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5|回复: 5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十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8 09:4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10-8 10:01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十四)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三章 商业形态

第二节 商街初成
    辛亥革命后,津市商业悄然发生了变化,由于现代工业品的入境,传统商业发生蜕变,杂货业分蘖出百货,布匹业改为绸庄,西药现市,旅筵业渐旺,随着部分农副产品出口的激增,拉动了内需,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其幕后的推手即是这一时期相继出现的轮船、邮局、银行、电灯、印刷等一系列为商业服务的产业。一个地方的商业是否繁盛,主要看它街市。因津市的街市是在前河后湖、七桥连市的基础上发育而成,所谓三街并陈,只是城市格局的大致走向。由于历来没有政府行为的城建规划,商铺民宅建设毫无章法,街巷纵横,勾栏瓦舍,形如迷宫。故而坊间有“七弯八拐九宫庙,三店五铺一条街”的民谚流传。缘于人口稠密,人杂事繁,为治安和火警的考虑,自清咸丰年间起,津市街区被切割分块,均以木栅栏为界,实行区域管理,每晚九时闭栅,这时,黑夜里就听得各辖区内更夫的竹梆敲打声和呼喊声:“各家各户,小心火烛一一”二更过后,城市陷入一片寂静。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至民国,栅栏为界,这可从民国早期津市的行政划分清晰可见。这时的街市仍处于松散状态,且带有浓厚的市场痕迹。如:后街多以商号客栈、青布庄、行商聚集为主;三洲街、大巷口、油榨街为棉花入市要道,则以花行、栈房为多;关爷楼至五通庙沿河均为上河船停泊处,油行、山货行居多;上、下河街多以粮行、水果行为众;观音桥至新建坊一段店铺较为稠密,因毗邻新码头(轮船码头),工业品由此上岸,故百货店、绸庄、烟店、洋行洋号大多集中于此。这种无中心的商业格局,尤其是栅栏相隔,蛇行斗折的街市,既跟不上商业的发展,也不陪衬商埠城市的形象,津市急需有像汉口的汉正街那样具有地标性的商街,这似乎成了当时政、商两界的共识,于是,津市便有了两次修街的经历,巧合的是,就在第二次修街后的翌年,抗战爆发,一夜之间,津市陡增十万人,八年的畸形繁荣,给这个城市留下了“小南京”的誉美之词,而支撑起这一桂冠的便是商街。
一、西风东渐
    1.轮船业的兴起
    1916年,长沙日星绸布店老板吴伯熙,购得英籍太古公司汽轮一艘,取名“通和”,航行长沙一津市一线,初以拖带民船为主,后自制拖驳,开始客货两用。同年,长沙人王桂生,以一艘用柴油为燃料动力的浅水轮“快利”号,开辟津市至澧县客货航班。继有津市商人凭一艘以木柴为燃料的汽轮“津澧”号加入津澧运营。此后,轮船日多,航线渐广,从事轮运的企业纷纷出现,其或合营或独资,或公司或轮局,形式不同,名目各一。其时组设轮船公司需按有关章程和规则,报请省航政机关,转呈交通部审批,发给执照后始能营业。民国时期,津市乃长津、常津两线主要商埠,其次是汉口、沙市和宜昌。津市自1921年组设“六轮公司”开始,迄至抗战前1936年的15年时间里,先后有长津、福利2家国人公司和3家外轮公司在津开办轮运业务。
    轮船业的兴起,不仅仅给澧水河上带来了悦耳的汽笛声和花花绿绿的万国旗,而且预示着一个新世纪的到来。
    津市最早修建轮船停泊码头的是“通和”的老板吴伯熙,位置在湘乡码头之下,后六轮公司组建,码头扩大,石阶坡岸,并配有趸船,取名长郡码头,后六轮易名长津,故又叫长津码头。嗣后,各中外轮船公司纷纷成立,但码头的修建仍囿于观音桥至东百米的一段沿岸。为与大码头区别,轮船泊岸一线统称新码头。
    2.电灯亮了
    1916 年,亚细亚煤油公司津市分销经理,宁波人殷仁卿,邀集津市商人徐振岳、龚树堂等,创建津市昌明电灯公司,厂址设紫竹林内,有10匹马力单缸内燃机一部,5千瓦发电机一台,供大码头至新码头一条商街,开沅澧流域商业照明用电之先河。电灯的出现,不仅仅给黑暗带来光明,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一个城市,特别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城市的品位。试想,每当黑夜来临,华灯初上,街市如昼,人们三三两两地上街逛店,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惬意。这种夜间出行,也给那些白天没有时间购物的人们带来方便。据说刚发电的头几个月,四周农民纷纷进城踏看,更有甚者,一些上河人专程乘船来津看稀奇,目观者无不瞠目结舌。
    3.银行、钱庄
    晚清,随津市商业的发展,钱铺、钱号、典当业应运而生,民间金融活动日趋活跃。以赣籍商人周老贯为此业之首。延至清末,有钱铺、典当8家,专事存款、放款和押当等业务。民初,随工业品的入境及农特产品出口的激增,金融业作为商业润滑剂不失时机粉墨登场。钱庄、银行、商钱局等金融机构迭现,富商巨贾乃至政界纷纷涉足,其市票流通境内及周边各县,津市遂成湘北九澧金融中心。从民国初年钱庄、当铺的泛起,紧随其后就有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湖南银行、澧县银行及私营复兴银行等五家银行入驻津市,足以见证津市商场的繁盛。因监管缺失,民间钱庄常有滥发之弊。但瑕不掩瑜,金融业的发达无疑是一个商埠发展的必备要素。
    1919年12月29日,长沙《大公报》第三版刊登如下报道:“津市去澧县数十里,地滨澧水流域,为该县第一市镇,商务旺盛,兹将商务壮观态于下:该地市面铺户甚多,异常壮丽,各项商店统计约几百家,以杂货、油盐、绸缎、药铺等为多,尤以钱店为最……又闻此地妓女生涯甚为发达,每晚各家约有花酒几席。”
    4.邮局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津市邮政自办分局,为常德市境之首。1914年,津市列省属二等邮局,为常德市最高等级邮局。电报局始于1912年,津市设三等电报局,为常德市境之首,翌年改隶汉口鄂湘电政管理局,1916年转属湖南电政监督处。1917年,津市开办国际快速函件业务。1931年,始办电报汇票,为省内15个电汇局之一。1935年,湖南省长途电话工程处在津市设营业分处,隶省建设厅,国内长途电话开通,1938年,易名为省长途电话局津市营业分处。市内电话始于1941年,迨至1949年,用户增至94户。邮电业的开拓,从清承办普通汇票到民国初年增办代收货款汇票,无疑为津市商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二、两次修街
    1922年春,常澧镇守使唐荣阳(1878-1932)首先倡议,津市富商美利油行经理吴六阶、谦益油行经理伍葆元等应声附和,按当时的津市行政区划,即由镇福、师益、龙会、三洲、保合、永安、汤石、上禄保、下禄保等九个团总分段下达任务,将商户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分摊修街费用,唐亲自派员督办。工程项目有三:一是将上至大巷口、下至双济桥中心街道整平拉直;二是从长沙丁字湾运来麻石,将其繁华地段一律铺设麻石街面;三是主要路段均铺设一层卵石。整个工程持续一年。至此,津市街道较之前大为平坦,行人称便,外来旅商者称赞。唐荣阳一介武夫,戎马一生,曾先后任奉天巡警总稽查、川滇边务大臣、省警察勤务督察长,足迹可谓遍布大江南北,许是同为九澧人,他对津市情有独钟,唐荣阳晚年未回老家石门北乡而寓居津市即可为证,寓津期间,蒋介石曾派员游说他出任湖南省省长,被婉言谢绝。后何健任湖南省省长,并专程赴津市造访唐荣阳,征求政见。唐荣阳则以退隐山林、不明时务为由闭门谢客。1932年10月,唐荣阳病逝津市,令人蹊跷的是,唐临终嘱咐不回石门北乡,而是效仿他的前任王正雅葬于津市南岸关山南麓,距北麓的王正雅仅一小时的路程。
    相隔 15年,时任湖南省保安第二区司令王育瑛来津视察,以“津市为九澧门户,商务重镇,而街道异常狭窄,有碍市民卫生,实属不利交通和商务发展,要求街道两旁商店住户拆屋让道,加宽路面”为由,召集全市各公法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津市街巷整理委员会”,并公推澧县县长陈士为主任,办公地址设商会。委员有袁经纶、邓阳轼、孟体仁、樊九介、万鑫、姜宗藩、周文定、朱季梅、张一胤、范汉泉、余赉周、胡彬生、朱叔钧、崔润民、樊生龙等15人,皆为当时津市政、商有影响的人物。此议公布后,全市哗然,遂有商户房主联合起来,呈报县府,以“连年水旱为灾,无力负担”为由,要求“停止投标,缓修新街,以苏民困”。县府批示:“查津市修理街道,系为整顿市容,便利交通,案经决定,事在必行,所请缓办一节,特斥不准。此批。”
    工程分三期完成。7月,拆让工程开工。正街万寿宫石库门面拆让一丈,大码头横街田子云私产突出街心的石库门拆让七尺,以此两栋房屋为标准,不论公私房产,凡阻碍交通者一律拆除。与此同时,城隍庙横街、大码头横街也进行了一次大拆让。历时一月,拆让工程大部完竣。遂开始修街招标,最终以最低标价每长一丈为107.3元拍定。为考虑地方财力,其征收费用办法如下:
    (1)每段工程钱款分三次征收;
    (2)挨户上门丈量,户主盖章确认,开具缴单,到指定银行缴费;
    (3)收缴比例,房东六成,佃户四成,房东六成均由佃户先行垫付。
    各街巷口的费用待修街完成后的第三期付款中公摊。整个工程仅用了半年时间。至此,津市正街较过去拓宽了一倍,两旁出现了水泥人行道,这是津市市区道路第一次用上水泥,市容由此焕然一新,交通较之前大为改观。
三、商业建筑
    1912年前,津市的商铺均系直条式的梭板门面,前店后寝,其构造两边多用“山墙”,内部用“幺墙”相隔,以防火灾。中间一“堂屋”,前后两井口,两边置厢房,若进数较多,每进式则一样。1917年后,铺面形式逐渐有些变化,开始仿效汉口、长沙的石库门面,进门后中间是营业厅,前面一横“凸亭”,后面一小“凸亭”。一进“幺二”,外做门面,内做批发。后因两次修街,大商人藉此纷纷扩充门面,为适应现代工业品的陈列以及日渐宽敞的街道,迄至抗战前夕的1937年,业已形成西起关爷楼,东至新建坊近2华里的繁华街市,跨越大码头和新码头,商业最为稠密,被视为黄金地段。
    此时的商业建筑虽仍以木架构为主,砖墙体只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但在内外墙材料及装饰上大做文章。外墙面材料多为质地考究的细麻石抑或石灰纸浆抹底,再在上面刷上各色油漆料,加之街面一般采用假三层无檐墙,高矮交错,色彩明快,给人一种冲天的视觉。另有个别商铺将堆画艺术用作了门额装饰。堆画,即用石膏和纸筋造型,然后涂抹颜色的一种近乎西欧浮雕的工艺,以前多为宫庙建筑所采用,是本帮泥工的拿手活,若是药号,便饰以寿星蟠桃,若是瓷店,则饰以鱼虫花鸟。这种集美观与广告于一体的装饰极大地提升了商铺的文化品位,也给街市增添了浓厚的商业气息。
    镇大油行、协盛盐业、饶同仁药房、湖南省银行、光明电灯公司营业厅、中西大药房、益泰绸庄、企园酒家等一批商行商号,其商业建筑要么样式时髦新潮、要么设计匠心独运,这些建筑的出现,对提升津市的城市品位,引领津市的商业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修建于1921年的长津轮船公司大楼,为津市近代建筑肇始,其泥工业南帮(长沙、宝庆)的输入,不仅打破了本帮沿袭数百年的建筑传统,给津市的建筑业注进了新鲜活力。这些民国建筑因颜值和价值均属上乘,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持续使用几十年。2020年,长津公司因旧城区改造而被拆除,距建成刚好是一百周年,而益泰绸庄作为民国时期的津市商业缩影则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代表建筑简介如下:
    1.长津公司
    1921年,六轮公司改组成长津轮船公司。此时,新公司不仅有运力上的提升以及航线上的拓展。更让人惊艳的是,它于太子庙西河街建了一栋办公大楼和一栋职员公寓。决策者撇开津市现有的建筑队不用,舍近求远,专程从长沙聘请泥工来津,力图在设计与建筑上有所创新。果不其然,建成之日,目观者络绎不绝。办公大楼直碑式的门面给人以新颖而清爽的感觉,加之高尺度的竖窗配以百叶,更显几分洋气。时有《西声报》经理熊世锟前来贺喜,特在公司大门东侧设一报刊橱窗,以供路人阅览,这种文化的渲染无疑给公司增添了浓厚的现代商业气息。与之斜对面的职员公寓修得倒是传统,二层小楼,外部基本沿袭中式传统做派,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只是两道进门各镶了罗马柱,门楣上方均配以喜鹊登梅的砖雕纹饰,看去十分雅致。
    2.协盛商号
    1937年第二次修街时,金慕儒的烟土生意做得正旺,盆满钵满,于是趁机在观音桥与新码头之间买下一处房产,取名盛昌油行,后改为协盛油盐号。这是一种集营业、接待、仓储、办公、居寝为一体的商住建筑,临街墙体高耸直立,门窗以几何形花饰线段美化,窗户镶嵌彩色玻璃配铁条栅栏,大门采用铁皮铆钉,沉实厚重,从外观看且带西方建筑色彩,略显豪华森严。从前到后五进,一进为营业大厅,三层高空间,几明透亮,二进为客室,置天井采光,除中堂外,两边各辅以烟室和牌室的厢房,再往里走依次是堆栈、账房、厨卫等三进。除一、五进外,其他均为二层,楼上为金家家眷居寝和汛期堆码货物所用。这类门面一般可做百货、锅铁、绸布、瓷器、金银楼、书纸文具、南货、药号等商铺。这种一宅多进房屋咬合直贯组成,整栋楼房呈封闭式,防水、防盗,冬暖夏凉,既追求气派、豪华,又符合封建礼仪。1949年6月,时任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司令官兼第14兵团司令官的宋希濂来津视察,放着第1军军部不住,偏偏选定在金慕儒的协盛下榻,其安全度可见一斑。
    3.中西大药房
    1931年,江西人敖卓明为江西同乡会营建中西大药房于观音桥正街,以长窄的地基仿天津劝业场式样建三层楼房和八角亭,西式牌楼,玻璃窗橱,前为明瓦凸亭,中为营业间,后为转梯八角亭,突出三层之上,整个建筑通风采光良好,式样新颖,办公室后有屋顶平台,创津市新貌,此楼宇与詹正元笔店八尺宽的三层楼对街相望,实为街市一景。
    4.光明电灯公司营业厅
    1940年,津市电灯公司再度改组后,输电线路延长,照明用灯发展到3000余盏,并能装设日光灯、霓虹灯等装饰用灯。营业厅也由原来的西河街迁至新建坊北巷中富商胡异三的私宅。这是一栋新式二层砖房,利用弹丸之地向上发展,当街砖墙高耸,每层约5米之高,加之窗户与楼房同步呈上长之势,高近3米左右,室内明亮透光,与对面的幽深老宅相比,步入者尤感豁然开朗,是为陋巷中的大洋房。房主胡异三为大庸人,建房采用上等木材,用料讲究,堂屋地面敷设水泥,室内则铺设木枕板,楼舍筑有厕所两间,整栋楼房为南帮泥工头脑朱叔钧所负责修建。
    5.湖南省银行津市支行
    1927年后,津市少有兵灾人祸,金融市场由是复苏。1933年,湖南省银行在津设立支行,而在沅、澧各县仅设办事处,由此可见当时津市商业之繁盛。银行选址于商会后街白宫戏院东侧,正门为十三级台阶,一是显示金融部门之要害,二是汛期洪水入市一般难以淹及。建筑分为前后两处,即营业区和后勤区,中间有庭院相隔。外有围墙,东侧开一小门,为后勤区通道,布局之严谨无疑给银行本身增强了信誉。同一时期津市有国家、地方、私营银行十余家,该行业务是最好的。1937年,津市第二次修街,修街费的征缴就是该行代收。湖南省银行的前身即是湖南省金库,由金库代办银行实属罕见。1949年8月4日,津市从澧县析出,成立津市市人民政府,因一时无办公场地,故寄寓于该行长达5年之久。
    6.企园酒家
    1936年,为图发展,企园酒家老板宋维藩将该店从大码头横街迁至新建坊夹街,始仅为当面一间,后扩至里面两间两层。夹街本属正街与河街相衔的各自后院,地方逼仄,房屋矮小,但宋老板在省城酒家名店从业多年,见过世面,懂得摆设和利用,用津市话来讲,哪怕是一堆霉豆渣,也要摆出一朵花来。走进新开业的“企园”,进店左是烟酒糖果柜,右为面食点心卤味营业间,一名“芝兰斋”,二进走廊是天井,设鱼池假山,盆景花草相辅,档头是客厅,两边置太师椅八把,上披椅褡、坐垫,下铺地毯,中有长条桌,围桌布,上列福禄寿三星瓷像及围屏、香炉等,楼上前后两堂共有座位12席,每席均用屏风隔开,席间设有沙发围椅,供酒后休歇。因企园酒家经营高档酒席,顾客多为政商两界以及军宪特警的头面人物。
四、商业联姻
    门当户对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在民国时期的津市,作为商人,这种门当户对不再是仅看对方的经济实力是否对称,而是着重看对方是否同业。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使得经商者要想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商界,他必须得找支撑,而这一支撑最初来源于同乡籍人,即早期的会馆。随着社会的进步,打破同籍界限的同业公会出现后,行业垄断土崩瓦解。于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替代关系出现,这就是商业联姻。常说津市太小,邑人相见,扯去扯来,总会扯出点你我之间的亲戚关系,这当中尤以从前的那些大户人家最为繁复,倘若真要寻根究底,你便会发现,这种关系的缘由均来自商业联姻。
    范例1:晚清,江西朱姓商人来津采购桐油,见津市植物油较为集中,遂由江西迁居津市,创福聚隆油号。开设油行需进京请帖,且费用颇高,一般无人涉足,时市面5家油行均系江西同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桐油价格飙升,同业商户增至7家,虽仍为江西同籍,但为了长久的共同利益,同时也顺应门当户对的传统习俗,商业联姻便成了行业垄断的最佳选择。由是,朱、吴、饶三姓逐一建立起姻亲关系。民国时期,津市油业始终处于市场的风口浪尖,竞争激烈,而朱、吴、饶三家却能仰仗相互的支撑一直立足于市场而不衰。仅举一例,江垭是慈利西北的重要市镇,历来为澧水上游的桐油集散地,桐油不仅来自桑、庸、慈,鹤峰的桐油也由溇水而输入。故津市油商多在此设立坐庄。民国后,此地匪患频仍,一般商户不敢入驻,朱、吴、饶三家结伴同行,在此设立坐庄,互相照应,故而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范例2:江西建昌籍人涂子白,自幼随父落脚石门水南渡,早年做油盐生意,获利颇丰,耳闻有人试图捉他“财神”,只得举家迁居津市。后与人合资开设益大正油行,此时的津市油业,已是大贾林立了。但涂凭借丰富的人脉资源很快站稳脚跟,不几年,便成了津市油业之翘楚。与此同时,在津市药业打拼多年的江西清江籍人聂惠和已是羽翼丰满,独资创办源远长药号,不几年,便由一个无名小店的老板跻身于津市富商之列。1947年,聂为了扩展业务,与当时津市的富户涂、熊,三家强强联手,合资在长沙开设同德油行。涂为行业里手,而聂初涉此业,为加强两家合作,聂家闺秀与涂家少爷结下秦晋之好,在聂家浩繁的陪嫁礼单上竟有40桶雄黄。雄黄是津市药业的一块招牌,对外有中国雄黄之称,聂家这么做,无疑是对自己本行业的一种显摆。
    范例3:说到津市盐业的许、朱两姓的联姻,则颇有些悲情了。许合兴,即许姓盐号老板,是清咸丰名噪一时的津市大盐商,而与之有着姻亲关系的津市樊家,名声更是如雷贯耳。武昌首义成功,时为澧州同盟会会员的樊友松亲自攀登市区最高建筑太子庙屋顶,树“汉”字白旗一面,以示响应,一时轰动九澧。然而,许家终未逃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家族的财富与荣耀没有延至于子孙。民国后,许氏家道中落,生活窘迫,其许家的大公子,竟上街当了一名清道夫赖以维系生计。而同为盐业,有小富之称的盐号老板朱顺义仍旧与其联姻。津市盐业在民国时期可谓是风起云涌、跌宕起伏。按民间的说法,既有吃肉的时候,也有喝粥的日子。但许、朱两家终能风雨同舟,玉露共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家顺应潮流,均有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颇有建树,但因个中历史缘由,朱家累受羁绊,其经历尤为坎坷,令人不胜唏嘘。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8 19:0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9 1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4:3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杨支埃 发表于 2023-10-8 19:08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谢谢杨秘书长的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4:3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3-10-9 11:43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会长的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4 07:0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2:59 , Processed in 0.0391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