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0|回复: 2

三国正史上,真正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仅4人,他们分别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8 12: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国正史上,真正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仅4人,他们分别是谁?

    我们在观看《三国演义》时,总会被其中描绘的人物吸引住视线。他们或者智勇双全,或者携领千军万马,又或者巧于算计,也不乏有以一敌百的猛将出现。
但小说毕竟高于生活,基于历史现实,我们能够看到这些精彩的部分被放大。他们被作者精雕细琢,成为我们眼中的传奇人物,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但历史的可贵正是因为他的真实性,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因为真实发生才使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也给了作家继续创作的动力和基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气概,正是因为性格迥异,才会有这么多的人被人铭记。
    猛将如云
    要说三国中的猛将,那还真不少。在电视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物,其实在正史中,即便是双方人马投入到激战中,双方将领单挑的机会也并不多。
    这其中有很多现实因素不得不考虑,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三国正史,那些真正能够以一敌百的人真的有那么多吗?答案是否定的,真正能够以一敌百的猛将在正史中屈指可数。
这些为数不多的猛将也许没有小说中那样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但单拿出来,那绝对是震慑敌人的存在。
    以在单挑中能够将对方斩杀在马下的标准来看,猛将的数量就那么几个。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当年金戈铁马,狭路相逢中,是什么样的猛将能够震慑敌人,从此威震四方。
    关二爷的大名
    首先我们就来说一说关羽,关二爷的大名流遍大江南北,在中国,这位爷可谓是独占鳌头。从古至今就是传说一样的存在,如今他更是成为了文化的符号,忠义勇猛的象征。
    在《三国志》中,我们能够看到有关这样的记载,说:绍派遣己方大将颜良在白马攻打东郡太守时,曹操命令张辽和关羽出去迎击,关羽策马在瞬息万变之间斩首颜良并成功回到自己的营地。
    战场上杀机涌现只在一刻间,在这场战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关羽的果决和勇猛。而这场战局的主动权也在顷刻间归到了关羽和张辽这一边。剩下的人都畏于关羽的气势纷纷不敢上前,白马之围最终以颜良被杀告终。
    在正史中,我们看到了不同于演义中的另一个场面,那就是毫无争议,也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虽然仅有一句话,但这也表现了关羽时机的恰当把握和其本人的干净利落,仅仅凭借这一战,关羽便有实力荣登正史中头牌猛将的宝座,并且稳坐不倒。
在中国历史上,有如关羽一般的猛将可谓是屈指可数。
    我们在看演义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正史中分明武力强悍的人被严重低估的现象。这其中有作者的剧情需要,也是作者做了适当取舍的结果。
    张辽
    例如张辽在演义中的战力就被适当削弱,因此,在众多的猛将当中,他的存在感显得并不是那么高。而这也使得他的战力在星罗棋布的猛将行列中没有排在很靠前的位置。
但在正史当中,张辽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强悍的武将,这在他于白狼山中的作战表现就能看得出来。在这场战役当中,张辽将辽西的首领蹋顿斩杀于乌丸。
    蹋顿骁勇善战的威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并且,在才略方面也不输人,能够将他斩杀,可见张辽的勇猛善战。据正史中记载,这一战,张辽不仅将蹋顿斩杀,还威慑对方二十多万人。
    当时敌强我弱,且不说我方士气低落,急迫需要胜利的洗礼。曹操的主力军更是还没赶到,能够在此时请战,足见张辽此人的勇猛。
    黄忠
    这其三,我们来说说黄忠此人。在演义中,详尽表述了黄忠此人的智谋,他以谋略制敌千里,步步为营。最终靠着智取的方式成功地激怒了敌方夏侯渊。
    夏侯渊心性大乱,锐气尽失,且已然不能专注于制敌,在这个时刻,他已经被黄忠彻底拿捏,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黄忠抓住时机将其杀死,这不仅在演义中进行了前铺后陈,在正史中也确实有相关记载。在正史关于黄忠的传记中,此次战役意义非凡。
    此战在定军山,定军山之战中,夏侯渊是曹操在西边战线的最高指挥官,然而这样高的地位却也让夏侯渊之死决定了此战的结果。
    一军之主竟然在阵前被杀,这种冲击力对于敌军来说是毁灭性的,曹军的士气陡然间低落,失去了主心骨,军心大乱。此战,曹军休矣。
    乐进
    最后一位值得被提及的人物当属乐进,作为曹军旗下最为勇猛的大将之一,乐进此人不容小觑。并且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实力或许在张辽之上。
    乐进此人能够被正史抬上猛将的范畴,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人的悍猛,他是战役的先手,更是曹军中少数敢于冲锋陷阵的先锋头领。
这样的人带的军队必定不会怂。而且先发制人,一击制胜。
    战场上将领对于时机的把握十分重要,而乐进恰好是这方面的人才。不但如此,乐进还是正史中斩杀敌方大将人数最多的一个,据正史记载,他在官渡之战中大显神威,斩杀淳于琼;在黎阳之战中更是悍勇无比,将严敬收割。
    结语
    事实证明,在演义中被抬上悍将高位的人在正史中并不一定拥有十分强悍的实力。
    在正史中,能够将敌方大将的人头斩杀的屈指可数,这也就是说,猛将虽然有很多,但真正有实力的,左右战争结局的却并不多。
    当然演义中为我们刻画了更加详尽的人物形象,这些正史中一笔带过的人物和战绩在演义中得到作者的充分发挥。
    他用高于现实的夸张和合理的结构安排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猛将的光辉历史。
    我们尊重正史中的勇猛悍将,也忠于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8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老师,这篇文章是第二次发布,加过图章了。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9 14: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守护善德 发表于 2023-11-28 23:22
东方老师,这篇文章是第二次发布,加过图章了。拜读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3:24 , Processed in 0.0336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