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7|回复: 2

东 山 云 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5 16:36: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 山 云 海

                        夏惠林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那天早上,我见到“云海”的时候,想到的第一句就是这句唐诗。

         这些年,也到过几座名山,也见过不少山上的云霞,比如衡山,那次上去的时候天还下着小雨,但我们几个仗着身强体壮,硬是走小路登了上去,而到得山上,雨居然停了,停倒罢了,那山风吹得白云飘来飘去的,对面的峰峦一忽儿显现,一忽儿湮没,脸上又似乎被水汽抚摸,很是惬意,使人觉得如入仙境一般。再如天子山,说来也巧,那天上山时,忽然下起雨来,有人就打退堂鼓了,我觉得,来一趟不容易,“上!”就上了。天公到底不负有心人,到得山上,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那云啊,柔柔的,轻轻的,层层叠叠,忽上忽下,将人们的心胸荡涤得清清爽爽,真乃是“荡胸生层云”。在山中小餐馆就餐时,老板说,“你们运气真好,昨天上山的人,什么也没看到,只有雾。”真庆幸那个决心下得对头!还有泰山,登山那年,我已年近六旬,吃过早点,我与同行老覃两人从“孔子登临处”出发,过经石峪,走紧十八盘、慢十八盘,凭吊“五大夫松”……一步步丈量着泰山的石级,那云啊,就在我们身边缭绕,可伸手又抓她不住,如同一个调皮的小孩般,到得南天门,几个坐缆车上山的年轻人见到我们俩,都不觉赞声连连。庐山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当我站在含鄱口欲极目远望之时,头顶、脚下和身旁那飘忽的云彩总是遮住我的视线,除了雾,什么也看不见,使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来到了松下童子所说“云深不知处”的其师之去向。峨眉金顶据说是观云海的绝好去处,可我在那里虽然见到了云海,但不是早晨,只见到远处一层层的云而没有其他的什么。

        还是说东山云海吧。

        那是今年九月中旬,我随同常德市摄影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的代表们一路走过山区的几个乡镇,特别是作为摄影基地的罗坪乡,欣赏了几处水平不赖的摄影展,很有感触,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会议安排的拍“罗坪云海”没能成功,那天清晨五点多种起床,一行人早早地就赶到离驻所五公里外的场地,借着熹微的晨光,一个个抢占最佳地形,架起“长枪短砲”,只等着那红日露头,好拍下那从云海里升起的日头,可等啊等,一直等到天色大明,眼前却仍是雾蒙蒙一片,我想起在含鄱口的遭遇,一句唐诗不觉又浮现于脑海:“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还有毛泽东的“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也蹦了出来……于是,我只得随同一行人怏怏地收起“家伙”“打道回府”。

        那天晚上,按会议安排,住宿东山峰。到达东山峰时,时间只是下午四点多,可山上却是雾蒙蒙的一片,布置在室外的摄影作品早已蒙上了一层水汽,能见度极差,而山里人家早早地就烤起了火。吃过晚饭,代表们三三两两在各自的房间或交流体会,或欣赏白天所拍照片,大家都对第二天早晨的拍日出没抱什么希望,早早就安寝了。

         一宿无话。第二天清晨,却还是有不少人早早地就起了床,拿起相机,背起三脚架去到观景台,希望老天爷“赏脸”。于摄影一道,我虽退休后混迹多年,但按时下的网络语言来说,不过是一只“菜鸟”,一个“打酱油”的角色而已,但此时也为之感动,连忙拿起相机跟了出去。到得山边,“哇!”我不由得惊叹起来,“云——云海啊!”只见对面的山峰几乎全然被云淹没,仅仅剩下那么一点点“尖头”浮在上面,那云,缓缓地似动非动,似流不流,忽而往上涨一点点,忽而又向下跌一丝丝,那山峰就仿佛汪洋里的小船一般,在滚滚的浪涛间忽上忽下地飘着,摇着,晃着,动着……“还楞着干什么?拍呀!”同行的老龚提醒我,我赶忙端起相机,对着云海,不时地变换方向地拍将起来,忘了时间,不,简直是忘了一切,只是一个劲地拍呀拍,相机拍了还不够,又掏出手机来拍,因为此时,我想起来应该早点把这美好的东西用微信、用QQ发出去,与朋友们分享……

         我们站立的那个地方是一家养蜂户的门前,不久,主人起床了,见我们站在那里,赶忙从家里搬出凳子叫我们坐,很是热情。我问他,你们这里能经常见到这样的景象吗?他回答,也不一定,要看运气,你们今天运气是好的,前不久也有人来,也是在我这里,就没见到这么好的景色。我问,对面只见尖顶的山上有人居住吗?他说,当然有哇。我又问,那他们能见到我们吗?他笑了笑,“你看呢?”我忽然觉得,我们在这边看风景,山那边的人也许正在看我们呢!于是,我们也就成了“画中人”了,也许还是仙境中的人呢!

                                       2016.10.2

(作者系津市教育局退休干部  高级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5 22:55: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6 14: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精品散文,欣赏学习,感佩才情,为万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23:00 , Processed in 0.0323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