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鬓霜鬟心坦然 身强体健养天年 莫纯清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就像时钟的滴答声,你听得见他,却无法让他停止。一晃眼,我已退休22年了。82岁的我精神矍铄,心态阳光,身心健康,耳聪目明,生活有趣有为。自己总结四条养生之道,不知可否,仅供老年朋友参考,共度美好时光,共享幸福快乐的晚年。 一、心态阳光 笑对人生 人世间,活得快乐的人往往都 有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不惧岁月,淡定从容,不激进,不悲凉,洒脱从容,笑对人生百态,用和平心态看待时间,看待周边的人和事,在卑微时安贫乐道,慷慨大度;在显赫时不娇不狂,不显摆。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做一个简单的人,享受阳光和温暖,让自己心境更为开放,不被束缚,行事磊落,不计较得失,对过去的悲哀和挫折能够放得下,重新振作,风雨过后见彩虹。 俗话说,养生在养心,养心重在养神。要优雅的活着,不为境遇左右,不让自己颓废,不让自己庸俗,不被名利蛊惑,把忧伤抛在时光身后,任风吹散,把欢颜挂在季节枝头,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人的一生总会经历些苦难,而这些苦难就是锻炼我们内心最好的东西,要用心去体会,争取从苦难中磨炼出一颗坚强的心。这方面,我有深刻体会。记得在常德市四中读初中、高中时,家庭困难,开展勤工俭学筹积学杂费,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丑,初中阶段拾煤渣,捡废品,高中阶段的寒暑假挑河水在大街小巷叫卖(上世纪五十年代,常德市没有自来水)。我是班上唯一来自农村的学生,身穿土布衫,有些“土气”。一些家庭富裕的同学对我冷漠,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我,与我近而远之,说我是穷孩子,土包子。当时内心很委屈,很孤独,心灵受到很大创伤。好在班主任鼓励我,表扬我,支持我。我发愤读书,成绩名列前茅,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同学们也慢慢与我友好,关系融洽了。 今天回想起来,正是这6年的勤工俭学炼就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与毅力,顽强生活,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畏艰难险阻。 二、老有所为 余热生辉 “初心未改,老骥伏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广大老干部老有所为,奉献余热的铮铮誓言。我认为退休不是人生的谢幕,更不是人生何止符,只是角色的转换,亦是二春的加油站,只要有激情,同样能为党旗添光彩,为民争奉献,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家庭和社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为他人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和影响,展现出老年人的魅力和价值,做一个有尊严的体面老人,成为党和人民折宝贵财富,而不是包袱。有知有志者认为,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钥匙,越是发努力奋斗的人越是幸福。老同志不能倚老卖老,不能显摆,处处炫耀自己,要当伯乐,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年轻人的工作。我在湖南《老年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则“三退三不退”的老人言,即人退心不退,职退责不退,位退德不退。 退休22年来,一直从事老干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区建设、老年科协、网宣和诗教工作,余热生辉,积极作为,统筹兼顾,事事争先,项项创优,分获全国、全省、全市、全区先进,自己也获各种奖牌、锦旗、奖杯、荣誉证书80多件,用实际行动兑现不忘初心使命,永葆先进的诺言。 三、笔耕不辍 益智健脑 为解决老年人无所事从,精神空虚,孤独寂寞的问题,提倡文化养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养老可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寓教于乐,促进健康,服务社会,让老年人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收获快乐,收获宁静,也收获了和谐,收获了幸福。 我的文化生活以写作为主辅以唱歌、跳舞,健身散步,种花养草,怡养心情。写作成为晚年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到了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程度,坚持笔尖舞,笔耕展智慧。白天深入基层采风, 夜晚或伏案爬格子,煮诗熬词写文章,或击键刷屏撰文发帖。不知有多少个夜是星星和月亮陪我度过,直到晨曦黎明。每写就一篇文章,一首诗词,自我陶醉,十分欣慰,那种幸福和甜蜜的滋味无法言表。 为了获取创作源泉和灵感,经常深入田头地边,机关学校和企业,捕捉信息,创作接地气、有底气、有灵气、长才气的作品,传播正能量。所以,写作是我联系人民群众,贴近生活 的纽带,深有行云流水间,才情随笔飞的感受,既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退休20多年来,发表诗词800多首,散文200多篇,不少作品获国家、省、市报刊、杂志、诗社的奖励,其中有两篇作品荣登国字号刊物的殿堂并获奖。此外还出版了《银发焕彩》、《二春路上》、《笔耕情》、《晚霞心语》四本拙作,并由省、市图书馆发证典藏。笔耕不辍如飞雨,字里行间展才华。作为一个热爱写作的老同志,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悠久文化,责无旁贷,是义务,更是责任。为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四、温馨家园 心情愉悦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子孝 父心宽。在齐家教子,扬清廉家风,创闻美家庭,有两点成功的尝试。一是建立家庭党小组,听习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我家8口人,有6名党员,建立家庭党小组,我既是家长,也是家庭党小组长。利用国庆、中秋、春节、元旦等8个节假日和 双休日开展家庭主题党日活动,或政治学习,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或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或开展爱心助学、扶贫帮困活动。二是建立家风家教展览室,由伟人、名人治家和廉政的经典论述;我家的四件传家宝,即母亲的节米缸,父亲的家用修理箱,老伴的储蓄罐及我开展勤工俭学的扁担;全家开展创先争优所获的荣誉证书三大部分组成。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一家人和谐温馨,争创最美家庭。老伴是贤内助,好搭档,好帮手,勤俭治家,与人为善,相夫教子,有口皆碑。子女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勤政廉洁为民。儿子、媳妇是优秀教师。女儿、女婿是国家干部职工,多次获评优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外甥女研究生学历,在汉寿县汉编办上班。孙儿正在读研,中共党员,任成都石油工业大学学生会主席。一家人建立网宣小组,取名“至亲至爱”,在网上交流工作、学习和生活体会,相互鼓励帮助,开展家庭创先争优活动。 2018年,我家被鼎城区委组织部、区委老干部局评为离退干部最美家庭。 我今年82岁了,但心态不老,意气纷发,与时俱进。我的愿望是保八五、争九十,奔一百,终身为党和人民献余热,争创更高层次的最美家庭。 2023年12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