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23-10-15 13:59 编辑
汉字趣谈毕承福
《周易》讲八卦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这里的“诸”就是“之于”两个字的合音,意思是远取之于万物,近取之于人身。接着解释为“君子以明物察己,以微知著,以始知终,以循往察来”。八卦始于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与八卦又可以组合六十四卦象,其基本构成就是两个符合,阳爻(一),阴爻(一的中间断开)。
我觉得我们的汉字造字也是这个原理,只不过,汉字的基本笔法有横竖撇点折五笔,因此比八卦更为复杂,更为活跃,解读起来更有意思。 [color=rgba(0, 0, 0, 0.9)]文字一般分为表音表意两大体系,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看到一个字,我们可能不知道读音,但我们却能猜出意思来,譬如“爨”,看起来好复杂,可是仔细看看构字的各个部件,最上面像两手抱着一个饭甑,饭甑下面是灶台,灶里面塞着许多柴,下面正有一双手在点火,综合起来,这个字的意思不就是蒸饭么?
记得黎汝清的《万山红遍》里面说过一个笑话:有人说,我们的汉字当中有两组字的意思搞反了,一组是“射”和“矮”,他认为人的身子只有一寸高,那就是矮,而“矮”是把“矢”(箭)委派出去,那就是射。确实好像对,但如果了解一下“射”的最初模样,就不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了。
“射”左边的“身”其实是一个拉开了的弓,右边的“寸”就是那只拉开弓的手,特别强劲,根本不是委派那样柔和的情调。
而“矮”则是举了三个不高的例子,矢、禾、女人(汉字中有许多类似的歧视女性的现象)。
再看“出”,那人说,两座山才叫重,而重是出门千里,那才是出。这样解释确实好像有道理,但出的本字是脚(屮,其实是止)跨出下面的门槛,是多么形象。
] 而“重”则是一个形声字,上面是表读音的“東”,下面是表意义的厚重的土。
了解了这个来历,我们会对那个解读者的智慧会心一笑,但不会被他的诙谐影响了对汉字的尊重与景仰。
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对“即”“既”两个字的意思总是分不清,其实只要区别好后面不同部分的意思就不会出错了。
前面部分都是一桌饭菜,后面其实是两个人,一个饥肠辘辘,张着大嘴就要拢去吃饭,一个酒足饭饱,打着饱嗝,掉过头去,嘴朝着饭桌的相反方向,吃饱了吃饱了,不能再吃了,于是一个“即将”,一个“已经”(既然)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在古文中,“走”与“步”的意思是有区别的,走是甩开膀子健步如飞,步则是闲庭信步悠然自在,与之相近的还有一个“奔”,基本意思都是去往异地,但速度不同。
“走”的上面其实是一个“大”字的变体,“大”就是张开两臂的“人”,这里不仅张开,而且前后跃动,下面的“止”就是足,这不就是跑么?
再看“步”,其实就是两个“止”字前后排着的,但字形一左一右,为了看着不累赘,最后的一竖一横变成了一撇,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在撇上还加一点!你说,两只脚一前一后地交替进行,这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走么?
“奔”字太有意思了,上面的“大”也是甩开两臂的人,下面的“卉”,是各种花草,人在花草上面通过,那不就是草上飞么?孙悟空经常这样的。
与这有关系好像还有一个“去”字,上面的“土”也是一个人,下面的“厶”其实是一个蜗居,整个意思就是走出自己的房子,因此常和出搭配为“出去”,也就有了离开和距离的意思。
说到“去”,那就还有一个“来”,也很有意思的。来的本字是“來”,其实是画的一株麦穗,所以它的本意是小麦,因为麦子是上天赐来的,于是,就延伸出一个靠近的意义,就成了与“去”反向运动的一个词,慢慢固定起来,人们就只好另造一个“麦”字替代它,在造字法中,这叫鹊巢鸠占。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细细考究起来,每一个字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和魅力,如果读者也感兴趣,我将继续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