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付蝶 于 2023-10-11 14:51 编辑
聊聊死亡
这个国庆节,我走过两场酒席,一场红宴、一场白宴。事由不一样,心情更是不一样。 一场新生一场亡。这样的事,每天都在世间无限轮回。 刚过中秋团圆日,姑父终究未熬到国庆,却是熬过了自己的一生,从发现病到走6个月,漫长的煎熬、短暂的时长。每个因病走过的人,都经历过病痛的折磨,那种生而不得何止无奈可以解释。 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姑父过世了,我内心疼痛但显得很平静,没有2016年听说同学意外时的默默流泪、也没有2021年外公因病过世时的嚎啕大哭。仿佛早已预料,毕竟肝癌晚期,我没见过治愈的例子,印象中,这个病很快。我对妈妈说,哎,走了也好。
世间死亡有多种。自然的老去、病逝、意外、自杀。 我最初接触死亡是在5岁的时候,我奶奶(我爸的婶婶)去世了,那时人小不懂事,没有一丝悲伤,机械性的跟着道士爬了一天一夜,长大了也会经常想起奶奶,虽然早已记不起她的模样,但清晰地记得奶奶说话轻声细语,很温柔,人很好,所以记忆深刻。 后来,慢慢的长大,对所熟知的人离世,心里逐渐有了疼痛感。姑姑、朋友的父亲、同事的丈夫、同学、外公,朋友,他们有病逝、意外、自杀,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刺痛着我。 前几天,朋友的邻居自杀了。对于自杀,曾经的我最为不解,但听过理由后我很是理解,跑了多家医院,没有任何希望,疼痛难忍,治不好、抗不过、拖累人、国庆见过了该见的人,这应该就是解脱吧!
这次回娘家,经过姑婆屋门口,看见有两位老人在和姑婆拉家常,真好,我向丈夫嘀咕着。姑婆是我这辈子见过最苦命的人,两儿四女,三个癌症,一个几近失明,一个病因不明,真正健康的只有一个,如此情况下,80多岁的姑爹也患癌去世。2016年我为姑婆的小儿子(尿毒症)发起轻松筹,筹集善款11余万元,只是到如今还未等到匹配的肾源,叔叔说,只要人还在那就还有希望。姑婆一生勤劳、善良,但拼尽全力也没能留住女儿,没能治好儿子,所以,似乎不到去世她的使命就未完成,正如我曾写下的《家有病儿不敢死》,我不知道姑婆是否后悔这辈子来到这个世上、后悔将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我曾写过《如果此生痛苦,是否后悔来过?》,我想,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只是希望会有一个个好消息来回答。 我从未见过我爷爷,在我现在这个年纪的时候,爷爷坟上的草都很深了,听爸爸讲,我爷爷是毫无征兆的去世,一觉睡去没再醒来,年仅33岁,一句话也没有留下。 我有一朋友,他的奶奶和外婆都是高龄去世,没有经历病痛,特别是奶奶,意识清晰,走的那一天和我朋友聊了很久,后来自己洗澡穿了新衣服,浅浅的睡去。 于是,在我的概念里,幸福,多了一个领域,自然地老去。虽然年龄再大的人即便去世也会不舍,后辈也会伤心,但其实这也是绝大多数人最为向往的离开方式。
有人求生不得,有人在生求死。除开病痛我可以理解的自主选择的死亡外,因家庭琐事、情感、经济、学业等的自杀,我觉得是逃避与不负责任的体现,生而为人,当然首先是我们自己,但每个人还有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人生无大事,除了生与死。人到最后,拼的是健康、活的是心态。哪怕过程艰难、结果不尽人意,也不能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对于未来的向往,正如我叔叔说的,只要人在就还有希望。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收季节,有人丰收有人欠收,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调整心态,迎接下一个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