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3-11-24 08:14 编辑
女儿点燃了第三代红烛(纪实文学)
彭德才
她,家中第三代高擎“红烛”的传人 她,远离家乡风雨兼程的“播种”人 她,红烛耀征程情系“三地”讲台人 她,用心“谱曲”新一代园丁之歌人 ——题记 .
癸卯年,季节轮换,桂花飘香,秋韵果实。中秋,国庆两节相邀而至,国家赐假,百姓甚欢。 省城长沙远郊县级市宁乡,金洲镇新崛起的云起实验小学,这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旗下的宁乡市直学校,也处于宁静休闲状态,师生们尽情分享着休假黄金时光。 然而,国假第六天晚上九点多钟,该校云创楼有一间办公室则亮着灯光,在美丽的新型校园夜晚格外耀眼。此时,这个办公室靠里边右侧办公桌前,一名打扮朴素的女教师,两眼炯炯有神盯着电脑屏幕,嘴角不时露出一丝微笑,看上去风华正茂。她是在玩电脑游戏吗?屏幕上却显示着 Can you write a letter in English? 她正在反复斟酌优化。 这还不到复课上班时间,她为何这样着急赶备课?
红烛耀新秀 . 节日里还在坚持加班,挑灯夜战,伏案敲击键盘的这名教师,是笔者亲爱的小“棉袄”,名叫周思妍(原名彭正蓉),正奋进在第三十三个人生里程碑路上,洋溢着朝气,正踌躇满志。 她是我们家第三代高擎红烛的传人,二〇一二年九月,她在家乡周文庙中心学校代课,点燃了烛火。这年,她二十一岁,激情燃烧,择业毅然继承了祖父、伯父、伯母及我二代园丁职业,圆了她年少当老师的梦想。一炷心香,润物无声。家人两代五名教师圈子和我媳妇从教职业的熏陶,园丁磁场给她就业导了航。甘当人梯,陶醉芬芳。回眸女儿十二个春秋红烛传递足迹:汉寿、株洲、宁乡,情系三地讲台育人写青春。 这年国假,我们父女相聚,聊得最多的话题,是女儿弘扬师魂的那些事儿。她告诉我,这学期,学校领导把教研主任这副重担交给了她,还负责三个班九节英语课的教学任务,领衔教研兼上课,工作量大。她感到有压力,我鼓励道:“有压力就有动力,相信你会打开教研工作新局面的。”女儿意识到,自己没背景,领导这样信任,培养,重托,责任在肩,手头的事儿堆成山,岂能按部就班。得与时间赛跑,只争朝夕,工作往前赶。 我毕竟也曾站过几年讲台,围绕教育工作,与女儿也能扯上几句。沟通中了解到,这次放假前夕,宁乡市小学英语教研员钦点周思妍,叫她着手准备,节后参加“长沙市第二届中小学智慧课堂创新教学大赛”。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且代表宁乡市参赛。 这“美差”没有范本可借鉴。“两节”假期中,思妍心里装着这件重大赛事。为父的知道女儿办事风格,风风火火,工作严谨。“军令”如山,她哪有心思安逸度完假期?娘家探亲刚住两天,就嚷着十月四号要回学校,理由:五号学校值班,更重要的是要完成领导交办的参赛任务,娘家、婆家留客无招。 我对女儿的工作作风不陌生,为赶任务时常熬夜加班。我牵挂思妍,因她八月份做过手术,担心她的身体健康,十月五号晚上十多点钟,忍不住给她微信视频,一料如神,她正在校园办公室忙碌着。我劝她早点休息,别累垮了身体。女儿微笑着回应:“马上休息”。瞧她那神态,疲惫写在脸上。我明白,她这是在忽悠我,明的不抬杠。相隔一日,同一时段,我重复“查岗”,仍发现女儿依然我行我素,我心疼地数落了她一番。两地相隔,劝阻无效,我知道女儿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据思妍事后自己讲,“两节”后,除了完成常规工作外,精力全部投入“智慧课堂”备课比赛。天亮就出门,半夜才回家。半个月中,没睡过安稳觉,有时候还没有回家报到,就在办公桌上打个盹,她的小宝贝儿子“十一”(乳名),连续七天没见到妈妈。 小外孙保姆说,每逢学校开展大型活动,或外出培训、开会、竞赛,小伢儿时常看不到娘,当妈妈的忙起来,几乎忘记了家中还有一个迫切渴望母爱的两岁孩儿。今年上半年,这个保姆曾给我发了这样一个视频:一天傍晚,“十一”在家里爬上窗台,望着妈妈工作的学校,用小手拍打着钢化玻璃窗户,隔窗呼唤:“妈妈……吃饭啦……”这牙牙学语的童音,不知风儿送到妈妈耳边没有?娘可否有心灵感应? 这孩儿的奶奶曾埋怨,前年思妍给她儿子喂奶,匆匆忙忙,有时候还竟然忘记给奶。她自己吃饭,也是三扒两搅,生怕耽误时间。婆母哪里知道,媳妇上课之外,还肩负着学科教研领队工作,肩上的担子不断加码。虽然没有立“军令状”,但做的每项工作,都在为无声的“宣言”添色加彩。
红烛耀新景 . 按下如梦的岁月回看键,红烛情怀的周思妍,后浪推前浪,展示了风采,烛光灿烂。施教的舞台比家人前两辈退休园丁更宽阔,更阳光,视野更远,风景更美。她的人品、作为,学校行政领导颇为认可,着手培养,这样,思妍有幸进入学校行政班子,她深知任重道远。时刻牢记着我这个老父亲的嘱咐:教书育人,立品为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她告诫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 她感觉到跨进教育行业这些年来,是幸运的,贵人伴随,遇上了开明的领导和良师益友,也遇上了一些理解老师的家长和懂事的学生。感激的情怀,时常萦绕在心头。教育领域的艰辛探索,付出与收获,缕缕思绪,周思妍拥有话语权。 她在株洲渌口区(原株洲县)古岳峰金台小学任教,签立了5年合同。这是一所乡村学校离城区五十公里,规模小,条件差,思妍二〇一四年八月,株洲考编后工作的第一所学校。那年头,待字闺中的我女儿,晚上独守校园,安心在村小坚守两年。二〇一六年,机缘巧合她来到株洲县城区百年名校育红小学,接手一个班班主任,同时执教四个班英语。这乡下来的年轻老师能教好英语吗?学生、家长疑惑,校方没底。面对这些议论,她嫣然一笑。在拭目以待的眼光中,她沉着应对。思妍振作精神,挖掘潜力,吃透“两头(教材、学生)”,从解决厌学入手,对症下药,改进教法,激发学生兴趣,循循善诱,言语温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小“灶”补短板,课堂四十分钟,满怀激情。这几招,学生、家长反响乐观。开学不久,几名校领导不打招呼,突然走进思妍执教的课堂,探探“水”的深浅。这些“客人”耳闻目睹,教者用流利的英语播撒“种子”,师生互动,课堂活跃,秩序井然,思妍给来“客”留下了可塑之师第一印象。随之他们转换了视觉:这名来自汉寿,貌似无造化的纤纤小女周老师,隐藏着教学功底。君不知,她传道解惑的密码,祖传的红烛基因在发酵发光,虔诚激活了师爷在天之灵。 思妍加盟育红学校,似鱼儿得水,成长提速,增加了锻炼提高的机会,也增加了耕耘的力度和辛苦。学校上公开课,或教学比武,该校把周思妍老师往前台推,意欲锤炼。二〇一六年十月,省第一师范学院开展国培送教到县活动,周思妍接令上场代表全县执教示范课,初生的牛犊不怕虎,牛刀小试,示范课抛砖引玉,首次赢得光环。同年十二月,她参加全县中小学教学大赛斩获一等奖。她领教的班级,英语成绩也逐步看涨,获得赞美,为自己立足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红烛耀新程 . 周思妍把握契机,在株洲育红学校开发破局,留下了四年“充电”光景,她在这里找到了渐渐入“戏”的感觉。亲切感、信任感氛围正浓之际,一道新愿景展示在她眼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云起实验小学纳新补员,面向全省选调一名英语骨干年轻老师,择将门槛高,要走考试、面试这两道程序。这之前,我曾跟女儿讲过,找机会靠近家乡,她抢抓机遇报名参考,喜出望外,有幸揭榜。调离那天,依依惜别。 这是思妍难忘的又一个人生“驿站”,这里,她收获了谱写红烛新篇章的感悟,也留下了情真意切的眷念。 她忘不了,原株洲县教育局唐花平主任,在工作和生活上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她迷茫困惑时,给予热心开导,当她身体欠佳时,唐主任又邀爱人上门看望,并从家里送去熬好的米粥,在株洲那几年,像亲人关照着她。 她忘不了…… 追梦无疆,红烛耀新程。 二〇二〇年八月,周思妍在宁乡又扬起了新的风帆,满怀信心,开启了新征程,进入了新风景大舞台,她知晓,打造新格局,乃需脚踏实地。云起实验小学,在当地视为名校,这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前沿学府。思妍与她战友置身科学“播种”,科学“管理”的“实验田”,倾情“育苗”,锁定目标:“给每个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以美育人”浸润童心。铸造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引领弟子沿着知识的台阶拾级而上。 感恩机遇,感恩缘分,置换身份的周思妍,很荣幸容于这支坐标相同的弄潮儿队伍,心有阳光,激情澎湃。 刚开学,英语,综合两副教研担子,压在了她的肩上,她不卑不亢,挑战自我,负重前行。既要满面春风捧出“桂花酒”,种好“责任田”,还要兼顾“副业”,身先士卒,精心策划两个教研组课题,探讨新教艺。去年十一月,全省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大赛,周思妍组队牵头参赛,群策群力,抱团打拼两个月,从阵容庞大的竞争对手中,为云起实验小学喜添一份一等奖的荣誉。 这教坛上竞赛比武,征服对手,平时苦练内功不可小觑,“备战”足智多谋,方可临场发挥自如,这是周思妍积淀的心得体会。她从教以来,参加过“优质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多项比赛数十次。这既有本校小舞台常规“练兵”,也有本系统大舞台的竞秀。有人形容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一月功。教坛竞赛,与演员相似,比赛下场,如释重负,累得心力憔悴,拿到了名次,透支了健康。然而,我家周思妍,不计较成本,屡次进军“考场”历练,增加了见识,提升了基本功,有人戏称她是教育战线一名“义勇军”战士,辛勤耕耘,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一路豪歌向天涯。 君可不知,周思妍在前线发功,身后集结着一批“军师”支撑。这里面有业内“高人”亲临辅导,和盘托出,还有家人助力鼓劲。拼搏不负勇士,激战竞秀“擂台”,她先后捧回了几十本荣誉证书。不同项目,不同级别,但相同的是镌刻着她成长的足迹。前不久,同为教师的我媳妇,在家人微信群调侃:周老师获奖也“赶场”,今年四月荣获“宁乡市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仅隔两个多月,七月份宁乡市政府又给予“嘉奖”,九月份传来获得“长沙市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喜讯,教师节又获得“宁乡市教学能手”的称号,荣誉提级,要请客哟。 .
思妍随着圈内声名鹊起,被本地教育系统相关部门“网”进去了。年初,她被长沙市小学英语学科教育基地聘任为“核心成员”。她感觉到担子不轻松。 她在工作的学校师生心目中,不仅在教学上舍得投本,参加学校公益活动,也是踊跃向前。二〇二一年,新冠疫情高峰期,她积极报名参加云起学校防控志愿服务队。那年,她的孩儿还在哺乳期,为了校园安全,她顾不上个人风险,也顾不上照顾小儿子。非常时期玩“命”的举措,进入了学校党支部视线,她这是以实际行动靠拢党组织,的确,思妍有这信仰渴望。 “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家乡初为人师,到如今云起实验小学教研举旗人,这不平凡地跨越,周思妍感慨甚多。 她记忆犹新,刚启蒙家乡讲台,与小师伯同校园耕耘。他倾情给力,引领上路,扶上“马”送一程,倾心呵护。侄女思妍感恩不溢于言表,辗转他乡奋发学本领,用优秀的业绩给师伯师母和家人汇报,也给在天之灵的祖人,递交红烛传递运作的测试答卷。 她也难以忘怀那些为她搭建成长平台的贵人和亲人。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结 尾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父亲传下来的“红烛”,精、气、神,灵气升华,映红了第三代。后起之秀的我女儿和媳妇,为我家园丁史册增添了活力,注入了浓墨重彩,承扬师德,闪光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