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076|回复: 109

好个潮州广济桥,有新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1 19: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4-8-30 17:07 编辑

    好个潮州广济桥,有新意

6ea425821171e5e7b546535dc155e33.jpg
    众所周知,广东潮州广济桥,好有新意的!兔年游览这里时,我们一个个趋之若鹜,好奇不已,津津乐道了好久好久。
b9e961da32ae49d02f638a9d0fce3c2.png
43015af57dfd949dc697fe26a62e24a.png
    这是怎么啦?
    要知道,闻名遐迩的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地处韩江中游,始建于宋乾道七年,即公元1171年。初为浮桥,随后第三年,即因韩江大洪水冲毁。这里,因处交通要道,是广东东部同福建、江西的必由之路。而韩江呢,又是粤东交通运输的动脉。所以,这广济桥,当时非重建不可。过后一建成,当即成了货物集散和转运的重要枢纽。
    要知道,这广济桥的桥上,过去由于店铺林立,热闹非凡,所以有“到了湘桥问湘桥” 的佳话。自古以来,这里总是重复着它特有的故事。然而,对这事,非但不遭人非议,反倒广泛认同、无不支持点赞。作为笔者,去年的11月,实地从广济桥上特地走过,并在后来观看到这里确实发生的每周一忺的“过河拆桥”之景后,我还以眼福非浅而暗自庆幸、兴奋不已呢。
    要知道,广济桥这里,凡经过之人,不仅对不断上演过河后又把”一次的行为,充满着好奇、兴奋,而且从桥上走过时,看到这桥非比寻常的奇特造形与宏阔气势,总给人留下不凡的印象,还因此产生对此留恋不已的感觉呢。  
    这事,就发生在去年的11月19日。这天的下午3点半,耀眼的阳光下,我们这些来自桃花源的四十多位粤港澳游友,在拜谒韩愈即韩文公祠后,即乘车来到了久盼的这广济桥。当时兴冲冲的我,一到桥头,仰望迎面几层楼高的桥上楼房,见其楼顶上方书写的“广济桥”、下方的“仰韩阁”后,当即对这座不同寻常的古桥,一下又陡增了非常好奇的新感觉。并且,在游览了整座大桥后,我还在薄暮笼罩前,远远地看到了地处韩江中流的广济桥中部,即船与船那串连处,正在发生着“过河拆桥”的趣事!想不到,这望眼欲穿之景,真的让人身临其境了!这简直是,太让人兴奋、难忘了!
    于是,我登上广济桥那头的潮州广济古城后,来不及一瞥这暮色即将弥漫的古城时,便将游览广济矫,以及随后见到的待游人过河后,又“拆桥等的9张照片,组合到一起,当即发到了朋友圈中。以此,我想让微友们分享我此时的愉悦,一睹为快了。
53abd073f3118119b494dbfa5097484.jpg
       风景这边独好!
       原来,这广济桥,不仅以古往今来人们调侃为过河拆桥”趣事而闻名于世,而且以其桥的独特风格,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被人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bad0f89d3f35dac17afb195758cd604.jpg
       当时,游完广济桥后,回望横跨浩瀚韩江两岸的这座桥时,我好生惊奇呢。
    想不到,这座古桥,给我的第一惊奇是,这不仅是座行人过河的桥,更像是一条生意兴隆的街道呢!只见一踏上这座桥,除了桥头檐牙高啄的古建筑楼房外,随后每过一段梁桥,便是又一栋古色古香的房子立于岩墩之上。来往穿梭的游人呢,或从房子中间穿行,或坐于其两边的楼阁休息、品茶或购物。你看这桥上座座的漂亮房子,其楼阁下面行人两头,至今仍可如旧时一样,还可开个小商店,或可设个小茶馆呢。
    而且,我发现,这广济桥上的三十处亭台楼阁,每个都不重样,并且别具一格,新颖不同,让人感到着实地好奇!
    难怪,这里因其桥梁结构独特、装饰精美,所以这广济桥,称为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历来就有“江南第一桥”的美称!
    也难怪广济桥,自古以来就蜚声中外,素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之说因而,这座桥,早就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赞不绝口,誉之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a71ed1febbfc3f3d51c1f76d08e7547.jpg
19c042ca521a25a20bca5340e98d8fd.jpg
    行走在广济桥上,我好生惊奇的第二点是,整座桥的长度约500多米长吧。原来,是由三段式结构构成的。即桥靠岸的两头,都是由固定的桥梁组成的,即由梁桥、拱桥加楼阁组成。而桥的中部则是浮桥。长约百把米样子,是由18只木船连接而成的。由此可知,正是因为有此浮桥,不仅能使广济桥沟通两岸,而且使得中间串联的部分船只,成为了能够活动或固定的关键所在!不然,这水流湍急的韩江中流,古时怎能架设稳固的桥梁?又怎能保证韩江上下游的正常通航?过去那高扬张开的巨大风帆船又怎能穿桥而过?
58b108bb43763918da86cfe9486d92c.jpg
49a959dbc34f8eacbdf4e6a73925985.jpg
    行走在广济桥上,我好生惊奇的第三点是,这广济桥,正是中间部分,有着可“拆”可“联”的活动关联的独特做法,才有了它至今不变历史,才在过去避免了被韩江汹涌澎湃洪流冲毁广济桥的可能,从而使得这桥成为了潮州不平凡的文明史,韩江的见证者、参与者。正因为它持续着所谓的过河拆桥”的历史,才有了其作用于古今的桥上能行人、中流能通航的独特地位。不然,这桥在古时,不会成为广东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正因为它有有着能过河而又能“拆桥”的历史,才有了各地与潮汕平原得以沟通,成为粤东联闽西南、赣东南、海外各地的要道,又是粤东平原的主要创造者。今天看来,这广济桥历来常“拆”的过去,就是潮州的历史,就是潮人的故事。
2345_image_file_copy_3.jpg
    行走在广济桥上,我好生惊奇的第四点是,广济桥之美,不仅美在外观造型,还有其出类拔萃的文化内涵。走广济桥,与其说是在过河,不如说是在参观一个神奇的“水上之城”。你看这固定的桥上,全都是由一座座亭阁组成,每一座都有一副楹联、一块牌匾,全是书法大师的手笔,处处尽显潮州人的文化底蕴。 9469abc22678b63c25171665a49406d.png
    听人讲,这广济桥,还在潮州的经济贸易发展史上,有过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早在明代中后期,潮州的海外贸易开始发达,当地陶瓷、纺织、制糖等手工业兴起,货物的流通都需要通过广济桥往来南北西东。到了清代,潮州城也逐渐成为了仅次于广州的广东省第二大商业中心,正所谓“一里长桥一里市”!可想当年,这广济桥下,怎不会成为大小商贩往来贸易的场所?如,有人提篮叫卖,有人摆起摊位,有人开起茶馆,有人聚会赋诗,不一而足。难怪这里有史料记载,说是当年广济桥上极其繁华,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茶居酒帘闹其上,水榭笙歌喧其下。在当时也还流传着:“到了湘桥问湘桥”!
229febbc759558d41fbf3248c107e6a.jpg
    如今,这广济桥上,虽没有当年的繁荣商贸景象,却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成为了潮州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海内外潮州人最难忘的回忆、最难舍的乡愁!
    现在这里,因一直以来重复着那过河拆桥”的调侃故事,不仅凝聚着当地人的智慧和勤劳,而且是整座潮州城的灵魂所在,更是如今的世人,都想来此一探稀奇并想亲自“眼见为实奇景之地!
























30c15f4480a51af13b9d7ee8548a7fe.jpg
cdca7d19276d17b83f04bd4761635ba.jpg
2a1376bcd2c50169478c833b3c40ab5.png
229febbc759558d41fbf3248c107e6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1 21:41: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2 06: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精品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2 08: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25CAF752-304C-43F8-83C5-ADC41FE34AF4.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5: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光清 发表于 2023-12-21 21:41
佳帖欣赏,为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5: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3-12-22 06:32
拜读老师的精品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2 15: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3 06: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精品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3-12-23 06:40
拜读老师的精品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4 06: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精品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32 , Processed in 0.0429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