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878|回复: 50

张新泉散文:龚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0 10: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新泉 于 2024-12-12 15:02 编辑

公社茶厂的知青都喊这位龚伯,有的人悄悄地称他半神仙 。
       认识半神仙龚伯稍微有点戏剧性。去公社茶场找老同学李志平,李志平当时恰好不在,龚伯替他打的招呼。
       那时候找人靠撞,乡下没有电话联系。我也没有自行车,路远路近都靠走,不那么方便。有自行车也不一定好使,很多路是半原生态曲里拐弯的,还有很多过水沟。
       农民爱惜土地,种庄稼才是正经,哪里舍得将路弄得很宽。
       今天的大手笔,条条道路通到罗马。
       那时候的路虽然不四通八达,但是给了其他生物的空间,能够共存共荣,山上基本上有野物存在。
       乡间的路,哪怕是常常走人的,一般是没有两尺宽的。人们走着,习以为常。所说的“门板大路”很少。有的地方既窄且陡,车子弄的不好会冲下田。并且这时候工资低,还没有买自行车。供销社多数职工,没有车子。
       早饭后,晃晃悠悠向目的地走去。
       双枪劳累近一个月,虽然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员体力搞的少些,但也显疲惫,到哪里散散心去呢。
       一时心血来潮,忽然想起去年没有抽调工作队的时候,在供销社收购部,一天茶厂来了两个交茶叶的,过磅的时候,我认出其中一人是小学同学李志平。没想到在这个山里见面,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我喊他,他对我看了一眼,是乎不敢贸然相认,我却肯定是他。尽管十多年没见面了,看得出,他和小时候相貌变化不大。正如一句俗话说,剥了皮也认得骨头。他看了一会,想起来了:“啊,你是朱竹清,你好你好……”二人赶紧握手。百语千言,尽在一握之中。他还要回场交账,我还要接待业务,不便过多寒暄,两分钟互相简约问寻,他知道了我是下放近六年后,去年才招工到这里的;我知道了他是下放这里茶厂干了八年,由于成分压头,至今尚未招工。道别之时,他要我到他那里去玩。后忙于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心有余而时不足,动不了身。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没有去成。这下搞工作队,突然想起,何不借此机会走一遭。
       个把小时后到了林场,一打问,却是不巧,说他今天没有出工,请了假。不知干什么去了。
      找到他住的地方,是厂部后面山顶。
      来到山顶,我在门外大喊:“李志平。”屋里无人应声,门倒是开着,出来一个身材高挑约四十岁的中年人,白净面皮,精神内敛,衣服打着补丁却并不寒酸,看模样倒有几分诸葛孔明风度。他回答说小李买东西去了。我问什么时候回来,他说大概要半个小时。他见我要走,忙留道:别客气,进屋坐,等一等,要不了好久,就会回来的,说着忙往里让。又说,“我知道你的名字,你姓朱。”我走进屋坐下,暗自奇怪,我们从未见面答话,他怎么会一下猜中,真神了。若是小李讲过,怎么就有这好的记忆呢。我比他小十多岁,尚无如此记性。有些事情可以大概加估计,唯独这名姓不可估计。
       说没见面也不确切,倒是见过他。我在收购部时,坐在里面望外面,容易看清人;外面看里面,稍难。他天天早上向公社走去,正要从收购部前面公路经过。只因为素不相识,从未打问他是干什么去的,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每次路过也不左右张望,我猜,他没见过我,若见过也难知姓甚名谁。看他那样子,是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人,不是个包打听。仅从这点看,此人记忆超常无疑。这时他给我倒来茶。也在椅子上坐下来: “其实早知道你是供销社搞收购的,你现在是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员。只是从无接触罢了。”
       我说,你真是神人,记忆令人吃惊。他说不奇怪,一百个和尚认得一个人,一个人认不得一百个和尚。他说他姓龚,就叫他老龚好了。
       他一讲老龚,迟钝的脑筋灵光一闪,忽然开窍,在我旁边和我说话的这个人可真是大名鼎鼎。踏破铁鞋无觅处,无缘对面不相识。供销社有人说过,公社茶厂有个会看天气的人,比县广播站报的要准。当地百姓不信县里的,只信龚师傅的,人们背后喊他龚半仙。现在这一联想,不是他是谁呢。那么,他的良好记忆力就一点不奇怪了,世间总有个别功能超常过目不忘的人。大到国家总理周恩来,小到平民百姓龚半仙,记忆之好,匪夷所思。令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供销社清早开门是为了摸黑路来买货的贫下中农不耽误工夫。
      他摸黑路从厂部出发来公社也必定是殊途同归服务农业了。我脱口而出,你就是龚半仙。他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说,在收购部时,天天看见你往公社跑,是给说天气去的吗?
       “是的。搞农业生产,对天气的掌控尤为要紧。我呢,见无人来担当此事,麻袋里的钉子强出头,就出来搞一通,在公社的黑板上写下测得 的天气情况。公社广播站也会拿着去播一下。见笑见笑。”
       我有些冒失地问:“这样搞给不给工分?”
       “头头没有讲这个,我也没有打算开口。有茶厂劳动的工分,我还要么得看天气的工分呢。不会去斤斤计较。”
       “啊,对,对,那是做忠字工。”一部京剧《龙江颂》风靡全国,都学江水英讲风格。
       “我也不是雷锋,有好高的境界,大家看得起,尽点能力要什么紧。”
       平常的话显示了不平常的境界。这时候我调了口气:“龚伯,有一个流传得非常远的故事可能和你有关,我想找你证实一下,桃源有人这样说,常德也有人这样说,我是下放三阳的时候听队里人说的,一个走丈人的青皮后生,和人打赌,他说无雨,那人说有雨,谁输谁请一桌酒席。结果青皮后生淋了一个透身湿。人们往往用这个故事教育拗头犟脑的青年要听长辈的话。后来我从三阳转队到百里外的陬郊,我很奇怪,这个故事在这里也是常被提起……其中那个那个年长的必定是你了?”
       “啊,会传那么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那怎么叫坏事呢。大家都是带着崇敬的心情讲的嘛。”
       “是有那么一个青年硬要和我打赌。劝他回去拿伞再走,不听。他看见艳阳高挂,不信邪,以为我必输无疑,结果连同手里给丈人提的蛋糕、红糖也打湿散了,敬了土地菩萨。有的人很象犟鼻子牯牛,你这么说,他偏那么说,喜欢赌豪狠。”
       我说:“不听老人言,只有稀饭干。”
       “他硬要来个眼见为实。不过,这个青年勇于承认,输得起,硬要兑现一桌酒。一个泥腿子,一年进的钱也办不了几桌酒,我哪会要喝他什么酒呢?好歹推迟,他仍然提了一对瓶子酒来。弄得我要不是,不要也不是。只好就汤下面,弄了两个菜,打了一个平伙。”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让他增长记性,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再轻狂。”
       说话间,李志平提着几个纸包进门,瞧见我:“啊,稀客来了,小朱来了。怠慢怠慢,搞饭呷搞饭呷。”
       “别忙别忙,手里提的什么吃货,什么高级东西?”
       “这是药,可不是给你吃的。”
       “看你红头画色,不象有什么病痛。要呷么子药罗,搞场伙吃不好些呀。”
       “老同学,你不晓得,我这两年身体亏得不是事(很差),古里古怪五花八门的病一齐来傻了,去医院,钱用了,还是奈不何。吃药吃的黄皮寡瘦,要不是龚伯出手,只怕进了土眼,你看不见我了。龚伯一搭筋脉,就查出病症。这不,这纸包包装的,就是按龚伯开的方子点的药。先开的几幅吃完了,好了大半。这新开的,以健胃养脾为主。”
       龚伯说:“小李只有这么大一个批杠,做事作死的干,劳累过度,吃不下饭,晚上受凉,感冒起势,引发一些病症。我看着可怜,就麻起胆子给他开药。不具备医生资格,是不能搞的,是有皮袢的。以前我给一个重病人开药就给我敲了警钟,说无证行医,要给重罚。我听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救死扶伤,也成了问题。他们一调查,都实事求是说我没有收钱,才没有抓到辫子给处罚。不过还是讲了下不为例,再搞,处罚就走不脱了。这次为了小李,但愿不是径河老龙触犯天条。好在这几幅药后,小李的病症就要好了。全身而退应该不是问题。”
       小李道:“有些事难以理解,要他搞又奈不何,别人搞他又眼热。象龚伯这样的好人,不要你发工资,不占你的编制,学雷锋做好事,还戳拐。医院奈不何,难道这个人只该等死上西天,别人救不得?救了就是无证行医?就该批斗?”
        我也有这种看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从一些书里,不时看到这样的话。但又讲不得权威的不是,都把嘴巴封住。都是一些和事佬,文化革命把一些人的苦胆骇破了,不敢二十五里骂知县了。骂又有什么作用呢,故没有接腔。
       他却继续感叹道:“人才淹没呀。龚伯现在干一些做茶叶的事情,这个技术我们也基本奈得何,差他一个不少。象这样治病得法的人,非常稀缺宝贵,一方面庸才占着茅坑拉不了屎,另一方面高才又占不了那个茅坑。让满罐子不荡,半罐子起波浪,庸才代替能才,不顶事的木棒,做不了什么,反而没有问题。”
       我也跟着附和说:”这种情况我也看见一些,有本事的不用,没有本事的受用。开后门成风,不走正规渠道,靠关系走后门,庸人超过了能人。权大一级压死人,意见到厕所里去提。违反毛主席教导。一三五晚上的学习日,本来是提高思想觉悟的,变了味,成了搞一言堂压制民主的场所。把一件好事上纲上线,搞得漆漆黑。”
       讲着讲着,我们嘴巴就缺了一个把门的。龚伯想制止又怕得罪我,就朝小李使眼色,小李也刹不住车,还讲一些不好听的话。
      龚伯年长,不能和我们一般见识,终于有些发火,对小李道:“莫扯远了,好了好了,不要破罐子煮屎了。忙你该忙的去吧,稍微多买点菜来,我来把现有的东西弄一下。”龚伯话锋一转:“小朱是从不来的稀客,小李说你初小的字就写得很好,高小的诗也做得很好,现在二十几了,会更有长进。正好我对此也感兴趣,小李以前不作诗,现在也在写写,下午我们交流交流。现在我去厂部一下,延长半天假,顺便端饭来。"
       一会,万事俱备。没想到,龚伯弄饭也是好手,炒出好几个色香味俱佳的菜,很快摆上桌子,还拿出一瓶糯米甜酒。好久没有吃这么好的饭菜了,胃口大开边吃边谈,又知道了一点龚伯的事。解放前,龚伯家里人口多,他是家中老大,什么事都要干,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读书。但他好学,那些挨着住的读书娃子,晚上就从他们那里求教。由于脑瓜灵敏,一次就能记住很多东西,同时也具有了他们同样的知识。一块读书的料,只能做长工,时也命也。给地主放牛的时候还在牛背上划字,十岁就能替人写对联。由于贫穷,衣服湿了容易烂,于是就又自学看天气,知道什么时候该戴一顶斗笠出去。一看就看出了味道,看出来名堂。心里记下了上百种不同的云彩图,能从中辨别雨雪风霜,一丝细微的区别,都不会走眼。出道以来,非常准确,十拿九稳。他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气,又七问八问学会了医生。碰到采草药的郎中,必把人家的草药药名、用途问清楚,看得几回,就会搞了。碰到一个问一个,碰到两个问一双。草医中医一齐囊刮,一通百通,望闻问切,通吃。
       龚伯的事迹,使我感叹不已、羡慕不已。部队作家高玉宝,没有读过书,是自学成为作家的;苏联的保尔被战争夺出了双眼,后来也成为作家。龚伯的实干精神和聪明才智也不低于他们,可惜我不是作家,如果写出一本书来,能让我们平头百姓草根英雄扬扬名才好。
       今天见到奇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住上一晚,不回坐队的生产队了。又是一个下午促膝长谈。话题到了诗词对联上,龚伯还是能讲出许多子午寅卯。对诗词的平仄、用韵、意境,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吃了晚饭,接着屋外乘凉。不一会儿,住在下面的二十多个知青各自搬着椅子乘凉来了。龚伯、李志平这里成了大家晚集会的场所,那些十几二十的男女青年一窝蜂的来到,龚伯龚伯叫着。那个知青带队的官儿,到底是北京来的,礼贤下士,没有架子,能和青年打成一片,威望甚高,调动得青年团团转。她在其中提议,众该随声附和,又要龚伯讲古。龚伯说前面讲了很多,大家换着来都来讲,老是一个人讲没有味道,今天就听你们年轻人讲故事吧。大家群起响应。
       这时我想,这个人不管干什么都是好家伙,干他的特长,不消说的,呱呱叫。当官,也一定受人拥戴。可是,伯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笔下的这位"龚伯",本亊比我这个龚伯強!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1:07: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肯定是龚老本家!桃源老网宣尽是实力派写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1: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7-2-20 10:59
您笔下的这位"龚伯",本亊比我这个龚伯強!学习,点赞!

感谢吉祥 老师来访跟着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1: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7-2-20 10:59
您笔下的这位"龚伯",本亊比我这个龚伯強!学习,点赞!

没有可比性,他的年纪大,他也没有写过文章。你的文章很多。知道了你可出口成章,只是我们没有见面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1: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17-2-20 11:07
那肯定是龚老本家!桃源老网宣尽是实力派写手!

感谢陈老师来访关注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0 14: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伯乐是有的,却难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4: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17-2-20 14:21
世上伯乐是有的,却难逢。

感谢曾老师来访。感谢打破这种比较冷清之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5: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巧中 发表于 2017-2-20 14:21
世上伯乐是有的,却难逢。

看法一致。具体到一个人到这个人碰不碰得上,难说。都是表达的一个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5: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毛会长给与归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2:54 , Processed in 0.0347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