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12|回复: 0

南湾湖赠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4 1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听涛 于 2023-10-24 11:46 编辑

       70.jpg           全体回访人员出发前合影   

       7.JPG
      编写组全体成员合影

       79.JPG

      2023年9月21日,南湾湖的军垦大学生,40多名学子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大家要重返南湾湖,完成一次感恩之旅。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自1968年9月至1972年5月,在大通湖畔的南湾湖军垦农场,先后分四批,聚集了来自全国72所大专院校毕业生4212名,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参加劳动锻炼。半个世纪后,由王克俭、陈友光、张浩生等,发起成立了南湾湖军垦大学生群,罗如圭等十人组成了一个《回望南湾湖》编写组,用一年多时间,编写完成一部有关大学生在南湾湖农场军垦生活的书,分为《纪实卷》《文稿卷》《诗词卷》《名录卷》四册,全方位地系统地描叙了这群大学生当年的军垦经历,这套书还收录了分散在34个学生连队三千多名大学生的名单(大都有毕业院校和去向),并且从搜集的大量珍贵老照片中精心挑选出115帧印在书中,因而这套书具有难得的史料性与资料性。这套书,不仅捐赠了给湖南省档案馆和图书馆,还捐赠给这群大学生所涉及的72所大学图书馆收藏。

    d29439ca568355432800532e98e2c37.jpg

    0db063f2c500d04d035115a4a519522.png
   北京大学国史研究中心的回执
     
       岁月悠悠,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青春学子,帅哥靓妹们,眨眼间都变成了白发老人。他们都忘不了那南湾湖,常在梦境中出现。老师部的水码头,碧波荡漾;北大堤下,一排排白色浪花轻吻着石头。他们忘不了那温馨的芦苇棚,忘不了在昏暗的灯光下相互挑除扎入脚板的菱角刺的场景……尽管有的垦友也断断续续的带着思念,带着亲友曾访问过这片土地,但是,大家都期盼着组织一次集体的回访。
       编写组经过一个多月的策划与准备,最终在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三时,四十二位军垦战友,代表“南湾湖军垦农场大学生群”,在基地的融通农业益阳公司办公大楼,也就是当年一四五师师部办公大楼的办公室,向基地的继承单位捐赠《回忘南湾湖》的丛书,感恩解放军,感恩南湾湖。       20.JPG

      庄重的捐赠仪式由《回望南湾湖》编写组组长罗如圭(420团学九连)主持。
      他简单回顾了当年在这里锻炼的情况,回顾了《回望南湾湖》一书的编写过程,深情地说:
      我们10位编写组成员,主要是在以王克俭为群主的“南湾湖军垦大学生群”270多位垦友的无私支持下,决心无论如何,要把这一段青春岁月记录下来,为了留下来安慰自己的永远不老的心灵,也为了留下来教育自己的子孙,还为了留下来勉励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于是,我们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编写并且出版了《回望南湾湖》这部宏篇巨制的书,今天特地组织了45人的赠书团体,专程到南湾湖来为南湾湖基地的领导机关送书。这就是我们要回访南湾湖的由来,也是我们要专程向以刘方书记为代表的南湾湖生产基地赠送《回望南湾湖》这本书的由来!”


       4da8e196c54bc2b871db5938b28ab37.jpg
      接着,编写组副组长、南湾湖军垦大学生群的群主王克俭(419团学三连)代表垦友致辞说:
      55年前的今天,就是这个时候,我正在八支渠和七支渠之间的一片营地上挥汗如雨的绞草把、和泥巴、建营房。我是1968年9月12日进的南湾湖,被分配在419团学生3连,虽然老部队为我们的到来做了一些准备,但我们面临的生产生活条件仍然十分艰苦。茅草顶芦苇墙的房子四面透风,需要修葺,住房不够还要新建,蔬菜肉食都要靠我们自己生产解决。于是,一到连队,我们就热火朝天的建营房,开菜地,挖水井,改善环境,大学生当起了炊事员、饲养员、猪倌牛倌鸭司令。除了生活条件的艰苦,繁重的劳动任务,更是使我们经受了严酷的考验。
我们这批经过风雨的洞庭湖麻雀,都是一批最吃得苦,最霸得蛮,最舍得干的狠人,不少垦友都成了单位的骨干,事业的中坚,社会的栋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正因为我们在南湾湖度过了这么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正因为我们为南湾湖奉献过青春和热血,所以,我们都有一个深深的南湾湖情结。时常想知道南湾湖的情况,盼望有机会能到当年奋斗过的地方看看,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大,这种情怀越发浓烈。这些年,回访南湾湖的垦友战友越来越多,有的组团,有的结伴,有的自驾,有的带着学生,有的带着子孙辈,寻觅当年的足迹,回味奋斗的激情,激发蓬勃向上的动力。
      接着,王克俭回顾了《回望南湾湖》在罗如圭的组织下成了编写组、征集文稿、收集原始资料、到广州军区查找资料、筹集资金、联系出版、五次校稿、最终通过快递送到了垦友手中的艰难过程。


       36.JPG
      在热烈的情绪中,编写组副组长周江南(419团学三连)代表垦友向基地赠书,他动情地说:
      在生活的大海里,我们是一条鱼。我们又游回来了!四十多条鱼代表当年四千多名大学生……当时,我们很兴奋,又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军垦生活会让我们变成什么样子。
      一眨眼,我们老了筋骨白了头,都七老八十。军垦生活只有一年多,却影响了我们一辈子。我们把忘不了的这种深情,浓缩在这部书里。
      今天,我们是来感恩的。感恩天 !感恩地!感恩人!感恩解放军,感恩父老乡亲。现在,让我们举起右手,向这片土地,行一个庄严的军礼!
      大家行完军礼,基地领导刘方书记等从周江南手中接过系着鲜红绸带的五套新书。


      97a3cff1bec8a753078288ba1aff1ea.jpg

    0Q~W]R@MKPT}SV})}0GU2.png
    四人合.jpg

    J}61VGY008QR`GR2V2HO3[R.png

      垦友代表陈金星和欧阳细,用自己的生动事例讲述了军垦生活对他们一生的影响,使自己受益终身,先后都成为了单位骨干,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编写组副组长黄寿德、欧阳耀祥接着向基地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孔柳华、李曙和刘国军分别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龙生庭捐赠了自己的著作。

    65.jpg
      会议室里,热烈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在捐赠仪式上,基地公司书记刘方致答谢词:   
      在这样一个充满欢乐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各位老前辈、老领导重回南湾湖。在这里,我代表南湾湖基地全体人员对老前辈、老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的敬意!谢谢您们,您们就是南湾湖的亲人!
      原军垦战士和学子们用青春的光和热,用生命的汗和血,在南湾湖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南湾湖军垦农场”已经成为历史,写入了史册,但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赠书过程结束后,基地刘方书记带领我们参观了设在二楼的南湾湖基地荣誉室陈列室,然后回到会议室合影留念。   
      下午5时,赠书仪式在情谊浓浓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66.jpg
       刘方书记与全体回访大学生合影

    69 (2).jpg
      刘方书记与编写组成员合影

    71.jpg
      具有常德情结的垦友合影

    老地方.jpg
    依次为老师部 北大堤 八支渠 师部码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7:45 , Processed in 0.0351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