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8|回复: 1

津市饺饵 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8 10:5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4-1-8 11:03 编辑

津市饺饵  二
津市辜建格
这种在湘西北津澧一带被喊作饺饵或者饺儿的,就是馄饨,馄饨大概是最为正式全国通用的名字,津澧一带也喊馄饨,不过将huntun发音为hundun。馄饨在各地同时都有自己本土的名字,四川叫“抄手”,广东叫“云吞”,福建叫“扁食”,江西叫“清汤”,湖北、江西有些地方叫“包面”,不知道还有些什么千奇百怪的名字,但是做法、口味大同小异,面皮要薄,馅料要嫩,汤汁要鲜。我小时候在老家澧县闸口也听到“包面”的叫法,咋一听有些简单,失于粗俗,细细品味倒有些雅致,有些古意,可心里还是嘀咕,明明是面皮包肉,偏偏称之为“包面”,也是有趣,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面食,用薄面皮包馅儿,通常是煮熟后带汤吃。”《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馄饨”如此解释。馄饨有肉馅、有面食、有汤水,虽然清淡,却营养丰富,老少咸宜,无论早餐,还是宵夜,无论酒醒之后,还是大病初愈,饺饵都能成为许多人的渴望,一碗滚烫的馄饨下肚,汤汤水水,浑身通透,元气满满,深受欢迎,可以说与人们的联系极为密切。清朝美食大咖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关于“肉馄饨”只有6个字:“作馄饨,与饺同。”可见馄饨普通之至、简单之至,却又无法回避,必须记载一笔。还是十多年前,母亲自己单独住在一边,我周末经常带着韵儿去母亲那里吃饭。母亲一边做菜,一边对韵儿说:俺们屋里原先就穷得很,没有么得吃,没有么得穿,不过你爸爸没有吃过什么苦,生了他之后家里的条件就稍微好多了,你爸爸“隔奶”(断奶)时每餐吃一碗饺饵,蛮吃得。我这时恍然大悟之所以如今喝水都长肉,大概率因为小时候吃多饺饵打牢了坚实基础。现在韵儿已为人母,我的外孙已经两岁多,他也十分喜欢吃“饺饺”、吃“肉肉”,带他去小区边上的“左妈水饺店”吃过几次饺饵,从6个、8个、10个开始增加,每次都吃得十分欢跳。有一天下午,才四点多钟,我带他到外面去玩一圈,出小区不远,他坐在小推车里就开始躁动不安,牙牙学语的他指着“左妈水饺店”方向大呼小唤:吃饺饺,吃肉肉。我忙不迭说道: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妈妈回来了吃。他小嘴巴一撇,差点要哭了起来,那个急不可耐的神情让我忍俊不禁,又不得不想着法儿来哄他分散他的注意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8 18: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0:04 , Processed in 0.0330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