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73|回复: 2

萧骏琪:有一种图腾,名叫家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 09: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3-11-1 10:13 编辑

有一种图腾,名叫家乡

萧骏琪
       就在前几天吧,我应约去安化去采访,车子到长塘境内后,便开始右拐爬山,那条长达约三公里的陡峭山路让我吓出一身冷汗,这时候我真的不需什么英雄主义之类或别的豪言壮语了,心里只想快点平安到达目的地而结束这次惊慌之旅。车到山腰时,我从车窗居高临下望去,那万丈深渊估计仅仅只是一个恶梦的开始。山路的宽度仅能容一辆车通过,至于汇车那是异想天开的事了。等到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这时已距中午不远了。                                                         .       我们是下午二时许下山的,热情的主人安排搭上了一辆小车,车主技术好,车开得很平稳。因为上了一次山,到下山时,那种恐怖感就少了几许。到了山下,安全了,和车主开始聊天。当车主知道我是郑家坳村的时候,直呼这个世界太小了,他自我介绍他知道这里的,也去过郑家坳村这块弹丸之地。听说在上个月吧,村里还请了位作家写了关于郑家坳的文字,那可是美丽屋场呢,特别是在萧家湾组对面那座山,是叫灵山吧?灵山?不不,那叫斋饭山呢。可车主一再说是灵山。苍天,我叫了五十多年的斋饭山怎么突然成了灵山了?那栗山河张家村的灵山叫什么?
微信图片_20231101094834.png

       我真的希望家乡有一座充满灵气而护佑一方子民的山。可是,真的没有。就是郑家坳村人灵地杰,也与斋饭山也没有一分钱关系,真的。如果说斋饭山其实叫灵山是民间传说,可也要流传至久才能成为传说,土生土长几十年的居民不知道这山叫灵山,司机是怎么突然福至心灵知道呢?

       倒是听说过这样一个传说:在古西竺国,释迦牟尼常在菩提树下讲经,久而久之,他发现,有一块石头听到他讲经后频频点头。真是万物皆有灵啊!后来,人们把那听经点头的石头称之为灵山……
       桃江是丘陵地区,多山多水这是不争的事实。九岗山、浮邱山、羞女山、乌旗山、黄荆山、丫头山之类的山比比皆是,这些山比斋饭山大多了,也一直没改其名叫灵山。据我有限的地理知识,桃江以乡镇命名的山有八个,这当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它们分别是:桃谷山、花果山、水口山、天井山、乌旗山、浮邱山、修山、金光山。至于桃江县二千二百多个平方公里内,有山的地方不计其数,为什么唯独斋饭山叫做灵山?
       是其人自作多情、还是斋饭山自作主张同意了?
       郑家坳,呈带形,夹在省道和资水中间,命中注定吃不了山也喝不了水。在大栗港建镇前,壤六房村、五羊坪、岩嘴头、小栗港、曹家湾、铁锚村。一条溪水流入资江,一碗斋饭敬奉天地。这里的人重感情,讲义气,能扶弱济困,也能肝胆相照。人们的感情出自淳朴,并不可能与听经点头的灵山相提并论。
       和六房村接壤的地方叫烟家湾,是郑家坳村的第一个组。
       烟家湾的人口不多,几十人而矣,以熊姓为主。因为原来的乡红茶厂座落于斯,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茶叶是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我来这里的机会较多。
       烟家湾的人是都认得的,最让我不能忘却的,是我父亲的同年:熊性敦。
       我叫他同年爷,同年爷如蔡九般打过铜锣赶过鸡鸭,但他的长期副业是担着担子炸爆米花。
       一个风箱,拉出呼呼的火,一只手转动着一个大肚子铁器,两只手就这样熟练地“左右开弓”,如果时候到了,就会把大肚子器具对准麻袋,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白而略淡黄的爆米花便盛满了事先准备好的容器。如果不顾热抓一小把放入嘴里,香、脆,不须嚼动,入口即化。至于那一声轰响来自哪里,年幼时因为胆小不敢去看,到现在胆大了却无缘去看了。
       我不须急,因为那最后那一声轰响是属于我的,而且最后一声轰响是免费的。
       从左过去是一条水渠,渠里流淌的水是从安宁水库引来灌溉着这里的田地的。和烟家湾相毗的组叫水滴村。光听名字就知道其村的“相貌”了,这里的人仍以熊姓为主,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缘故,水滴村的人都认识,但最为熟悉的是我的老师熊科作先生。
       我写过作老师的,而且我们还有微信联系,记得在获得了作老师电话后打他的电话时,心里还忐忑不安  ,当熟悉的声音从数百里之外的家乡传来时,我真的有一种想嚎啕大哭的欲望:作老师,您还记得我吗?
       作老师退休了,离开了他执教的学校,但他忘不了他的三千桃李。先生种几畦菜园,闲时在朋友圈晒蔬菜水果的丰硕与茁壮。我常把我写的文字发给他,请他仍如几十年前一样为我们批阅。有好几次,我真的想问一声作老师:您看您看,我这篇作文能打多少分啊老师?
       老师笑而不言。
       到徐家坳了,这里仍然以熊姓为主,熊姓在上世纪还出了一个人物叫熊科易,老先生和已故领袖毛泽东主席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而且还是同窗。我前年采访过科易的侄儿彩章老人,并写了一篇文史:《毛主席的四同好友》,发湖南省政协主编的《文史博览》。
       徐家坳我还有好多同学,熊学军叫三毛,熊云飞人称云八级 ,还有符淑珍熊芬玲熊赛余等,不知道他们还认识我否?
       月形山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地名,前几年和美伯去过雪媠娘家一趟,现在媠娘已愈九十,仍精神矍铄,一串哈哈如春雷滚滚,媠娘威武,亦是我们子侄辈的福气。
       阶哥退役回了,我们见过几次的。浩二爷到了惠州,上月我们视频时,他还讲起那个“千砖万瓦兴浩荡工程再接华堂”的对联,他还告诉我,我少年时用石头刻在他附近岩石上的字迹仍清晰可辩。我们老了犹忆青葱少年时期,可喜可贺。

微信图片_20231101094842.png


       作老师退休了,离开了他执教的学校,但他忘不了他的三千桃李。先生种几畦菜园,闲时在朋友圈晒蔬菜水果的丰硕与茁壮。我常把我写的文字发给他,请他仍如几十年前一样为我们批阅。有好几次,我真的想问一声作老师:您看您看,我这篇作文能打多少分啊老师?

       老师笑而不言。
       到徐家坳了,这里仍然以熊姓为主,熊姓在上世纪还出了一个人物叫熊科易,老先生和已故领袖毛泽东主席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而且还是同窗。我前年采访过科易的侄儿彩章老人,并写了一篇文史:《毛主席的四同好友》,发湖南省政协主编的《文史博览》。
       徐家坳我还有好多同学,熊学军叫三毛,熊云飞人称云八级 ,还有符淑珍熊芬玲熊赛余等,不知道他们还认识我否?
       月形山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地名,前几年和美伯去过雪媠娘家一趟,现在媠娘已愈九十,仍精神矍铄,一串哈哈如春雷滚滚,媠娘威武,亦是我们子侄辈的福气。
       阶哥退役回了,我们见过几次的。浩二爷到了惠州,上月我们视频时,他还讲起那个“千砖万瓦兴浩荡工程再接华堂”的对联,他还告诉我,我少年时用石头刻在他附近岩石上的字迹仍清晰可辩。我们老了犹忆青葱少年时期,可喜可贺。
       和以前的文友元霸仍有微信联系,但真正见到他人是我前年在马迹塘采访,因先夜宿大自然宾馆,第二天早晨去吃早餐,发现他在那里卖茶叶。本来我们还有很多话要说的,因为采访对象的到来而中止了我们的聊天。
       但我们可以视频聊天,聊个人得失、聊得意人生,但我们聊得最多的,便是郑家坳的富足。那一条贯穿全村的小溪里的游鱼是自由自在的,那后山坡的茶园是我们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来源;那座斋饭山是我们的仰视,那连绵不断的楠竹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宝藏。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没有家山十万大山的青翠,益阳能得到“中国楠竹之乡〞的美誉吗?
       郑家坳是多情的,因为拥有了一江资水的平缓,因为成就了“美人窝〞的美丽,因为山水的点缀,因为繁华而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3 1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家坳是多情的,因为拥有了一江资水的平缓,因为成就了“美人窝〞的美丽,因为山水的点缀,因为繁华而美丽。
欣赏学习佳作,为萧老师美文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3 16:18: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22:24 , Processed in 0.0357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