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7|回复: 1

中共津市党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8 09: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4-3-8 09:09 编辑

第一编    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和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年7月~1956年9月)


第一章   建立和发展党的地方组织


      津市解放初期,社会动荡,人心不稳,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可谓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中共津市市委面临严峻的考验和严重的挑战,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除旧布新,组建工作机构,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领导建立群团组织,使之成为市委联系群众的纽带。



第一节  解放初期津市的政治经济状况


一、政治形势严峻

         1949年7月23日,中共澧县工委领导的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第四大队进入津市,宣布津市和平解放,但和平解放的津市并不太平。或逃散或潜伏的国民党军、警、特不甘心失败,暗中活动,纠集成团,伺机东山再起,部分资本家抽逃资金,举家外迁,加之三年内战,物资短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津市的政治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津市和平解放的次日,盘踞在新洲一带的土匪马册玉、马青云部,以为第四突击大队战斗力弱,蠢蠢欲动,集结队伍,欲趁解放军还没进驻津市之际,扑向津市,妄图血洗津市。驻津市的中共澧县工委接到情报后,立即指挥第四突击大队,沿澧水北岸部署,作好战斗准备,对来犯之敌予以全歼。“二马”匪部面对严阵以待的津市军民,不战而退,逃回老巢。其时,国民党在津市设立的军、警、特机构虽土崩瓦解,人员或逃散或潜伏,但他们不甘心失败,时刻伺机再起,夺回失去的政权。解放初期,在津市潜伏下来的敌、特组织有军统湘西督导组津市组,中统渝汉交通线津市站,国防部湘西情报组津市联络站,国防部青年救国军四总队七大队二十八中队,军警联合稽查处,湘鄂川边区反共救国军第二纵队,反共救国军湘西游击支队等。这些名目繁多的反革命团体、特务组织,其成员有津市的,更多是外地潜来的,他们频繁地活动,策划反革命暴动,企图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1949年9月,毕荣林、朱世国等数十人秘密串联集会,组织“湘西人民反共挺进队”,联络湖北公安县匪首罗亨夫、澧县匪首熊梦,策划对津市实施武装暴动。大浮山匪首侯宗汉派人潜入津市,组织“反共青年救国军”, 设立情报站,派员潜入公安局内部,准备里应外合,武装攻打津市,抢劫银行和贸易公司。1949年10月,匪首毛如龙纠集匪徒多人,武装攻打新洲区公所未遂,杀害3名征粮干部。1949年11月,罗亨夫等土匪,从津市出发流窜到大新乡,杀害征粮干部2人,杀伤1人,又在津市成立“反共救国军”,网罗国民党逃散军政人员数十人,收藏枪支数十支,准备暴动。1950年1月,太浮山匪部侯宗汉派人潜入津市,以做生意为掩护,暗中与湖北省公安县胡英匪部联系,企图联合攻打津市,后因防备森严,没有得逞,最后逃窜湖北公安。

二、经济萧条

       津市历来是澧水流域的物质集散地,湘鄂边经济重镇。但国民党发动内战,对人民横征暴敛,税赋一年比一年加重。地方军政官员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因内战财政出现巨额赤字后,大肆发行金圆券,搜刮民脂民膏,加之农村连年遭受水灾,粮油作物减产,物资短缺,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怨声载道。当南下解放军的隆隆炮声越来越近时,由于受国民党长期宣传的蒙蔽,对共产党心存疑惑的部分资本家或抽逃资金,或举店外迁,大部分手工业者和商贩们则闭门观望,市场日趋萧条,津市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津市和平解放后,中共津市市委广泛宣传党的政策,稳定摇摆不定的民心,立即派人深入工厂、商家,动员、组织工厂恢复生产,发动手工业者和商贩们开业经营,着手组建贸易公司,大力搞活商品流通,增加供应,稳定物价。但是,因战争阻隔,交通不畅,元气大伤的市场,虽然有所复苏,也难以活跃到繁荣的局面,加之南下的党员干部们缺乏城市经济工作的经验,只能一边工作一边探索,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还需要假以时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8 09: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3:15 , Processed in 0.0312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