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付蝶 于 2015-2-28 15:44 编辑
走出小城的他们令多少人羡慕? 同学见面 感慨连连 图片来自网上 感谢原作者 春节前,老公的一初中女同学从北京回家,班长同学知道后,马上表示要请客吃饭。为了照顾到更多人的时间、请到更多的同学,时间定在大年初三。 看得出来,老公很是期待,初三早上我们就从娘家赶回呆在家里,坐等电话。中午,召集人打来电话,告知具体时间地点。 平时聚会,都是六点开始七点到,不过这不是平时,这天,刚过五点,老公的电话就响爆了,“来了没有,我们都到了。”“你还没来啊,好多人都来了。”一些男同学不停地催促着。 离约定时间还差20分钟,我们赶到了某某庄园,一看也就来了四五个人,都是留在本地工作的同学,一个个兴奋不已,就如等待着初恋那般激动。 慢慢的,同学们断断续续前来,因为有的初中毕业后就没有见过,竟然已经相见不相识了,十七八年,都过去一个多年轮了,好在他们都有着许多共同的回忆。我们几位家属也一起感受着他们的小激动,静静地倾听有关无关自己爱人的小故事。 一阵回忆,一阵感慨,难免问及近况,在外地工作或是结婚的大多是女同学,像李同学,毕业后就在北京一所大学当老师,后来认识了同样在北京工作的山西籍男朋友,结婚生子定居,他们距离上次回娘家已经六年了。张姓同学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嫁给了上海人,上次回娘家已经是三年前,如今对家乡县城的大街小巷也分不清了,亲戚朋友笑说她如今说话家乡的腔调都没有了。杨、唐、黄姓等等这些同学都在广东、杭州、江西等地工作或是嫁人生子,极少回家,即便回家,有时也就匆匆待个两三天。 其实,要说他们都是走出小县城、走进大城市的人,这应该也是他们小时候的梦想,多多少少让人有些羡慕,地方大、视野广,生活水平高、条件好,月收入大几千或是过万,父母脸上有光,大城市回来的人,一看气质都要好。 近日,又有朋友向我说起,同学有的在日本、有的在美国,那日子过得有多好。不想,我仅问了一句,他们的爸爸妈妈呢!日子好不好,冷暖自知,在我看来,不管大城市有多少诱惑,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条件好不代表日子过得好,三五年回一次家,对于年迈的父母,此生还能见着多少次。 在我与老公认识前,他在外面打工,也是大几千元一个月,但他为了母亲毅然辞掉工作,回到自己的小县城,做着2000多一个月的工作。后来结婚了,又有同学邀他出去,他也丝毫不动心,他说以前不出去,现在更不会,因为如今又多了老婆和女儿。 走出小城的他们令多少人羡慕?我想也许有,也应该有,绝对有,毕竟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但于我而言,我更爱这个小小的城市,因为,我的根在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