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8|回复: 2

1936年红军团长被战友掩埋后,一老大娘路过,为治疗剪去他的烂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30 16: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6年红军团长被战友掩埋后,一老大娘路过,为治疗剪去他的烂肉


    1936年,湖北的一个老大娘,正在村子旁边的山里寻找着草药,这里经常有红军和敌人发生战斗,所以老大娘是小心翼翼,生怕丢了性命。就在这时,老大娘发现在草丛旁躺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看他的服装应该就是一名红军。她慢慢地走近了那个人,想去看看他的伤势,可是却看见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老大娘心想难道已经被打死了吗?想到这里,老大娘连忙用手指去探了一下军人的鼻息,却感觉到了有微弱的呼吸,这让她十分震惊,决定马上将军人带回家中救治,老大娘能将这位生命垂危的军人救活吗?这个军人的真实身份又是谁呢?
    爆发激烈战斗,团长中枪倒地
    这位被老大娘发现的军人叫做梁从学,他是红军某团的团长,从他身上的惨状就可以看出,此前一定经历了非常激烈的战斗,事实也确实如此。当时梁从学正带着自己两百多人的队伍准备转战去往黄冈,可是在山里却遭遇到了国民党一个装备团的埋伏,因为敌众我寡,再加上地势原因无法施展开来,所以战局一直十分被动。梁从学知道再这样僵持下去他们只有全军覆没,所以果断下达命令,让团里的政委杨克志,带着其他人先行撤退,而自己便带领着几个战士来断后,他知道这种做法十分危险,但是为了保全大部分人的性命他只能如此。
    在下达命令之后,大部队便开始筹谋着撤退的路线,而梁从学便和几名战士躲在了一块大石头后面隐蔽。敌军看到梁从学的部队节节败退,嚣张的气焰也是越烧越旺,直接大摇大摆地往前方冲击。可是梁从学从军多年,一直都是一个狠角色,他镇定自如,瞄准了前方的几个敌人,一声声枪声响起,前方的敌人也是应声倒下。这种景象可是将敌军吓了一跳,不敢再轻举妄动,生怕对方有埋伏或者是有支援部队赶来,而梁从学所带领的团也开始了大部队撤离,在撤离完成后,梁从学也知道敌人并不会善罢甘休,很快便会找到对策来攻击自己,所以跟几名战士使了一个艳色,示意他们开始撤退。
    可是正当梁从学从大石头旁站起,准备快速离开此地时,却没想到被敌军发现了,一颗子弹也快速飞过来,直接射穿了梁从学的左胸,他直挺挺地摔倒在了地上,他左胸的鲜血狂涌出来,瞬间染红了军装。这时在附近的战士也是有心无力,虽然想去将团长救下,但是他们知道一旦暴露自己的行踪,全部都没办法活着逃走。于是战士们大气都不敢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梁从学奄奄一息的样子。后来敌军扫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在没发现异常的情况下便准备撤退,这时战士们才找准时机跑到了梁从学的身旁,他们看到梁从学的伤势很重,而且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办法对梁从学进行正规的救治,更别提将他送到医疗部队去了。
    所以他们也断定梁从学不可能有生还的机会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几名战士只能将路边的树叶和树枝收集起来,全部堆在了梁从学的身上,掩盖好梁从学的身体,并做好了标志,准备等敌军完全撤离的时候再回到此处好好埋葬他。
    生命危在旦夕,老大娘热心救助
    在梁从学中枪倒地的那个山坡旁边,正好有一个小村庄,平时这个村子里的村民都是靠着到山上去挖一些草药来维持生计。在梁从学部队与国民党发生激烈战斗时,村里面听到的动静也不小。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村民们也是见怪不怪,但是为了顾及自己的性命,都会早早地回到家中大门紧闭。枪声此起彼伏,听得村民们也是胆战心惊,完全不敢出门查看情况,老大娘便是其中一人。慢慢地枪声渐渐消失,好像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大多数的村民还是没有胆子外出,只想在家里再躲几天。这时村里的一位老大娘却坐不住了,她知道自己必须外出采药卖钱,因为再不换点钱,家里连饭都吃不上了。所以老大娘只能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拿着背篼和刀具走向了山中,也就是在那里她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梁从学,并立马决定将梁从学带回家中,不然让梁从学在这个荒山野岭呆上几天,他肯定没命了。老大娘心里知道红军是好人,而且看着梁从学还是如此年轻,内心更是于心不忍,可是现在梁从学昏迷不醒,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抬不动的,所以老大娘便回到村子里加了两个年轻人将梁从学从山上抬回了家中。老大娘先是将梁从学的伤口清理了一下,能看出他的左胸有一个小弹孔,而且因为梁从学在野外呆了一天一夜,伤口已经开始化脓生蛆了,肉眼看起来就足够恐怖了。不过梁从学十分幸运,那颗子弹刚好是从他的肺叶和心脏之间的空隙穿了过去,如果稍微偏差一公分,那么梁从学早就一命呜呼了。
    救治条件有限,老大娘细心照料
    面对如此吓人的伤口,老大娘也并没有胆怯,她知道救人救到底,自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首先最重要的便是清理梁从学的伤口,可是那时根本就没有酒精之类的物品来消毒处理,因为老大娘家庭贫困,就连盐也拿不出来。所以老大娘只能先去烧了一壶水,并将擦洗后的毛巾放进了热水中消毒,这已经是最好的消毒方法了。在翻遍了家里之后,老大娘还发现家里留下的草木灰也能够派上用场,虽然这种东西那时候经常洒在田里做肥料,但是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它泡出来的水有很好的消毒作用,人们还常常用草木灰当做肥皂洗衣服。所以老大娘便将草木灰直接擦拭在了梁从学的伤口上,终于伤口不再持续地冒血和流脓了。然后就是需要清理伤口上的蛆虫,老大娘将自己用来修衣服的针用火烧红,然后将蛆虫一根一根地挑走,好在当时的梁从学还是昏迷不醒的状态,对这种疼痛没有任何反应,所以老大娘还算轻松一点。因为老大娘年纪已经比较大了,挑蛆虫这个活儿又是考验眼力的,经过长时间的处理,虽然梁从学的伤口终于清理完毕了,但是如果不经过药物处理还是会渐渐腐烂,能不能活下去还是只有看梁从学的造化了。
    老大娘不是没有想过去镇上给梁从学买药,但一是没钱,二是镇上所有医院都是被严加管控的,谨防任何治疗枪伤的药物售卖,所以老大娘去了也是白去。她只能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去到山上寻找一些有效缓解疼痛和治疗伤口的草药,为梁从学吊着命,但是这些药效并不算好,伤口恢复的情况也并不好。好在梁从学命大,还真的就这样坚持着一口气,并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可是因为伤口的原因,醒过来的梁从学也是一直高烧不退,意识非常模糊。老大娘看到梁从学的状态,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索性拼命一搏,便决定用剪刀将伤口旁边的腐肉全部剪掉,避免梁从学的伤势继续恶化下去。老大娘直接递给梁从学几根筷子,告诉梁从学将其放在嘴巴里,自己要将他的烂肉剪掉,肯定会十分痛苦,让他靠着这种方式忍下去。梁从学也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所以毅然决然地将筷子咬住,示意老大娘开始剪。老大娘将剪刀在火上烧烫,然后对着梁从学伤口上的烂肉直接就是一剪刀,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梁从学疼得发抖,嘴巴上的筷子被咬的吱吱作响,满头大汗,脸色惨白,但是却没有叫出声来,也没有选择放弃。
    这一刀并不算完,梁从学伤口外面的腐肉还有很多,老大娘只能心一狠继续埋头剪下去,剪出来的烂肉已经堆满了一个杯子,而梁从学也咬断了好几根筷子,好在他坚持了下来,伤口外边的烂肉终于清理完毕。内伤治疗遇难题,丝瓜络成关键,可是这时又一个难题便出现了,外边的烂肉好处理,但是伤口内部的烂肉又该怎么办呢?老大娘可不敢随意将剪刀伸到梁从学的伤口里,因为这个举动很容易破坏到心脏和肺部,或者不小心将血管戳破,那么梁从学就更危险了。
    思来想去,老大娘却突然想到了一个法子,她知道以前在村里,有村民在不小心被猎枪伤了手后也是出现化脓,他们便会用丝瓜络泡药水来擦洗自己的伤口,这样伤口便会慢慢痊愈。虽然不知道丝瓜络能否治疗梁从学的枪伤,但是至少证明丝瓜络是没有什么毒性的,不会那么容易造成伤口的感染,而且丝瓜络在遇水之后也会变得非常柔软,不用害怕会破坏梁从学的血管和心肺,如果将丝瓜络伸到梁从学伤口内部进行擦洗,也能够将那些烂肉刮掉。于是老大娘跟梁从学说了自己的想法,梁从学也并没有反对,他知道自己这条命就已经是老大娘捡回来的了,现在死马当活马医,也只能这样了。于是老大娘连忙将屋外的老丝瓜取下,并刮掉了它的外皮和内部的杂质,然后将丝瓜络放进了煮满草药的汤里煮沸,待药水浸满了丝瓜络之后便拿出来晒干。
    然后老大娘将丝瓜络塞进了梁从学的伤口里,慢慢开始清理伤口里面的烂肉,这种疼痛与剪刀剪肉的疼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梁从学是满眼冒金星,疼到快晕厥过去,但是最后靠着军人的信念和活着的意志坚持了下去,这让老大娘更是刮目相看,连连感叹不愧是拿枪的汉子。
    每一次丝瓜络擦洗过后,在丝瓜络的小孔里都会带着一些血块和蛆虫,这就意味着这个做法是有效果的,而且随着每次重复的清洗,老大娘和梁从学欣喜地发现出来的烂肉和蛆虫越来越少,证明里面也越来越干净了。老大娘也坚持每天都用新鲜的丝瓜络为梁从学清理着伤口,可是丝瓜络也十分有限,于是她便去到左邻右舍那里借丝瓜络,把能用的丝瓜络全部用在的梁从学的伤口上,梁从学伤口的肉也开始慢慢消肿消炎,并且状态也慢慢好了起来。
    在老大娘家待了两个月后,梁从学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
    一心向军,梁从军再次投入战场
    在身体好转之后,梁从学的心里一直都没有放下如今的战事,他一心只想着快点奔赴战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梁从学从小家庭就非常贫困,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当他出生之后父母更是省吃俭用,只为了能够让梁从学在长大之后能够接受一个好教育,改变自己的人生。可是那时的生活并不会轻易改变,就算梁从学及其父母再努力,也仍然支付不起学费,所以梁从学就这样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在年仅9岁时就被送到了地主家里干活。梁从学一直非常吃苦耐劳,在地主家里担任了放牛的工作,也是勤勤恳恳地完成任务,绝不拖泥带水,这让地主非常满意。可是梁从学非常不满足当下的生活,他发现自己不管再怎么卖力地干活,也只能拿到非常微薄的工资,这点工资根本没办法改变自己和父母的生活。而地主他们却一直是高枕无忧,吃穿不愁,对待他们这些下手们更是严苛,稍有欠妥的地方就会被打骂扣工资,小小的梁从学心里一直对这种待遇感到十分不公平。
    1929年红军的出现改变了梁从学的命运,他看到红军们推翻了地主的统治,并将那些土地还给了农民,给农民一个好好活下去的机会。所以梁从学一直非常崇拜红军,自愿加入了农民协会,帮助红军与地主进行抗衡。梁从学办事非常认真,在处理事情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很快也受到了红军的青睐,将他纳入了共产党,梁从学就这样成为了一名自己梦寐以求的军人,并参与了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梁从学表现优异,多次为自己的战友们开辟出道路,而自己多次负伤也在所不惜。梁从学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空闲之余一直潜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让自己能够更上一步台阶。梁从学的努力和奉献精神都被党看在了眼里,并获得了充分的认可,所以梁从学的头衔也是不断上升,最终成为了红军某团的团长,肩负起了更大的使命。
    这一次,梁从学也是非常幸运地被老大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是梁从学却并不怕死,也绝不后悔自己当时的决定,他知道自己是个军人,而只要自己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已经去肩负起军人的职责。所以梁从学便向老大娘打听了游击军的具体路线,然后便告别了对自己恩重的老大娘和热情老实的村民们,踏上了寻找组织的征途。
    中途,梁从学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支游击队,并加入到了队伍当中,在梁从学的带领下,这支游击队发展也十分迅速,从五十多人的小队伍扩展到了上千人的红色武装队伍,并在当时有不小的影响力,对于建立新中国有着很多突出的贡献。
梁从学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即使在大难不死后,也依然没有忘记自己当兵的初衷,这是我们中国军人的缩影,也是中国军人的模范。
    梁从学也没有忘记老大娘的救命之恩,在路过当地时,梁从学还委托人前往了老大娘的村庄为老大娘送去了一床棉絮和几斤猪肉,这些礼物虽然现在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在当时部队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本就没什么积蓄的梁从学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非常不易了。
    而老大娘也是没有想到梁从军居然还记得自己,并且还给自己送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欣喜不已。在建国后,基于梁从军的突出贡献,他也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其实在中国几十年的武装斗争中,这种人民群众掩护军人,军人一心为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人民和解放军的紧密联系从那时便已经开始,也只有国民一体才能共创美好的未来!
    梁从学(1903-1973年),安徽省六安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梁从学,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六安独立第七团班长、排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二二二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十八军第二四四团副连长、连长、营长,第八十二师师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师长,鄂东北独立团副团长,红二十八军第二四四团团长,黄岗游击队队长。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游击纵队纵队长,第十四团团长,新四军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第二师四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新二师副师长兼参谋长,淮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伤员归队处处长,江淮军区副司令员,皖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司令员,江苏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皖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30 21: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老师,这篇文章是第二次发布,加过图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16: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守护善德 发表于 2023-10-30 21:59
东方老师,这篇文章是第二次发布,加过图章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3:57 , Processed in 0.0335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