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8|回复: 6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十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2 10:34: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10-12 10:42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十五)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三章 商业形态

第三节 国营商业
    1949年后,国营商业及合作商业相继建立,加之原有的私人商业以及新近成立的带有纯商业性质的公私合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公私经营比重此消彼长的局面。历时5年,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扶持下,国营商业实力日益加强,私营商业日益减弱,经过 1956 年对私改造,所有行业归口各国营专业公司管理。其中棉布业归口纺织品公司;烟酒归口专卖公司;新药归口医药公司;百货、五金、电料、服装归口百货公司;南货、食杂、国药、茶叶归口贸易公司;旅馆、饭馆、客栈、饮食归口福利公司;煤炭归口煤建公司;颜料归口化工原料公司;干鲜鱼归口食品杂货公司;文化用品归口文化用品公司;陶瓷器、山货、炒房归口土产杂小组和日用杂小组;牛羊猪肉归口食品公司。至此,全市有3户80人直接过渡到国营商业,公私合营466户,1147人;合作商店32户,106人;合作小组895户,952人。改造总数为1459户,2265人,纯私营商业不再存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形成。
    全民合作化后,随商业网点的大量消失,往日清晨噼噼啪啪的梭板声没有了,就近购物的方便也没有了。各国营专业公司仍蜷缩在原大一点的私营商铺里。这种情形显然滞后于现代商业的发展,也未能在市民心目中竖起国营商业的高大形象,建立大型商场成了急需。于是,在市委、市人委的领导下,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一批造型新颖、气派的且具有地标性的商业建筑相继落成,重塑了津市作为澧水流域商业中心的形象。
一、商业公司
    1.百纺公司
    1950年5月,中国百货公司湖南省津市支公司和中国花纱布公司湖南省津市支公司分别成立,两公司均以批发经营为主,除在本市设立经营点外,分别于临澧、石门以及滨湖各县设立经营机构。1956年,各地县级公司下延,公司在外派驻机构逐一收回。公私合营后,行业归口,时有私营布匹店30家,资金总额27.1万元,百货店25家,资金总额8.3万元,书纸店20家,资金总额6.36万元,分别归口花纱布、百货、文化用品3家公司管理。1957年,百货、花纱布两公司合并,设百货、文化两批发部,1个中心门市部,8个公私合营商店,4个合作商店,时有职工233人,其中国营职工109人。计划经济时期,公司名称、机构几度更迭,但其经营项目基本维系不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原资方取消私股定息,人员按全民职工对待。属下主要商店和门市:津市百货大楼、人民路百货商店、仙桥商场、纺织品中心批发部、人民路文化用品商店。
    2.五交化公司
    1956年6月1日,原属百货公司的五金、交电、化工析出,正式成立中国化工原料公司湖南省津市市公司,下设4股:人事、业务、财会、计统。主要经营硫酸、盐酸、烧碱、硼砂、电石、染料、油漆、香精、明矾、硫磺等化工原料。1958年,其改组为津市市工业器材批发部,始有钢材、生铁、盘圆、汽车配件、力车配件业务。同年6月改设工业原料经理部,由工业器材、石油、煤建3家公司组成。经营范围除本市外,涵盖澧县、临澧、石门等县。1960年,扩大到湖北公安、石首、松滋等县。后随境内工业发展,相继有圆钉、圆丝、油漆、手摇泵、油漆刷、胶木电器、电子管等地方工业品进入市场,一时占购进总额的70%,品种多达60余种。1971年,公司正式命名为津市五交化公司,供应范围仅存慈利、石门、临澧、汉寿、湖北鹤峰等部分乡镇。1980年代为公司的鼎盛期,经营商品品种达3850 余种,其中境内产品以油漆为大宗。
    3.肉食水产公司
    津市历为蛋品集散地,货源主要来自四邻的临澧、澧县、松滋、藕池、安乡、郑公渡等地,转销长沙。民国时期,津市有蛋品收购商店10余家。1951年,津市蛋品收购组成立,是年5月更名为畜产收购组,隶属省公司。1954年,建牲猪一、二仓库,并在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新洲五地分设收购站(组),时有职工184人。此后,机构几经变更,时合时分。1961年10月,津市肉食水产公司正式成立,内设业务、会统、人事、秘书4股及畜牧防治站。1962年5月,畜牧防治站交农林口。1956年,公私合营后,新设白肉零售店5个、屠宰加工厂1个,门市部改为营业部,统管零售业务。1983年,公司独立核算单位11个,职工183人。计划经济时期,肉食虽凭票证,由于津市地处湖滨之乡,物产丰饶,时有家禽与水产之补给,这一方面较之其他地方相对优越。公司中心门市部的腊货、卤味系列九澧扬名,其加工厂生产的牛肉干更是一绝,至今仍在传承。
    4.蔬菜公司
    建国前,蔬菜系郊区出产,除菜农自卖外,另有市民贩卖。1950年,津市蔬菜种植面积600余亩,年产蔬菜5万担。以蔬菜为主要收入的菜农有398户,1830人。1957年9月,由98户摊贩组成蔬菜合作商店,归口食杂果品公司管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蔬菜供不应求。1958年,市委成立蔬菜办公室,组织郊区工作组,扩大蔬菜面积,大力扶持蔬菜生产,对产品全部包销,是年人均每天供量0.5公斤,翌年增至0.75 公斤。1961年,市蔬菜公司成立,市区设18个经营网点。1970年后实行统购包销、计划到队、店队挂钩、产销衔接方式,蔬菜基本自给。1973年,蔬菜公司从醴陵、龙山、四川、长沙请来师傅,传授辣椒、生姜、榨菜等花色品种的种植生产。1976年后,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00亩左右,加之种植水平的提高,除满足本市需求外,略有外输。公司属下有加工企业干菜厂、豆腐厂两家。
    5.饮食服务公司
    1956年1月,津市福利公司成立,负责对饮食、旅社、照相、洗染、澡堂、茶馆、豆腐、理发、粉坊、车灯、熟食等11个行业,610户,1064人的对私改造。公司内设人秘、计统、业务、财会4股。1958年,其设服务、饮食两个总店。此后服务与饮食时分时合。直至1966年正式命名为津市饮食服务公司。
二、中心商场
    商业大楼是国营商业建立以后最大的硬件建设,它既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铺、一业一店的私人商业的模式,宏观上又展示了国营商业的强劲实力。修建商业大楼,在同一时期这几乎是全国的普遍现象。作为流域性的中心城市及传统的商埠城市,津市显然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这其中尤以百货大楼、津市饭店、望江楼三大地标式的商业建筑著称,成为一个时代的影像。
    1.百货大楼
    1957年,津市建了两栋大型商业建筑,一栋叫百货大楼,一栋叫津市饭店。百货大楼,津市人又习惯叫它百货公司,位处观音桥正街南端街口,与津市饭店东西相望,中间是通往轮渡码头的南北通衢。因两栋建筑风格相同,高大雄伟,看去犹如两头雄狮,隔街相踞,名副其实成为津市的地标式建筑。百货大楼对面是人民银行,西北面是新华书店,四栋商业建筑相围形成一个空旷的中心广场。百货大楼东与邻店相衔,北、西、南三面临街,外观看去像是一个三面合围敦实又厚重的堡子。大楼分上下两层,柜台沿中心四面环绕,一楼以百货为主,百货的特点就是五颜六色,琳琅满目,橱柜里、货架上全是崭新的商品,你就是看着不买,也会有一种物资上的满足,敞亮的大厅里总是弥漫着一股含有香皂味的芳香,这种好闻的气味往往会使人们驻足。楼上多是纺织品和日用五金,最吸人眼球的是缝纫机和自行车,因数量有限,这些贵重物几乎就是陈列品这个月在这里,下个月还在这里。
    百货公司的外景同样也是“琳琅满目”。商品橱窗在孩子们眼里就是一个童话,常常会吸引一群群的孩子在橱窗前徘徊不已。因地处市中心,这里也是各种集会游行的必经地,而那些年这类活动尤为频繁,倘若谁有心,将每一次的游行摄影连接起来,就会是一段完整无缺的历史。最为喜气的还是“文化大革命”之前的节日彩门,这种横街架设,由竹杆(杉条)和松枝为主编织的大型彩门无疑给节日倍增了一份喜气。因是沿袭旧时商业各行会做会时的做派,节日彩门在“文化大革命”时被当作“四旧”废止了。百货大楼外有五级台阶,这无疑给那些做船民生意的城市妇人提供了一个恰适的场所。她们沿西南两侧的台阶上依序而坐,面前摆放一只盛有针线和趟底的簸箕或竹篮,这是一种古老的职业,水岸的交易不仅仅是局限于缝补上,不定也有一种男女的情分在里面。说是习俗也好,说是风景也罢,这种行径时常被冠以资本主义尾巴而遭到打击,但风头一过,风景照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是市中心,每逢重大节日,百货公司总会沿袭以往百货业做会的习俗,在公司外搭起一幅横街的大彩门,红红绿绿,张灯结彩,一列列欢庆的群众队伍就会从这彩门下走过,平添了一份节日的喜气。
    2.津市饭店
    津市饭店紧挨大码头。经过公私合营后,大码头店面虽有减少,但市场的功能并未减弱,卖货的依旧是五花八门,购物的依旧人潮如织。1950年代,蔬菜实行定点销售,这里自然成了津市最大的菜市场。大码头的中心点在集农饭店,这是一个餐饮店,旧名叫集贤,合作化后更名,舍不得那个集字,改称集农。早市从凌晨四点到上午十点最盛。当人潮退去时,津市饭店的营业才显端倪。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津市饭店与百货大楼一样,上下两层,底层餐饮,楼上住宿。东北两面临街,南边濒河为锅炉房。餐饮区域用屏风相隔,显得几分雅致。这是一所综合性饭店,有职工70余人,实为业内老大。
    大码头历来为人居混杂,五马六道的地方,这无疑给津市饭店笼罩了一层江湖的雾纱。仅门前两位代写书信的老先生就有了些渲染,饭店曾有过劝阻,但两位老先生说自民国起就在这儿,从未挪过巴(地方)。与百货大楼一样,屋檐下也是五级台阶,但坐着的大多是些闲人,抑或等待装卸的码头工,饭店背对西,午后就有了阴凉,河风吹来,倒是休歇的好地方。这便招来一些江湖艺人,耍猴的、玩蛇的都有,常是这拨刚走,那拨又来。饭店对此视而不见,人气招财,保不准自己还能趁一空闲也去看个热闹。故而在津市人眼里,同为国营商业,许是太接地气,津市饭店看去总不如百货大楼洋气。
    3.望江楼
    民国初年,江西人在新码头建浔阳楼,经营餐饮。像所有的吊脚楼一样,建筑悬岸而立,三排竖柱有两排伸进水里,三层楼高如鹤立鸡群,气宇轩昂。而就在此时,与它相邻百米的大码头朝阳阁,昔日的图腾已是风中之烛,垂垂老矣。嗣后之岁月,因水、因火,浔阳楼几毁几建,虽地址几易,但终在新码头周边徘徊而不舍离去。1950年代,一场大火将时已更名为劳动食堂的浔阳楼化为灰烬。市委决定在其旧址上,建造一座新式的餐饮大楼,因濒水而立,故取名望江楼。
    建筑设计者为刚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专业毕业来津工作的年轻人施伯长和张磊,兴许是受了上海滩异国风情建筑的濡染,抑或夹杂有湘北河边吊脚楼的启发,其设计匠心独运:三层清一色的清水红砖墙,简约而又高雅,凭栏眺望,码头攒涌、百舸争流,澧水风光尽收眼底。建筑内部因功能不同设置各异,二楼是茶厅,故建有露天凉台。最为别致的是门楼与大厅的衔接,两屋脊一大一小纵横交错呈一丁字状,门楼饰以长方形的小窗格,与厅堂的矩形方窗相映,显得错落有致。一楼面点,二楼茶厅,三楼筵席。坐在二楼的凉台上喝茶聊天,对面是苍翠的皇姑山,下面是碧绿澧水河,委实是桩极其惬意的享受。故自开业起,茶位一直紧张。
    大楼竣工之时正遇市里举办大型物资交流会,来自全国98个省、地、县(市),125 家单位,1300多名代表汇聚津市,望江楼当仁不让地成了重点接待单位之一。当他们一眼看到这座县级市的小城竟有着大都市风情的建筑时,当他们正处在全国困难时期还能享受到这丰盛菜肴的款待时,望江楼就成了他们一辈子的记忆。
    肖功丰,石门壶瓶山人,1964年,时任大队团支书的他被抽调来澧县十洄港搞“四清”。眼见久仰的津市望江楼近在咫尺,终按捺不住心动,某天下午收工后,竟不顾十几里远的路程步行赶到津市,在望江楼吃碗麦面后,急忙赶回住地,来去三四十里,就为了一碗面。这事有人汇了报,肖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组织鉴定被塞进他的档案,导致肖这辈子再未受到组织重用。多年后,肖向笔者诉说此事,我问他:“后悔不?”肖摇了摇头,凝望窗外,好半天说出一句:“那是我这辈子吃到的最好吃的一碗面,三鲜臊子,二两粮票,一角二分钱。”我愕然,50多年了,他还记得那么清楚。
    4.一旅社
    1956年,全民实行公私合营,由两家颇具规模的旅店“长沙商号”“福兴客栈”组成公私合营津市第一旅社(后改为地方国营)。借助旧商会会址,初建临街两层楼房一栋,有客房30多间,内有大院及浴室和洗衣房。后经两次改造扩建,前后三栋两层,东西各有一栋廊房,形成四面合围庭院式的院落,给人一种温馨如家的感觉。内部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备有会议室和活动室,每条楼道装有电话。旅社是一座拥有近500个铺位的大型旅社,也是澧水流域最大的一家国营旅社。因管理规范,制度严格,入住者多为因公出差的“公家人”、由此转程的返乡贵宾、外地驻津采购组或办事处人员,平民百姓则少有入住。
    枝柳铁路开通前,澧水上游各县新兵一直都在津市转运,一旅社被武装部借来作为临时兵站,紧挨着的津市一完小拥军活动也在这里进行。冬季征兵,春季复员,一旅社在这两三个月里总是被红红绿绿的标语和掀天的锣鼓喜庆着。2002年的一天,一位退役将军怀旧,放着火车不坐,依旧按照从前的路线返回山里的故乡,到津后特意寻找曾经歇过3晚的一旅社,转来转去找不着,后经人指引来到原址,却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但老将军还是叫人在原址上给他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5.津市冰厂
    1957年,津市澡堂为渡淡季,从常德购进4千大卡旧冰机一台,开始冷饮生产,1962年,津市冰厂正式成立,1960年代先后向重庆冷冻机厂和株洲机械厂购进8千大卡制冷机共4台。1974年,冰厂向洛阳冷冻机厂购进4.5万大卡制冷机一台,向岳阳冷冻机厂购进7万大卡冷冻机一台。始初冷饮品种仅冰水、冰棒,后产冰糕,1960年代后逐步发展到生产冰激凌、冰果露等,1980年代,主要冷饮品种已达13种。
    津市冰棒的销售除了本市市区外,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销往周边乡镇,上至新安、合口、梦溪等市镇,下至滨湖各集市。交易方式极其灵活,没钱不要紧,一个鸡鸭蛋就行,有的来不及,一捧棉花也行。常常是一箱冰棒出发,半箱鸡蛋回来。这种辐射与津市传统的商业辐射一脉相承。而担当销售的大多是在校的中小学生,按当时的话来讲,“捞学费钱”,这也算是一个时代的写照吧。
    19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购买需求和购买力日渐增强,这种形式的销售已被社会无业人员所取代,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卖冰棒是卖冰棒的,卖蛋的是卖蛋的。每早3点,冰厂门前就已排起了长队。途径蒿子港的长沙客班4点启航,他们必须赶在此前。这时的冰箱也由原来的100支改装为200支装的大箱,每人两箱,一肩挑,到点后存放一只,卖一只。当天下午3点赶客班返回,这种对时间的把控可谓是万无一失,分秒不差。那些年冰厂销售形势一派大好,1979年的销售额为254万元,1980年便增到419万元,一年间便翻了一倍,1981年竟达到572万元,是为历史最好水平,且这种旺势持续了近十年。
三、商业网点
    1.外批网点
    1938 年出版的《澧县县志》载:澧商埠以津市为最,为各小埠趋向取给地,间有通于荆(州)、(长)沙、常(德)、武(汉)者。民国时期,仅澧县一县,即有30个乡市,澧水流域诸县难以计数,其货物进出多往来于津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私营商业压缩,尤其是从1953年起,国家陆续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首先是粮棉油,到后几乎涵盖所有的农产品,自由交易废止后,一切私下交易均被视为投机倒把而受到打击。加之1956年后商业机构下延,各县专业公司先后成立,商品分级管理。工业品统一由省城长沙调入,传统的津沙(市)、津宜(昌)、津武(汉)经济纽带中断。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鹤峰至宜昌、常德至慈利、常德至大庸公路相继开通,1950年代的松澧分流工程,切断了松滋河与澧水的航道,交通格局的改变,加之按行政划分组织商品流通,使得津市自然经济辐射面积逐年缩小。时至1964年,除石油的供应范围包括澧县、慈利、石门、临澧、大庸、桑植、鹤峰,盐的供应范围包括澧县、石门、临澧、安乡、慈利外,其他商品供应仅限于澧县、临澧、石门、慈利诸县。“文革”期间更甚,近在咫尺的澧县,商品都不能互通有无,津市商业经营范围仅囿于临澧、石门、慈利、鹤峰四县的13个公社之内,包括本市居民在内,供应人口还不到40万,与一个县相近。这种状况直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改观。而此时澧水上游的枝柳铁路通车,上游诸县物资流向发生改变,津市传统的流域型物资集散的功能丧失。1980年,津市举办湘鄂边物资交流会,规模空前,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已是夕阳余晖,是老商城的最后一次闪耀,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地域性的物资交流会。
    2.市区网点
    1950年,全市有私营商店1126户,摊贩1042户,共有商业网点1611个;1955年底减至864户,摊贩851户;共有网点1715个。对私改造后,1957年的社会商业网点为1950个,1958年的网点合并为215个,减少88.19%。这一时期,除正街和大码头的商铺较为密集外,其他便是零零星星了。如往日店铺密集的三洲街,副食店就仅有兰康几一家,而三洲街桥外就只剩下一个茶馆了。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零售网点增加到364个。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限制个体商户经营,网点又减少了一些。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8年冬,城镇居民大下放,零售网点再次大消减,至1971年,全市仅剩下65个。1978年后,网点逐一恢复并增加,1980年为242个,1983年陡增至1031个。
    1957年后,商业零售网点减少,但规模扩大,如百货大楼、津市饭店、望江楼、一旅社等一批大型商业建筑相继建成。按零售网点平均拥有人数计算,1957年平均1.5人,1958年平均9.3人,1973年平均16人,1983年平均3.4人。专店减少,综合店增加,全民零售网点比较稳定,自1958年后,多数年份均保持在60个左右,1983年增至86个。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2 13:0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城市基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2 13:0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过往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4:21: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3-10-12 13:00
欣赏城市基因。

谢谢舒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3 14:2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3-10-12 13:00
一段过往史。

谢谢舒老师的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4 07:1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4 08: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0AFE2CB6-F99A-4049-8046-99858D006B71.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3:23 , Processed in 0.0394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