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4|回复: 4

津市徽商(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1 15: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津市徽商(三)
                                                                                                                 ◎韩川
(接上页)和许多寺庙会馆一样,江南会馆也有戏台,上演的以昆曲居多。虽然无法考证最初徽商到津市的时间, 但昆曲流行与徽商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哪里徽商生意兴隆,哪里就有昆曲流行。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上荆南道徐东溪在澧州作《古诗四首》,即有“亮战托越调,悠然谐楚吟” 。龙膺的《诗谑》亦有“腔按昆山磨噪管,传批水浒秃亳尖”。可见在明朝中叶,徽商在沅澧流域已成气候。
        1930年,戏楼改建,易名“中华大戏院”,因系露天场, 故名“露天戏院”,可容纳800余人,经理易鹤仙,津市解放后,更名红旗剧院。戏院南面的茶社(后来的解放路饭店),称露天茶馆,每天有艺人在茶馆说书。
很难相信一条主街穿馆而过,也许街南的交通局是江南会馆, 街北的剧院和学校是三元宫,不过三元宫是江南会馆筹款修建。不管怎样, 津市微商曾经的富有令人称叹。
        现在很难区分津市商人中哪些是微商,哪些是晋商, 哪些是本地人。朱姓人就更不用说。 有些在津市的微商生意越做越大, 把店开到外埠。中科院某著名院士的祖父就是在津市出生,后来举家迁往宜昌, 不久又迁往汉口。
        宁国商人除朱家外,还有胡、洪、郑、汪四大家。咸丰五年(1855)徽商胡齐官在津市开办榨油作坊,为津市榨油业之始,后多家油榨坊相继开业,形成油榨坊一条街
        津市徽商的商业网络一直延伸到九澧各县, 光绪《慈利县志》裁:“吴客自津市来市者,咸萃县城及东羊渡,故县城东羊渡有木子行。”
        读民国文人的文章得知,自古就有“湖北的沙市,湖南的津市”和“湖北的荆州,湖南的澧州”的说法,荆州和澧州自古就是大江南北的军事要地,津、沙又都是两州的商业中心,两地有太多的类似之处, 但荆沙地处长江,历来地位和繁荣程度都高于津澧。就是沙市微商也比津市多,泾县的宁国商人在沙市曾设泾太会馆。
        我站在澧水码头上,耳边响起欸乃的橹声, 迷雾中,仿佛看见一群徽商,告别妻儿,夹着雨伞和包袱, 登上装满徽州茶叶、纸墨的夜航船,从徽州的大山深处出来,溯江而上,经过漫漫苦旅,来到津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再也没有回去过,他们的子孙对那里的唯一记忆,就是祖籍安徽。
        数百年后的今天,徽商的后裔又一次背起了行囊,怀着朦胧的憧憬走向远方,故乡在岁月流逝下,渐淡了,渐远了。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1 16: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1 17:1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3-10-11 16:54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会长的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1 18:5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明津史,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2 12:1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杨支埃 发表于 2023-10-11 18:58
读文明津史,点赞佳作!

谢谢杨老师的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2:33 , Processed in 0.0350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