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3|回复: 3

苏清卓传(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2 15: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清卓传(一)
                                                                                                                          文/苏策 苏太潮
        苏清卓,字健秋,湖南省石门县白云乡叶家岭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父亲苏官炬以务农为业,全家十口人,仅有薄田两亩,家中生活非常困苦,常年吃糠咽菜,衣食难继。长兄苏清文成年后出外谋生贴补家庭, 全家始得半温半饱。清卓过继给四叔官春为子,官春系清末秀才,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尤善书法,闻名全县。文庙门庭内右上边横匾书“覃玉次”,左上边横匾书“苏官春”,终身教书,英年早逝。
        因家境贫寒,健秋公十三岁才就读于私塾。稍长进入官立高等小学堂,因勤奋过人,学业成绩优异,1915年考入长沙明德中学(湖南省立第一中学), 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北大求学期间,仍保持贫寒学子的节俭本色,每天常以一个烧饼充饥, 而学业上却更加勤奋,常与剪伯赞、程星龄等同班学友研讨历史学术问题,在政治上倾向进步和革命, 曾与邓中夏等同窗学友一道参加过著名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旅京三湘学子进步组织“辅社”的成员之一。1920年春, 毛泽东到北京发动部分在京“辅社”成员参加”驱逐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的运动”,健秋公是积极的响应者与参加者之一,并合影留念。北大毕业后任教于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同时,湖南大学也聘请健秋公为历史系教授, 但省二师邓运生校长百般挽留,直至聘书过期后才将聘书交还健秋公,故未能成行。健秋公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立志出国留学深造,充实自己,在朋友们的资助下,自费留学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就读,兼攻印度哲学与佛教史研究,再次勤工俭学,刻苦完成学业,至1930年毕业回国。
        1934年健秋公返回石门,经各界人士推荐,任石门县教育局局长。1937年奉湖南省教育厅令,创办芷江师范(省立十师),并担任第一任校长。1940年调任省立第四师范(即桃源师范)校长,在抗战硝烟中赶赴辰溪就任,1947年又赴常德任省立第四中学(即常德一中)校长,直至全国解放。
        健秋公一生品德高尚,正直廉洁, 业绩卓著,赢得了族人, 乡民,特别是教育界同仁和青年学子的尊敬,兹仅就其生平荤荤大者略举数端,以见其一斑。
        其一,倡导读书运动,终身从教,为振兴华夏,发展家乡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做出了公认的贡献。石门僻处山陬, 文化落后,二十年代在大学就读者寥寥无几,山区小学也极罕见, 健秋公在北大求学时,即倡导读书运动,鼓励青年外出求学,原石门一中校长覃子群、杨一龙等人即健秋公资助并亲自带出去求学的同乡青年。为了解决部分青年学生经济困难的问题, 他联络旅京同学,吁请教育行政援助。由于健秋公等奔走呼吁, 促使石门县教育局指导拨专款,给石门旅外大学生每人每年补助银币一百至二百元不等,作为求学津贴,并在北京西直门内购置一栋房子,作为石门会馆, 使石门旅京学子有了安身之所, 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成为旅京学子的活动中心。石门南溪学子晏鸿敬、苏世锡等均在此生活求学,自此石门外出就读大学的青年与日俱增。 健秋公任县教育局局长时, 外出求学者更是倍增,仅北平各大学毕业肆业者即达数十人。求学青年得到健秋公私人资助者亦有数十人。此外,健秋公在任教育局局长期间, 走遍了石门的山乡村寨,大力提倡普遍创办小学,皂市等地小学即为健秋公亲督创办, 石门县基础教育事业的早期发展,健秋公实与有力焉。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21: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你点赞,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10:1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5 10: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健秋公一生品德高尚,正直廉洁, 业绩卓著,赢得了族人, 乡民,特别是教育界同仁和青年学子的尊敬,兹仅就其生平荤荤大者略举数端,以见其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2:08 , Processed in 0.0312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