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14|回复: 7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八十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4 20:5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4-1-24 21:00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八十三)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九章  工商人物

第二节  工业人物

    津市的传统手工业几乎与商业同行,近代工业始于民国,但只能算浅尝辄止抑或是浮光掠影,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梦想。1951年春,由津市有儒商之称的禹禹三等人发起组建的澧东机制油厂,算是吹响了津市向近代工业进军的号角。向工业转型,将津市由消费型商业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工业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津市工商界的共识。嗣后,一个个工厂拔地而起,从皇姑山北麓的开拓,到窑坡工区的建立,以及北大路东端的二轻一条街。五十年筚路蓝缕,几代人前赴后继,终于夺得“湘北明珠”的美誉。
    津市工业有两大特征:一是多由手工业孵化而来,由小聚大,由弱变强,最终“儿孙满堂”。列数津市市属工业企业,它们几乎占了70%。二是由“商”引领。1950年代,由于多是由商转工,工厂的领导者大多是过去的老板、掌柜。后逐一替换,均由1950年代转干的原商业学徒担任工厂领导。计划经济下的公有企业,在工人当家作主的口号下,以及领导者调动频繁的情况下,很难显示出个人的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锅饭之弊。然而,也就有那么一些执着者,以不依不饶的韧性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将一个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救活,将一个个弱不禁风的企业变得强大。
    凡此种种,我们把这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为津市工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记录在案,以表达我们的敬意。

    六、许世杰

    许世杰(1926-1997),津市人。其曾祖父是清咸丰年间津市最大的盐商一许和兴号创始人。或许是应验了那句“富不过三代”的老话,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昔日的许家大少爷,竟堕落到市肥料管理处当了一名清洁工。许出生时,正逢大雁过境,遂取名雁儿。6岁时,由祖母托情,他被送至由祖母娘家樊姓任校长的津市澹津女校读书,勉强读了5年,11岁那年开始进店学徒。4年学徒,8年店员,6次失业。从他这辈开始,许家再也看不到一点少爷的影子了。
    1951年6月,许世杰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市公安局下面的派出所当民警、在消费合作社任秘书股长、在市商业局办公室工作、在市纤维厂任厂长。1960年,他调至澧南粉厂,任副厂长1年即转为正厂长,这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许厂长来的不是时候。澧南粉厂创办于1952年,初是因滨湖地区盛产豌豆(蚕豆),为制粉的上好原材料,而粉又是市场的畅销货。谁知刚生产不到两年,豌豆纳入统购统销,原材料无保障,只得寻求替代品。好不容易物色到红薯、土豆、莲藕、菱角等,生产刚走上正轨,又遇三年困难期,原材料采购愈加艰难。可以这样说,这个以农副产品加工且无毫技术含量的企业随时可关门走人。如何躲过这一危急,或者说拯救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这便成了许世杰来厂的使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许得知从制粉的下脚料中可制取味精,于是成立试制小组,自己亲自担任组长,三个人、三口锅、一个工棚。由于不能耽误正常生产,三人只能轮流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用他自己的话讲,即使失败了,也没损失什么。另外两个工人见厂长都这样了,不仅没怨言,反而干得更欢了。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凭这股“蛮劲”,他们于1969年试制出粉末味精70斤。紧接着,企业引进设备,扩大规模,仅用4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企业转型,经国家有关部门比准,成为生产味精的专业工厂。
    1974年,企业正式更名为津市味精厂,从此,企业不断地在规模上、技术上、效益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1978年,“麦穗牌”味精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同年产品打入香港市场。该厂一跃成为市属重点企业。有人说,没有许世杰,就没有后来的津市味精厂。这话是否成立暂且不说。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到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果,而忽略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从三口锅做起,历时20年的努力,其中的艰辛与付出鲜为人知。正如许世杰的老伴所说:“好多年,人家过年是往家里跑,他过年是往外头跑。”
    1980年5月,55岁的许世杰从当了20年厂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3年后,58岁的他卸任厂党委书记一职。此时的味精厂,如日东升,正向它的鼎盛期迈进。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5 21: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5 22: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1-25 21:20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会长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5:3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世杰(1926-1997),津市人。其曾祖父是清咸丰年间津市最大的盐商一许和兴号创始人。或许是应验了那句“富不过三代”的老话,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昔日的许家大少爷,竟堕落到市肥料管理处当了一名清洁工。许出生时,正逢大雁过境,遂取名雁儿。6岁时,由祖母托情,他被送至由祖母娘家樊姓任校长的津市澹津女校读书,勉强读了5年,11岁那年开始进店学徒。4年学徒,8年店员,6次失业。从他这辈开始,许家再也看不到一点少爷的影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5:3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51年6月,许世杰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市公安局下面的派出所当民警、在消费合作社任秘书股长、在市商业局办公室工作、在市纤维厂任厂长。1960年,他调至澧南粉厂,任副厂长1年即转为正厂长,这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05:3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5月,55岁的许世杰从当了20年厂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3年后,58岁的他卸任厂党委书记一职。此时的味精厂,如日东升,正向它的鼎盛期迈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6 06: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7 23:2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6:43 , Processed in 0.0531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