清线路程约8公里。
      2021年因潘坪雷家山公路塌方损毁,绕线4公里多并改建为一段沥青水泥路面。
03DJI_0947.jpg
雷家山改道公路
      整个石清公路,现已全部升级为沥青路面和部分为水泥路面,基本每年都在进行维修。
      3、线路名称的变化
    随着清官渡白竹垭至南镇公路的建成通车,原石清线的称呼在公路部门已称为石(门)南(镇)线,即S303线;起于新关镇丁家坪,经新关、白云、望羊、磺厂、国太桥、磨市、雁池、黄虎港、泥市、白竹垭至湘鄂两省交界处的南镇止,全长为141.524公里,但不包括2021年雷家山因水毁重建的线路增加里程,两者相加现全长约在145公里左右。
      现在的石南线途中,还立有国道G241的路桩,这是为待以后修建的国道G241做铺垫的,目前名不符实。
      4、石南线的现状
      目前从石门县城至南镇,不论经磺厂还是经维新,都远远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如今又大又长的拖挂车往往只能在夜间车流量少的时候行走,泥市车站车坪每天白天停留有很多大型的拖挂车都是在等待晚间开行的。全国象这等年纪的公路一般都脱胎换骨或改造升级了,而石南公路还在如人的心脏被堵塞一样为它搭桥(雷家山一段公路因灾毁而改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条公路要改造升级投资巨大,但如果国道G241动工开建,龙王洞至新关卢慈高速连线线建成,则从石门至壶瓶山镇的交通才能彻底得到改善。如果说要彻底解决石(门)南(镇)线的交通,那就只能寄希望于常(德)石(门)鹤(峰)恩(施)高速了。
      十六、石清公路建设档案中有关事项的记载经考证纠错情况说明
       1、石清公路修建指挥部成立的时间,常德市公路志记录的是19583月,2004718日刘湘西(时年66岁撰写的《参加石清公路建设的回忆》一文表述:“1958年6月指挥部机关设在县兵役局后面蒋家洲内”,县档案馆资料记录其时间是1958年7月。正确的时间应以市公路志的1958年3月为准确。所载19587月,这是绝对错误的,7月都已全面开工建设了,哪里才开始成立指挥部呢?石清公路是省、专(署)的重点工程,其指挥部的主要成员确定应首先来源于上级的确定,之后到587月开工时,指挥部成员增加,设置进一步完善,是县里拿的意见,但不能因此把指挥部成立的时间说成是587月份。
       2、石清公路的动工时间,应前推到19584月份的“泥清段开工”,本文中前面已作呈述。
       3、石清公路“泥清段”的民工建制是四个大队,县档案没有记录其建制设置,刘湘西回忆等文章写成八个大队是错误的。当时刘湘西同志可能还没到指挥部,而王作舟同志己经在泥清段参加带队修路,王老的回忆十分具体,应以王作舟同志回忆为准确。
       4、石清公路峻工的里程出现了多个数据的说法,有137公里、 139.15公里(刘湘西回忆文章)、139.5公里(市公路志22页面记述)等、应以石清公路档案工作总结和吕定元指挥长在黄虎港大桥现场会议上发言相一致的139.17公里为准确。
       5、石清公路档案工作总结记录的慈利县修建的里程是磺厂到巴焦峪段32公里,地段没错,里程错了。根据档案本身记录的各营划分任务地段表,慈利为四营、五营,其里程合计为27.95公里,32公里一说就多出了4.05公里。如果按照32公里相加石门至磺厂的43.06公里,则慈利就修到了75.06公里的终点处,这地方已跨过了官庄坪几公里,而芭蕉峪还在九里坡下完刚过一点位置,远没到官庄坪。
      附注:
      一、查阅资料
      1、石清公路全部档案共12本;
      22004718日,由时任石清公路建设指挥部主管会计刘湘西同志撰写的《参加石清公路建设的回忆》;
  3、石门县组织史1957至1959年档案资料;
  4、2015年12月第一版《常德市公路志》;
  二、参考资料
  2011年《主政石门》刊载《大工程建设的实干家——记吕定元任职时间最长的县长》
  三、采访对象
  1时任石门县县长、石清公路修建指挥部指挥长的吕定元同志(住常德市人民政府宿舍大楼,2023226日、28日,311日,45日共四次对其进行电话采访);
  2、时任石清公建设“泥清段”二大队的大队长、“石泥段”八营的教导员、黄虎港路桥工程建设指挥所的党委书记兼指挥长现年已92岁的王作舟同志(住县公路局宿舍);
  3、时任石清公路新关桥工所的教导员现年90岁的杨生聪同志(住原商业局老宿舍);
  4、时任石清公路建设指挥部的主管会计现年87岁的刘湘西同志(住县供销社宿舍和保尔社区两处),与笔者同事多年;
  5、参加在石清公路潘坪段和雁池朗树垭段修路的民工、志愿兵退伍军人现年90岁的王祝文同志(住雁池乡辛家台村);
  6、时任南镇公社书记的王庆佐同志,采访时已97岁,之后不久于2022年11月3日凌晨在壶瓶山镇平洞村去世;
  7、参加过石清公路黄虎港大桥通车庆典现年72岁的王渊渊同志(住石门县城老火车站后面);
  8、清官渡当地老人78岁的柒开义同志(当面在场委托杨泽舟电话采访,住清官渡);
  9、时任湖南省交通厅第二工程队副队长刘济华的女儿刘南平同志(多次微信交流采访,住常德);
      四、文稿审核
      初审:王作舟
      终审:吕定元(文稿打印成册,于2023226日邮寄供其全面审定),并于2023617日在常德邀请摄友詹远华一道前往吕定元家中进行拜访,并当面征求吕老对本人所撰石清公路诞生记》的意见,吕老表示认可没有意见。
      作者: 吴昌治 电话 13875132358 (欢迎沟通交流)
      微信呢称:宜沙古渡 (供联系用)  
      个人公众号名称:《老泥沙》
      通讯地址:石门县壶瓶山镇壶瓶山宾馆
      撰写时间:20227月至20235 于壶瓶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 19:4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 23:3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往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6 07: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6 07: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激励后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17:34 , Processed in 0.0400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