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2|回复: 2

万家岭之战后,他第一个走进战场,用一支笔写下了日军被歼的惨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 15: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家岭之战后,他第一个走进战场,用一支笔写下了日军被歼的惨状


    万家岭之战,是武汉保卫战中的一场著名战役。第九战区集合重兵以诱敌深入,布下反八字剪刀阵的战法将日军106师团围歼在万家岭,日军106师团被歼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兵力。日军在万家岭一战中死伤有多惨?为何被称之为活地狱?万家岭之战后,一位师长率先进入万家岭战场,他看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幕:
    1939年12月,万家岭战役结束一年之后,第九战区第32军第141师师长唐永良奉命率部到万家岭附近打游击。此时万家岭战役已经过去一年,对峙在该地的中国军队和日军都已经撤离,当地的老百姓全部逃亡,万家岭阵地成了一片无人区。
    唐永良是第一个进入万家岭的中国人,日军在万家岭的封锁一解除,他就奉命率部到该地打游击。一天下午,他将部队驻扎在万家岭五里外的营地,带着一个卫兵走进了万家岭战场,因此得以目睹了大战后万家岭的真实情景。
    唐永良没有参加万家岭战役,但他知道这场大战的经过:一年前,在万家岭战役开始之初的一场战斗中,我军截获了日军一个骑摩托车的传令军官,从这个军官的身上搜到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得知了日军第106师团刚从万家岭地区向南浔路的德安马回岭一带迂回。
    为了歼灭这股日寇,第九战区司令薛岳在万家岭摆下了一个反八字形的剪刀阵,反八字左面为李玉堂的80军,右面是李觉的70军,后方有李汉魂的64军作为二线预备队,剪刀阵的底部则是俞济时的精锐74军,压住阵脚,总兵力是日军的10倍。
    反八字合围
    日军106师团被诱入剪刀阵后,遭到了守军的围歼,日军106师团在此战中死伤惨重,整个师团几乎被全歼在万家岭山沟里,死伤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大战一年后,唐永良看到的万家岭是这样的:万家岭战场周围约十平方公里,都是矮山丛林,只有几个小村子。在这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满了日军和我军的墓葬。日军的辎重兵的尸骨、钢盔、马鞍、弹药箱、防毒面具等等杂物,堆满了山沟地头,随手就可以捡得。
    在山坳里,有大量遗骨足上穿着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分开的胶鞋,这显然是日军的遗骨。在遗骨堆积的地方,有大量烧得漆黑的、碗口粗的树干,这些树干是日军从山上砍来烧尸体的,当时整个山上的树木都被砍光,仅剩下了光秃秃的山岗和一些低矮的灌木丛。
    在万家岭岭西北一个山村,名叫雷鸣鼓刘村,周围的日军坟墓最多。村东的稻田之中,日军辎重兵马骨不下五六百具,铁制驮鞍锈迹斑斑满田都是。在雷鸣鼓刘村旁有一棵大树,日军用刀将树皮削光,上面刻着:“雷鸣鼓刘村激战之地”字样。
    在山下的水沟里,有不少马的头骨仍然系着皮制缰勒,马口之内还含着嚼铁。在万家岭西南的哔其街村,日军也有大量遗骨。战后村民们曾到山上各处寻找日军战利品,一村民曾从骷髅堆中捡得金牙30多枚。日本兵有镶金牙的习惯,这些都是日军的遗骨。
    在哔其街村正南的张古山上,这个有300多米高的小山包灌木丛生,当年曾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这里堆满了日军的军用物品、日制弹药箱、防毒面具、毒气筒、刺刀、皮带等成堆地丢在灌木丛下,活像一个巨大的垃圾场。
    山坡上遗骨甚多,有日军的也有守军士兵的。在满山的日军简易坟墓边上,唐永良捡到了一面破旗帜,上面写着“濑川部队”。在万家岭之战中,濑川联队属于后勤部队,一般由步兵部队掩护,很少出现被围歼的情况。可见濑川联队被全歼在山沟里,其护卫的步兵联队的伤亡更惨重。
    当天下午日落之前,唐永良仅走了万家岭三个村子和张古山一带,这仅是万家岭战场的一角,但光着几个地方就足以看出日军当时伤亡之惨重程度。返回营地后,唐永良将他的所见写下并发布在报纸上。
    据说当时日军看到唐永良的记录后,都不愿去翻看。直到战后数十年,残存的日本老兵也不愿意去回忆、去提起万家岭的种种,不愿意去了解唐永良看到的一切。
    写在后面:唐永良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万家岭战后最真实的一幕,为我们了解万家岭一战日军被歼的真实情况,为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参考文献:《正面战场·武汉会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3 14:5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血腥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8: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3-12-3 14:56
一段血腥的历史。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3:21 , Processed in 0.0335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