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95|回复: 3

津市地下党活动的据点——新华工厂(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4 14: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津市地下党活动的据点——新华工厂(一)
                                                                                                                                           文/胡友成
        津市新华制造弹棉机器厂(通称“新华工厂”),它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澧县工委在津市活动的一个中心,也是南县、华容、澧县、安乡一带地下党组织的一个联络据点。从1942年筹建起到1949年津市解放止,8年来历尽艰难险阻, 一直战斗在敌人的心脏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将它的创建经过和地下斗争情况简略介绍如下:
一、自手起家
        新华工厂原本是“浙江铁工厂”(官办的兵工厂)的几位技工李群、高培勋、仇甬夫、 吴新元、贾劲生、蔡镇铭、张勤、郑国光等人创办的。他们在“浙铁”时,除张勤、郑国光不是党员外,都同属于一个党支部, 支部书记是李群。
        1941年皖南事变后,浙江省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浙铁”的党组织也受到了敌人的注意。这时,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保存党的力量, “浙铁”总支先后将一些党的基层干部派往抗日前线或转移到内地。1942年,日军大举侵犯浙赣铁路, “浙铁”疏散机器,遣散工人,决定停办。当时, 李群早经组织决定已派往湖南工作。支部其他成员,由于敌人的破坏,已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彷徨徘徊,无所适从,有的主张上山打游击,有的主张各回故乡开展工作, 经过一番争论,都认为不适合当时的情况, 在这形势危急的时候,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最后决定大家一道向湖南转移。
        1942年7月8日,仇甬夫、高培勋、吴新元、贾劲生、蔡镇铭携带着几箱钳工应用的工具离开浙江龙泉,开始向内地转移。因为每人手头仅有3个月的遣散费,只能长途步行。这样,历时36天,行程2000多里, 终于在8月13日到达衡阳, 并在衡阳找到了李群同志。 当时, 党内5位同志开会研究决定:第一寻找党的组织, 支部坚决不能拆散,一定要把支部的同志拧成一股绳,紧紧地捆在一起,同患难,共生死。 找到了党就是找到了母亲;找到了同志就是找到了兄弟。以母亲为党的代号, 兄弟为同志的代号。第二寻找立足点,最好到津市。原因是津市地处湘鄂边区, 有新四军在长江南北活动,津市离江汉军区较近,便于寻找党的组织。同时, 祁阳毓蒙联华棉花厂正准备前往津市设立分厂,就业也比较容易。因此于1942年底, 大家来到了津市,开始靠帮人做临时工来维持生活。 翌年春节过后, 李群、高培勋两位同志去新洲负责筹备办厂,并邀集分散在衡阳、湘潭的同志来津集中。是年春,日军犯津,他们被迫停止了筹建工作,疏散去临澧观音庵。不久,日军撤退。除祁阳来的那班人去后未归外,他们又回到了津市, 继续进行筹建工作, 租赁了当时油榨坊汤万盛花行后面的一间小屋为厂址。除随身携带工具外,接着又凑集大家尽量节约下来的一点生活费,陆续从长沙、衡阳、 湘潭、常德等地添置了一些工具,其中主要的工具就只有一台手摇钻、一把老虎钳和一部做轧花机用的刻齿机,他们就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办起工厂来了。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4 17:5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07:3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光清 发表于 2024-1-14 17:56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谢谢光清老师的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7 19: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吴老师佳作,欣赏学习,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6:48 , Processed in 0.0335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