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33|回复: 0

怀念堂兄应雨田 旅游乐·西藏之游(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0 19: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12-30 19:10 编辑

怀念堂兄应雨田
旅游乐·西藏之游(1)

    按 应雨田和我是共高祖的兄弟。我们共同的高祖应正爱(1819—1862)、高祖母孟氏(1817—1888),生有6个儿子,我的曾祖父是长子大有(1844—1893),应雨田的曾祖父是老三大信(1849—1932)。应雨田出生于1937年,长我十岁,老家南县北河口陈家渡,民国时陈家渡曾属于安乡,现在仍和安乡的三岔河接壤,与安乡四中仅一堤之隔;去世于2022年12月30日,是新冠肺炎夺走了他的生命。今天是雨田哥去世一周年的忌日,我特摘编《应雨田的回忆录》第七章旅游乐刊发,怀念雨田兄。雨田哥是我的人生榜样,他69岁高龄孤身一人到西藏旅游,回来尽说旅游的乐趣,鼓励我早日实现西藏之旅。2021年9月22日至10月1日,我圆梦了,也完成了西藏之游,进藏的年龄比雨田哥还长了5岁。

拉萨(应雨田).jpg
2006年7月19日,应雨田参观布达拉宫。
(照片周镝提供)

    2006年7月1日,天路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了!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报名参加了北京神州国旅组织的西藏十日游旅行团。7月13日晚9:30,27次特快列车从北京西客站开出。至拉萨全程4064公里,将运行47小时28分钟。车上所有的乘客都兴奋异常,即使互不相识,也站在走道上打开话匣子,来自天南地北的陌生人瞬间熟稔。大家对我这个69岁高龄的老人居然独自闯西藏感到很惊奇,也因此而尊敬,主动帮了我不少忙。帮的第一个忙就是用我的相机在车厢旁给我照了一张显示“北京西—拉萨”标志的纪念照。为了这次西藏之行,大儿子鸣镝特意给我买了一部较专业的数码相机。这趟列车全是新造的车厢,地面铺着棕色格子地毯,床单、被子、乘务员的制服,眼中所见,都是新的。乘务员一律都是男性,平均身高一米八,据说都是从转业军人中挑选出来的,经过四个多月的严格培训,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也能说一些简单的藏语。每节车厢都有自动供水机,也提供纸杯。床头还安有供氧设备。车上使用了最新的减震技术,尽管列车行驶很快,但声音很小。设备先进,但票价与一般线路一样,从北京到拉萨4064公里,硬座票价389元,硬卧813元,软卧1262元。第二天上午九点许车到西安,下午四点离开兰州前往青海省省会西宁,其间虽然只运行了两个多小时,但地貌已由黄土高原转入了青藏高原,播音员也开始以汉、藏、英语介绍青海与西藏的著名景点。抵达西宁市已是下午六点半。
    在西宁停留了15分钟,这里是青藏铁路的起点,从西宁到拉萨全长1956公里。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所以请游伴帮忙照了一张以西宁车站为背景的相片,还与乘务员小张合了一张影。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辖城中、城东、城西、城北四区,面积343平方公里,人口82万多。地处湟水中游谷地,群山环抱,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西宁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名取“西陲安宁”之意,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旅游资源有北山寺(道观寺院)、东关清真大寺、人民公园等,市区附近有黄教圣地塔尔寺、湟源县境内的日月山等,当然最有名的还属青海湖。青海湖在西宁以西约150公里。面积约4635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水源于冰雪融水。湖中有沙岛、海心山、鸟岛、孤插山、海西五个岛屿。其中鸟岛全长约500米,状似蝌蚪,在岛上栖息的鸟类数以万计,主要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鸭、鸬鹚、赤麻鸭等十多种。据说岛上鸟巢遍地,鸣声鼎沸。青藏铁路沿青海湖开行近100公里, 最近地方仅相距100来米,可惜美丽的青海湖却笼罩在夜色之中。列车在我们的睡梦中悄无声息地穿过了荒芜人烟的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广播里的音乐声将我们唤醒时,列车已停靠在格尔木的站台上了。
    晨曦中的格尔木虽然显得有些荒凉,但它却是青海省的第二大城市,海拔2829米,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称为“柴达木盆地的明珠”、“青藏高原上的汽车城”。总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1万。发源于昆仑山的内陆河流格尔木河自南向北流经市区。格尔木是因修建青藏公路而形成的新兴城市,富藏盐化原料和稀有金属,附近有壮观的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景观独特。青新、青藏公路在此交会,它又是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的起点,青藏铁路通车后,其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因为在格尔木要加水、要换车头,所以停留时间较长。我们不仅仔细观察了周边的景色,还照了不少照片。开始还需用闪光灯,后来就完全用自然光了。原来是一个车头,现在换上了三个车头,第一个车头还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高原型内燃机车头,以三个车头之力拉着这15节车厢,并将以时速80公里冲过藏人相传的“苍鹰飞不过的山口”—唐古拉山口。
    8点多,到了海拔3008米的南山口,阳光绚丽,为白云镶上了金边。远处昆仑山头白雪皑皑,列车直奔玉珠峰。这里是昆仑山脉主峰,周围有15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一座座一身银白的山峰在盛夏的阳光下更显庄严。尽管从格尔木站开始,车厢内的供氧口就在不停地输出氧气,但严重的高原反应还是让一些体质稍弱的乘客们感到头晕、恶心、胸闷、气喘、腿发虚,尤其是列车在海拔5000米以上路段行驶的时候。我在上午九点半左右,也明显感到有高原反应,不得已也戴上了吸氧罩,很快就恢复了正常。高原反应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餐饮,西藏特色美食红景天牛肉已经不做了,炒不熟,今天只供应提前做好的菜,只卖盒饭,才60度水就开了,中午盒饭里的米饭都是提前蒸熟的。晚餐的主食是馒头和花卷,不再是以往的大米饭了。快到可可西里时,大家都很兴奋,乘务员提醒大家要把铝箔包的零食拆了,许多人不解地掏着行囊,才发现这些小食袋都膨胀得要爆了,有些旅客的防晒乳液甚至流出了许多,大家才知道气压降低的情况有多严重。

清水河特大桥.jpg
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清水河特大桥


    9点39分,列车行驶到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清水河特大桥上,这是青藏铁路最长的桥,桥长11.7公里,。这是一座完全飞架在地面上空的桥梁,是施工人员采用的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法建成的。桥墩深入到30米深的冻土层内,这样即使表面的冻土层出现融化等状况时,30米深处的冻土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可以保证桥墩的安全运行。解决冻土层路基稳固的普遍方法是利用热棒。这些银灰色钢棒内部有一种特殊介质,是无外部能源的制冷设备,用来保护冻土层的冻土特性,稳定铁轨的地基。这些钢棒长7米,埋入地下5米,地上露出2米,每根造价3000多元。这些热棒竖立在冻土地带的铁轨两侧,每3米就有一根,据说分布在铁路沿线32公里的范围内。除了热棒,青藏铁路沿线还有绵延千里的白色防沙墙,墙上悬挂着扇形的石头状物品。此外,轨道两边还不时看到紧贴地面用石头堆成的半平方米大小的围栏,它们都是用来防止飞沙淹没铁轨的。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核心地带,似乎与想象中的荒无人烟、生命禁区等种种描述并不完全相符。远处的白云非常低,感觉伸手就能触摸到,在蓝天白云下,我们坐在流动的列车上,一路欣赏着两边流动的风景。不时看到美丽的藏羚羊蹦出来,深咖啡色的身躯被绿黄色草地衬托着,显得格外富有生机。还有些野驴结伴迈着步子,漫步在草原中,火车的声音有时引得它们竖起大耳朵。据说海拔4600米的楚玛尔河面上还有比平地大两三倍的乌鸦,可惜我们没有看见。
    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不久,就到了一个叫五道梁的地方。这是一个海拔4800米的小镇。从昆仑山南侧一直到五道梁,大概都是可可西里的地域,这一片土地海拔高,地势较为平坦,起伏绵延的坡地泛着黄色,这里只有野生动物出没。再往南行驶两个多小时便来到长江源景区的沱沱河和通天河站。楚马尔河、当曲、沱沱河都是通天河的上游支流,通天河以下就叫金沙江了。金沙江的另一条重要支流雅砻江的源头扎曲倒是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南麓。雅砻江在四川的攀枝花市汇入从云南流过来的金沙江,所以也是长江的一个重要源头。我读中学时,老师告诉我们,长江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中国两条大河的母亲都是巴颜喀拉山。不过现在学界都倾向认为发源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的沱沱河才是真正的长江源。

唐古拉山山口.jpg
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山口

    再往南行驶一个多小时便来到唐古拉山脚下的雁石坪,这个小镇是青藏公路修通后才兴起来的。从雁石坪开始,列车又节节攀升,直达5072米的唐古拉山山口。这是青藏铁路的最高点,也是青海与西藏的交界处。青藏公路的唐古拉山口还要高,海拔达5231米,那里有青藏公路纪念碑。我估计,在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口站,也一定有青藏铁路纪念碑。可惜不停站,我们无法目睹。可我们却见到了两排穿着军大衣的卫兵,背向铁轨笔直地戍守着铁路,与天安门前的卫兵相比,也毫不逊色。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曾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可是今天,从北京开出的这条钢铁游龙终于沿着青藏铁路,史无前例地穿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山,游进了这个结着黑冰、开着雪莲花的高原深处,沿着万千人朝圣的脚步,使现代文明又一次在神秘的土地上大放光芒。这些卫兵就是我们民族的象征。
    列车翻过唐古拉山口后,就如过山车般疾驰而下,很快就到了藏北重镇安多县。地势也变得相对平坦了。西边就是辽阔的羌塘大草原了。羌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它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著名的唐蕃古道贯穿南北,几乎与现在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合二为一。青藏的草原与其他草原不同,它不属于那种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草原,而是由连绵的山头和山头之间的谷地组成,绵延不断,中间偶尔夹杂着一个或几个小湖泊。在群山中穿行,偶尔可以看到散落在草原上的羊群和牛群,还有一两个悠闲自在的牧民。

拉萨火车站.jpg
拉萨火车站

    15日20:58分,列车准时抵达崭新的拉萨车站。九点来钟,在北京早已是万家灯火,可在拉萨却刚进入黄昏。当我们踏上长约500多米的白色新月台上时,就切切实实感到已站在拉萨的土地上了。我有幸成为乘坐全球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上的列车前几批进藏的客人之一,自然感到无比激动和骄傲。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814公里,1984年投入运营。新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 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总共有625座桥梁,桥梁全长159.88公里,其中第一高桥是三岔河特大桥,桥高52米,第一长桥是清水河特大桥,桥长11.7公里。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这些都创造了世界之最。这条铁路经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勘查,历经两次下马、三次上马的艰辛,到五年来的建设大会战,中国的铁路建设者们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终于将一条“神路”铺架在了世界屋脊上。这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拉萨机场(2021·9·23).jpg
应国斌于2021年9月23日乘飞机到拉萨,
这是在西藏贡嘎机场留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8:43 , Processed in 0.0366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