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715|回复: 41

传承“渔父”精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8 09: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7-2-8 09:46 编辑

             传承“渔父”精神
                     
——海峡两岸宋教仁研究学者恳谈会侧记
                       □常德日报记者 杨力菲    通讯员 龚松甫
                                   (2015年10月10曰)
  9月22日是《宋教仁精神研究》一书首发的日子。这天,台湾宋教仁研究中心的朋友、本土专家学者、宋教仁嫡系后人等齐聚桃源县,共话“渔父”精神。
  远隔千里,但宋教仁精神又把两岸人民联系在了一起。回到渔父故里,台湾宋教仁研究中心主任陆炳文认为“渔父”精神不仅是学术研究,更是两岸人民的情感纽带。
“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他中枪后我祖父黄兴把他抱在怀里,据父辈们回忆,被送到医院后宋教仁仍心系国家,他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学习。”黄兴长孙黄伟民讲述了革命后代们心中的“渔父”精神。
  3年内,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组织的“宋教仁精神”宣讲团将在全县50多所中学进行巡回宣讲,让宋教仁精神植根于桃源5万多名中学生心中。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副会长钟发喜认为传承“渔父”精神要从孩子抓起。

宋教仁精神是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最小公倍数

“有人说,今日两岸关系发展步入和平竞合,最大公约数是孙中山思想;那么我要说,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走向和平统一,最小公倍数是宋教仁精神。”陆炳文还是台湾文联理事主席、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在他看来,研究、传承“渔父”精神的意义更在于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
  据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了解,到目前为止,两岸宋教仁研究学者已经出版了宋教仁原著和研究专著30多部,发表了研究文章160多篇,但这些成果大都集中在对宋教仁生平事迹和宪政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其精神研究的著作尚属空白。钟发喜说:“渔父精神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它获得了省教育厅和多位专家学者的认可。”
“渔父故里的人民怎么能不知道渔父精神是什么?”钟发喜说,2013年12月6日,人民日报《环球人物》第32期登出专访介绍了宋教仁的事迹和精神,而且特别用醒目的粗体字标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应该忘记值得被传承的渔父精神”。
  恳谈会还请来了多位革命先烈的后人,宋教仁嫡孙女宋奇璋之子宋克家表示,当代年青人需要学习“渔父”精神。

渔父的九种精神

  宋教仁学习日语半年,就能做到现场同声翻译,仅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就以全班第一完成学业……“勤奋刻苦的求知精神排在全书九大精神之首。”该文的作者喻俊伟说,求知精神中,洞察世情、学以致用的精神仍值得今天人们借鉴。
“出身书香世家的宋教仁,自幼接受良好的道德教化,一生注重道德修养,成为了中国的道德楷模。”作者之一的蒋祥国认为宋教仁身上有一种至诚宽厚的道德精神。该文中记载了多个表现宋教仁为大义,宁人负我,毋我负人的故事。
  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桃源县委书记龚德汉认为,这种革命精神对今天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推动改革发展要敢冲破樊篱、敢顶压力、敢当风险,以超强胆识、超前思维、超常举措,在创新实干中阔步前进。
  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宋教仁从小立志报国,13岁赋诗道:“要当慷慨煮黄海,手挽倭头入汉关。”他冒生命危险编著《间岛问题》一书,保住了中国延吉几万平方公里国土。从1905年到1913年,宋教仁还发表近百篇论文,呼吁国人救国“不可不出万死之力”。
  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宋教仁提出了“革命三策”,创新反清方略;他坚持己见,参与设计了《临时约法》;他主动晾晒“三公经费”,创新廉政方式……
  公而忘私的贡献精神、倾注一生的法制精神、一尘不染的清廉精神、高瞻远瞩的重教精神。恳谈会上,渔父的九种精神得到了两岸专家学者和先烈后人的一致认可。

新建渔父文化园

  32集电视剧《宋教仁》即将在桃源开拍,但制片方经过考察,发现在桃源拍因置景等问题比在横店拍将多耗资近千万元。
  为促成电视剧《宋教仁》在渔父故土拍摄,传承渔父精神,桃源县政府和县宋教仁研究会提出将人工置景改建为永久性建筑,建设渔父文化园,以旅游收益来补偿的建议,获得片方认可。
  2011年,宋教仁常德研究会在常德成立,随后组建了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为传承渔父精神,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出版了两部研究专著,发表了8篇研究文章,并先后协助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电视台制作了四部宋教仁专题片,还派出两人担任湖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点宋教仁故居五老义务讲解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09: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系海峡两岸宋教仁研究学者恳谈会侧记,原刊2015年10月10曰常德曰报笫4版!
    为充实<<百年教仁>>栏目内容,今特将此文在此刊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8 10: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历史,认识社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10: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剑 发表于 2017-2-8 10:07
研究历史,认识社会。

   握手!感谢苏局长临帖雅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8 1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承先驱精神。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应该忘记值得被传承的渔父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10: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17-2-8 10:12
继承先驱精神。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不应该忘记值得被传承的渔父精神。

    宋教仁先生出生于桃源县漳江镇教仁村香冲组,是百万桃源人民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8 10: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传承"渔父"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10: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爱玉 发表于 2017-2-8 10:22
传承"渔父"精神!

   握手!感谢陈院长临帖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8 11: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渔父”精神不仅是学术研究,更是两岸人民的情感纽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8 1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渔父”精神不仅是学术研究,更是两岸人民的情感纽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22:08 , Processed in 0.0381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