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8|回复: 5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八十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 15:5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4-2-2 16:04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八十四)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九章  工商人物

第二节  工业人物


    津市的传统手工业几乎与商业同行,近代工业始于民国,但只能算浅尝辄止抑或是浮光掠影,实业救国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梦想。1951年春,由津市有儒商之称的禹禹三等人发起组建的澧东机制油厂,算是吹响了津市向近代工业进军的号角。向工业转型,将津市由消费型商业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工业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津市工商界的共识。嗣后,一个个工厂拔地而起,从皇姑山北麓的开拓,到窑坡工区的建立,以及北大路东端的二轻一条街。五十年筚路蓝缕,几代人前赴后继,终于夺得“湘北明珠”的美誉。
    津市工业有两大特征:一是多由手工业孵化而来,由小聚大,由弱变强,最终“儿孙满堂”。列数津市市属工业企业,它们几乎占了70%。二是由“商”引领。1950年代,由于多是由商转工,工厂的领导者大多是过去的老板、掌柜。后逐一替换,均由1950年代转干的原商业学徒担任工厂领导。计划经济下的公有企业,在工人当家作主的口号下,以及领导者调动频繁的情况下,很难显示出个人的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锅饭之弊。然而,也就有那么一些执着者,以不依不饶的韧性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将一个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救活,将一个个弱不禁风的企业变得强大。
    凡此种种,我们把这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为津市工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记录在案,以表达我们的敬意。
   
    七、向顺滋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对一个家庭来说如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1974年之前的津市日用化工厂,仅还是一个生产肥皂、洗衣粉、哈利油、雪花膏等近乎于作坊式的小企业。厂房狭窄,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质次价高,企业连年亏损。这一年,向顺滋调来该厂,书记、厂长(革委会主任)一人兼。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向顺滋认为,就依靠企业目前的产品是没有出路的,但如何寻求新的产品,一时又没有眉目。彷徨中过去了5年,1979年,企业累计亏损达26万元。向顺滋终于坐不住了,领着一帮人,走上了一条外出寻“米”之路。
    在走访了北京、上海、山东等十多个科研单位后,向发现新近崛起的酶制剂糖化酶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决定选定糖化酶作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从日用化工到生物化工,这是一种行业的跨界,也就是说,企业原有的一切都得推倒重来,这需要有极大勇气和创新精神,向义无反顾,决定转产酶制剂。1979年底,他与四川食品研究所正式签订了技术协作协议书,对方采取一帮到到底的办法,派工程技术人员到厂协助培养菌种,制订工艺,培训人才,改进设备,并帮助推广应用新产品。与此同时,向积极引进人才,加强企业的软实力。1980年,企业生产出糖化酶123吨,获利6万余元,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
    1981年,企业正式更名为津市酶制剂厂。该厂糖化酶投放市场后,津市、澧县、桃源、沅江各酒厂取代曲酿酒,得到很好的效益,产品供不应求。原厂房破旧狭小,不能适应扩大生产的需要,随后同津市生物化学厂、津市味精厂联合办厂,发挥集中发酵的优势,但仍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1982年,联合厂分离独立,经市政府批准,津市车辆厂因产品滞销停办,并入酶制剂厂。两厂合并后,利用车辆厂场地、人力,一手抓扩建,一手抓生产,投入改造资金120万元,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年产1400吨的糖化酶生产线,扩建后的第二年(1983年)就超过了设计能力,年产糖化酶1785.62吨,实现利润56.46万元。
    自1980年生产糖化酶以来,企业搞活了,但生产周期长,风量要求高,能源消耗大,品种单一,企业后劲不足。该厂瞄准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与省内酶系列空白,于1984年与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签订技术协作合同,引进该所新选育的 B11-1菌种,投入生产后,1985年平均发酵水平较上年增长28.93%,达到8300W/ mt,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发酵周期由原来的140小时降为100小时,糖化酶年产量达到2339.88吨,占全省产量的79.81%,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上缴税利12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71%,生产成本下降20.6%,销售价也从2000元/吨下降为1800 元/吨,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该厂还相继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山东食品发酵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协作,成功地试制了精制糖化酶、精制淀粉酶、萄葡糖异构酶三个新品种,可形成300吨精制酶生产能力,开拓精酶取代粗酶的广阔市场前景。其中新研制成功的食品级糖化酶(精制糖化酶)经上海科研部门采用,证实可替代进口产品,被轻工部初评为优秀新产品。尔后,该厂又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签订了开发啤酒、高麦芽粉生产用的B-淀粉酶的合作协议,被省科委列入新品种开发项目。同时,企业选派职工30人到上海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培训,并增设中心实验室和菌种室,为企业准备充足的后劲。
    正是向顺滋的努力,为津市的食品工业增添了酶制剂这样一个好产品,也为日后鸿鹰祥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 16: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6:21: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2-2 16:03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会长老师的首席支持与鼓励!祝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 16: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八十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2 19:2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超球 发表于 2024-2-2 16:26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八十四)

谢谢张老师的关注与支持!祝老师周末愉快,小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2 21:50: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6:40 , Processed in 0.0403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