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27|回复: 5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二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5 10:3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10-25 10:54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二十一)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四章  民国商业
第五节国药业
    一、药材集散
    津市传统输出的药材以雄黄、木瓜、五倍子为大宗,其次是蜂蜜、葛粉、杜仲、常山、桂皮、麝香、天麻、虎骨、豹骨、龟板、鳖甲等。除龟、鳖产于滨湖外,其他均为澧水上游之出产。药材除本地销用一部分外,多由药商运销湘潭、长沙、汉口、沙市、宜昌、重庆、广州、香港等地。其中年销木瓜上万担,雄黄约四千担。雄黄因品优而享誉港澳,外称“津市雄黄”。输入的药材主要来自川、广、浙及进口南药,视各家的资金大小,有的直接从产地采购。抗战期间,因沙市、宜昌沦陷,华中、西南各地药材转由津市集散,一时药材行店如雨后春笋,由平时的10余家猛增到30余家。药材年购销量激增至20余万担,营业额达1200万元(银圆)。这一时期,因长江封锁,除部分通过水运至长沙绕道下广东、浙江、江西一带外,主要靠津市至三斗坪这条川湘孔道。每天仅由津市发往四川的药材就达五百余挑,多时达六七百挑不等,全程四百余里,一路爬山涉水,摩肩接踵,不绝于途。抗战胜利后,津市药材市场恢复战前状态。
    二、经营方式
    元明时期设置的惠民药局是为官办,澧州惠民药局设于署西。清朝始废官药制,私营药商业才趁机得以发展。津市首家中药店聂隆盛创于清顺治元年(1644),随后相继有饶同仁、隆昌义、隆兴和、邱豫临等药店在津开业,它们均属药材批发和咀片兼营。此外,另还有几家专营或兼营药材的山货行。民国后,陆续有陈九思、源远长、吉庆恒、协和生等药店相继开业。迨至1931年,津市药材市场已初具规模,有聂隆盛、隆兴和、源远长等著名药号16家,彭仁昌山货药行5家。从业人员200余人,资金约12万元(银圆),营业额约60万一70 万元不等。津市的中药行业,是随着津市商业市场的繁盛而发展的。商品流通的加剧同时也带动了药材的集散。澧水上游诸县及湖北鹤峰等地产药材外运必经津市,在此又可就地换回工业品及所需外地药材。使得这一物资流向长期处于良性状态。且因服务优质,品种齐全,质量过硬,其辐射面不仅在澧水流域,就连荆南的石首、松滋、公安以及滨湖的安乡、南县、华容诸县均涵盖在内,有“湘西北药都”之称。
    三、经营特点
    在津市药业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要数专营批发业务的源远长、吉庆恒,批发零售兼营的协和生、饶同仁、隆兴和,专营中药零售的陈谦和以及兼营中西药零售的协成等几家大药店。其在经营上的共同特点是:
    批发经营 以品种齐全,货真价实见长。等级规格(即同一药材有不同的等级)具备繁复的炮制品种,如法夏、草乌片、南星片、人中黄等应有尽有。产地购进或当地收购的药材,均筛选分级,按质论价,可供顾客选择,以此赢得用户信任。由此,除本流域外的湖北公安、松滋、监利、江陵、石首等地大小药店,宁可舍近求远也要来津市进货。
    咀片经营 各家对饮片切制、炮制及配方几个主要环节,均秉承“樟树药帮”的传统制药技术,确保药效。首先讲究质量:选料严苛,加工严谨,所谓“干草柳叶片,白芍飞上天,姜夏鱼鳞片,槟榔不见边”,即是对饮片的片型、厚薄、色泽、香气的要求。二是炮制得法:各种该炙该制的饮片,均依不同的洗、润、浸、泡、炒、烫、煅、蒸等法度,施以酒醋、姜、盐、蜜等辅料,严格操作规程,遵古炮制,做到炙干草不沾,白术漂油、龟板酥脆、朱砂飞净,以求最高药效。三是品种齐全:一般配方种类在六百种以上,如有缺味,不惜代价备齐,即使处方所用药引如红枣、生姜、灯草之类,以及单方用药如紫苏兜、西河柳、萝卜壳等小品种,一应俱全。四是服务周到:饮片价码簿扉页便有醒目的用药须知,即“药之为物,号纸包枪,务宜谨慎”等字样,意思是药即可治病,也可贻误杀人,故在配方、分量、脚注等格外注意,需另包的药品如旋复花、滑石粉之类则用小布袋装好。如此繁复,一样都马虎不得。
    自制药丸 津市药号一般都自制药丸,且各自有自己的秘笈和品牌。丸、散、膏、丹等制剂,均以取料严格,配方循规,选用贵重药品确保分量,加工精细,质优效好见长。
    津市几家药店自制丸散膏丹名目:
    参桂鹿茸丸,紫金锭,痧药丸,如意丸,雷击散;
    参茸黑锡丸,血驴皮胶,妇女调经丸,四制香附丸,一扫光;
    人参归脾丸,驴皮胶,丁蔻理中丸,益元散,七厘散;
    十金大补丸,关鹿角胶,大补阴丸,六一收,神曲;
    杞菊地黄丸,川鹿角胶,白带丸,八宝眼药,六曲;
    六味地黄丸,蟾苏丸,虎骨醪,银粉散,万应锭;
    知柏地黄丸,乌鸡白凤丸,龟板醪,卧龙丹,万应黑膏药;
    补中益气丸,归鹿二仙丸,参茸酒,防疫至宝丹,白膏药;
    天王补心丸,牛黄清心丸,虎骨酒,防疫济生丹,附桂紫金膏药;
    附桂理中丸,苏合丸,史国公酒,防疫回生丹,樟脑膏药;
    柏子养心丸,抱龙丸,五积散丸,五加皮酒,红膏药;
    金鹿丸,参苏理肺丸,金匮肾气丸,当归膏,玉红膏药;
    上清丸,木香槟榔丸,鱼鳔种子丸,止咳杏仁露,普济膏药;
    左金丸,纯阳正气丸,理中丸,益母草膏,狗皮膏药;
    天保采薇丸,小儿回春丸,香砂六君丸,肥儿健脾糕,烫火膏药;
    人参健脾丸,香连丸,附子理中丸,防疫回春丹,气痛散;
    大活络丸,藿香正气丸,当归芦荟丸,冰硼散,补肾精;
    小活络丸,人参营养丸,健步虎潜丸,黑虎丹,午时茶;
    中满分消丸,止咳丸,金锁固精丸,三黄散,附和解凝膏药;
    归脾养心丸,礞石滚痰丸,黄连上清丸,三仙丹,藤黄膏药。
    四、名店
    聂隆盛 创设于清顺治初年(1644),是为津市开设最早的国药店,也是津市江西樟树药帮之鼻祖。该店专营咀片,祖传八代,均兼医营药。虽后衰微,但一直维系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招牌没变,兼医营药没变,店铺地址没变,是名副其实的老店。
    津市聂姓药店概为该店分支,如聂隆升、聂济康。后扩展到临近安乡的聂仁安、聂九安,亦是聂姓在九澧一带开药店的始祖。1921年,由其后人聂松桓主持店务,并沿袭祖辈衣钵,医理高明、待人和蔼、平易近人,坊间称之为聂嘎三嗲,尤以儿科擅长,小儿麻疹,药到病除,是时同籍帮内小孩生病,都请聂嘎三嗲,随请随到。名人绅士来请,则雇轿接送,诊金1元(银圆),然贫苦人家上门求医,不仅不收诊金,药费也分文不取,悬壶济世,医德可敬,深得市民爱戴。
    聂隆盛能持数百年不倒号,是聂姓几代人医德和医术的坚守。但创业之艰、生存之难是外人难以体谅到的,其先人曾作过这样的诗句:“烽火转流离,妻病多儿女。温清相扶持,就事家澹水。盗去叶残糜,磨蝎又十年。苦茶茹甘饴,星移物更变。胜负如围棋,静悟倚伏理。德为福之基……”
    饶同仁 创设于清乾隆六年(1741),坐落于新码头正街,经营批发、咀片业务,并经营雄黄和地产药材外销。前期曾一度与人合股改号,清宣统以前业务鼎盛。民初复号,店主由饶伯明主持。因拆股资金削弱,兼扩修街道,重修门面亦耗资之甚,乃至以咀片门市为主,兼营小批发,生意渐见转机。
    1943年是津市药材市场的最盛期,一时店铺四起,货源充足。湘潭沦陷后,其长子瑾昆携资来津,次子本纲亦回津,一下兵强马壮,利用人力财力优势,重整旗鼓,恢复大宗批发业务,由于招牌硬,信誉犹在,经过一番努力,业务大振,加之帮工均是亲戚,更为卖力,不到两年,资力雄厚。
    饶同仁在其经营的两百多年里,独创一套经营作风。十是用料严格:原商品需抖折认真(分级去杂),始终如一,赢得顾客信誉,并拥有一批固定客户,如石门一带药店几乎均在此进货。二是重视药品质量:举凡丸、散、膏、丹,一律选用地道药材投料,严禁下脚次货,饮片遵古炮制。其参桂鹿茸丸、虎骨追风药酒、防疫济生丹、附桂膏药近百种行销九澧,并被公安、松滋等地列为定点号。三是注重宣传,除备有玻璃橱窗刊载各种丸、散、膏、丹样品及简介外,店堂中央置一铁笼,常年关养一只活豹,实为活体广告。
    隆兴和 创设于清光绪四年(1878),原为聂隆升,系聂隆盛分支,坐落于水府庙正街,经营批发咀片业务。清末民初,因经营不善,以致亏损,无法维持,一度处于关闭状态。1912年,由澧县吕裕和药号资助,与聂姓合伙,资金各半,改牌号为隆兴和,业主聂春华兼任津市商会理事,颇有威望,既擅长交际,尤善于经营,由于资力增加,人员充实,从此老牌焕发青春,不几年,即为津市药界翘楚。
    隆兴和的成功秘笈是什么呢?一是上下齐心:老板与店员同心同德,店员与药店荣损与共。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举一事例,就拿吃饭这桩小事,主雇历来同桌就餐,若有雇员办事误点,饭菜就是凉了也得等。二是知人善用:聂春华去世后,因其子均在外,聂姓无人接管,经人举荐,请一黄姓来店主持。黄以诚相待,秉公办事,大胆革新,如允许家庭困难的外柜适当做点“小伙”生意,以补家用,公开在柜台上出售从未经营过的外来药品。年终由账房主持分配,自己不插手,不分利,受到同事拥戴。三是灵活经营;如澧水上游各地药店运来药材时,常想换回些上面的稀缺品,药店总会设法满足,即使有些货本店没有,也会在外科换回来,因信誉高,在外代庄(汉口、营口等)若一时资金周转不开,也能挪到货。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
    源远长 源远长药号创设于1921年,店主聂惠和,江西樟树人。早期随信客来津,在其叔父聂春华的隆兴和药号做学徒,由于自身努力,加之叔父照顾,迨羽翼丰满便自创药号源远长。该店主要做药材批发生意,其中以雄黄为大宗,事业如日中天。当时津市流传有这样的说法:上有颜昌友(花业)、中有源远长(药业)、下有何伯康(榨油业)。业内也有说:常德吉春堂,津市源远长。日后两家结为亲家,沅、澧两地各自称雄。一个无名小店的老板,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超越同行数家百年老字号,一跃而成津市巨商,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源远长除了在雄黄的经营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外,另还得益于店主的两个儿子。两人均秉承父风,聪颖睿智。长子在家助父,次子终年在外奔波,一内一外,从此多财善贾。在重庆、汉口、广州、湘潭等地均设专庄或代庄,产区采购,异地运销。进而染指外业,大做桐油、棉花生意。可谓是日进斗金。源远长有三个突出特点,是同行所不及的:一是闭关自守,信息封锁,店员以店为家,一般不外出,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付给店员较高的报酬;二是耳目灵通(各地设庄),留心观察市场动向,往往能把握时机,出奇制胜;三是店主事必躬亲,除常在码头上梭巡外,山货行每天必到。遇到合适货源,即为其捷足先得。每晚必亲自检点几次门户,防范火烛,从不间断(冬季小袄不离身,便于起床)。守业之艰,窥见一斑。
    在津市药业众多的老字号中,源远长实属晚辈,创业时在繁华市区已无插足之地。或是无奈之举,或是独具匠心,聂惠和将商铺选择在了关爷楼河街,这里介于五通庙和大码头之间,药号直面澧水,石库门额上镌刻的源远长三字遒劲有力,字序与澧水流向一致,寓意深刻,常引起路人不尽的遐想。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5 1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5 21:1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明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6 20:3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3:20: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3-10-25 10:45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向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23:2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吴若愚 发表于 2023-10-26 20:39
佳帖欣赏,为您点赞!

谢谢吴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向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3:45 , Processed in 0.0386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