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田野春色 于 2023-10-14 12:04 编辑
一位养老服务工作者的大爱情怀 ——记湖南省汉寿县共同园养老院院长李华的事迹 . (汉寿县人大常委会 田明时) .
总有一种精神,值得钦佩;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动容。 一个巾帼女性院长长年坚持坚守,用平凡而细微的工作实现更高远的人生价值。 ——题记 在洞庭沅水河畔的汉寿县龙阳街道镇龙阁,有一个环境优美、制度健全、服务完善、充满和谐的适宜老年安享晚年的少数民族养老院。院里有一位从事养老事业20余年巾帼女性院长带领她的优秀护理团队践行初心使命,守护老人们的幸福晚年,他就是养老大家庭的大管家、老人们的贴心人——汉寿县共同园养老院(原汉寿县回族维吾尔族养老院)院长、县政协委员李华。 . 图为院长李华在办公室办公 . 李华,1963年出生,1984年于汉寿县二中毕业,干过茶叶生产工作,办过个体经营商店,2000年8月开始从事养老行业23年,2017年担任汉寿县共同园养老院(原汉寿县回族维吾尔组养老院)院长,2021年当选为汉寿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从事养老工作23年来,她总是爱岗敬业如家,带着爱心和耐心交流,带着孝心和恒心奉献,以真心换真情,以 行动践行承诺,迎难而上,巾帼不让须眉,创办养老业品牌,从她身上体现出淋漓尽致。 2017年,李华被推举为养老院长,她刚走进养老院时,面临了许多问题与困难,老人们的居住条件环境,个人卫生老人、性格差异发生,相互斗气、争吵的现象便成为她棘手的问题,那时她心里也打起了鼓,不知道从何着手。领导找她谈话鼓励,同事与她打气鼓劲,她很快就打消了“恐惧”的念头。俗话说“老小孩”,“老小孩”照顾这群老人,就要拿出照顾“小孩”的爱心和耐心,用爱岗敬业的精神打造养老行业。李华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摸索前进。首先注重在打造养老院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不辞辛劳奔波,求得上级和社会各界重视支持,打造一流养老院服务环境。于2017年修建其新的养老院。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总投资530多万元,两栋宿舍楼52间房,104个床位,每间住房均带卫生间,室内空调等设施齐全,院内安装有天然气热水设备,全天候为老人提供热水,每层楼中间设有一间娱乐室,院外80米处,有一处协议医务室县矫形医院为老人住院定点的医院。院内两处厨房、食堂提供各民族老人分别就餐。入住各民族老人80余人,其中特困供养人员20多人,有正副院长2人,管理人员3人,护理员13人、炊食员4人。 . 李华与老年人在一起 . 养老院建成投入使用近7年来,社会反响良好,回、维、汉各民族老人相聚一院,关系十分融洽,充分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和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思想英明正确。 为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李华她千方百计,四处奔波筹措资金建起院内花园,老年活动中心,还有书报、象棋、扑克、跑符子和健身器材等。给老人们营造了优雅休闲的环境。院内院外清洁工作,整齐化一,老人们入住后没有一个想要离开的。 为了创造一流的服务护理水平,对于收进院的护理人员,她都要亲自进行岗前培训,给他们做示范指导,帮助他们实际操作,让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测体温、量血压、插导管等技能,做到因人制宜的进行护理。在进行护理知识培训的同时,她还经常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观念和奉献的意识,培训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地把养老院打造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制度健全,服务完善,美满和谐的适宜老人安享晚年的理想之地。共同园养老院不仅受到各界人士的赞扬,更成为汉寿县敬老养老战线上的排头兵。 真情服务,温暖老年之心 热心服务老人是李华的追求与目标,视老人如亲人是办好养老院的基础,亲情服务是李华院长工作多年来树立的服务意识。 办院以来,每天天刚亮,李华的身影就出现在来老人的身旁、房间,嘘寒问暖,夜深人静还去老人房间里看一看才放心,7年如一日从不抱怨工作的忙和累,面对老人,她的脸上时刻笑意盈盈,总是用真诚和热情打动每一位老人之心。 前年,一位姓黄的回族老人住进来养老院。老人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儿媳也先后改嫁,仅剩一个女儿和两个孙子,均无工作,家境贫寒,李华便以最低价格收留了这位老人。但是好景不长,老人入院第三个月女儿就得了重病,花去了不少钱,两个孙子又不承担赡养老人,老人的生活没了保障。她也不忍心看着老人回去单独生活,用最低廉费让老人继续留在养老院生活。 多年来,李华一天24小时,都住在院内和老人们吃住在一起,时刻与护理人员陪伴在老人们身边,注意观察他们的饮食起居。在饮食方面,她按照老人们的营养需要,从医学的角度编制食谱,基本以软、烂、粗杂纤维,蛋白质、清淡益补食谱为主,并且实行分食制每天一日三餐让老人分享。对生病的老人,根据老人的要求,她吩咐食堂饮食员另开小灶,保证老人吃得饱吃得好,让老人们满意。
李华(右)在办公室听取老年人诉求 . 说起家里,李华心里满是愧疚,她的家里也有婆婆老人,日常托家里其他人照料,她都没时间去照顾。自从到了养老院工作后,她都没有和婆婆好好在一起吃过一顿饭,就连“年夜饭”都是在养老院和老人们一起吃的。 “你这样到底图什么,一个养老院院长无权、钱少,忙上忙下,累活、脏话样样都干,你不是傻啊?”面对家人的质问,李华总是会心一笑,兴平气和地说道:“既然扛起了养老院这个担子,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愿,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地照顾好每一个老人。我要做到上对得起党和政府,下对得起需要关心的老人们。” 忠诚履职,热心建言鼓呼 李华常说“作为一位基层养老院院长、县政协委员就要忠诚履职,热心为民建言鼓与呼,及时反映老人的心声”。 这些年来,李华从管理好一家养老院机构,到为全县养老行业出谋划策尽心尽责。 “许多养老院未能按照适老化、功能化标准建设,基本服务设施欠缺,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为老人创造更为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要加强工作人员政策管理知识和护理实操的学习培训,通过比学赶帮、交流互鉴,为老人提供更为优质、更有温度的服务。” “要提高一线养老服务人员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养老服务队伍。”…… 在每年的县政协会议小组讨论发言时,李华总是积极建言,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去年,李华在走访调查县内一些敬老院和养老院护理工作人员时,了解到大部分敬老院和养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生活费少、困难多,一部分老弱病残人员驻养老养老场所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不够,饮食生活水平欠高。为此,李华在县政协会上建议政府适当增补、农村集中供养特困五保老人生活费。立即引起县领导重视。实际行动彰显使命担当。李华不放过每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凡与养老服务相当的培训,她从来不缺席,多次参加市、县老年保健知识培训班学习。 “县、街道孝亲敬老院先进个人”、“全县优秀养老院长”、“优秀政协委员”、“湖南省星服养老机构”……面对纷至杳来的荣誉,李华显得十分平静,“这是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的巨大鼓励与鞭策”。 .
部分锦旗 . 岁月流逝,年轻的她,如今已不再年轻,但朝晖和夕阳的对话与托摩仍然在继续着,向规模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服务养老已成为她新的奋斗目标,她愿把个人毕身的精力献给自己钟爱的养老行业,续谱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