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9|回复: 0

中共津市党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3 16: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章

第三节

二、踊跃参军

         通过普遍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宣传,人民群众的认识和觉悟得到很大提高,爱国热情高涨。直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当时全市广大青年的热切希望。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全市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征兵动员,很快出现了大批青年应征入伍的局面。因指标满员,体检合格者不能入伍的多达数百人,只好说服他们回家。1950年11月,津市即有26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81名体检合格者因受征兵指标所限,转而参加分区武装(1951、1952、1953年3个年份应征人数无资料可查)。


三 、支援前线。


        1951年1月,中共中央和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发出订立爱国公约、增加捐献和做好优抚工作的号召,中共津市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作出具体部署,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订立爱国公约。中共津市市委强调,在订立爱国公约时,要根据一乡一村,一家一户的具体情况,做到扎扎实实,切实可行,不能内容不清,流于形式,每个单位、每家工厂企业和个人,要结合各自实际,订出具有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的爱国公约。全市435个单位,1 万余家庭21713人订出了以厉行节约、增加生产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的爱国公约。
        声势浩大的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普遍提高。1951年6月,人们从《滨湖日报》上看到“志愿军需要飞机大炮”、“多多捐献飞机大炮,早早打跨美国强盗”的号召后,纷纷踊到津市抗美援朝分会,要求捐献。中共津市市委、津市抗美援朝分会立即发出“捐献一架‘津市号’战机”的号召,全市各界群众积极响应,自6月15日到10月15日,全市人民群众共捐献19.718亿元(旧币)。在捐献活动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例:三个小孩的妇女汪用珍,靠修仓挑土养活全家人,但她节衣缩食,每月捐献4万元(旧币),一直坚持六个月。豫章小学11岁的学生周其刚,每天省下中餐钱捐献出来,到病亡时,还高唱《志愿军军歌》,《新湖南报》发表《一个热爱和平的孩子》长篇通讯,报道其事迹。1952年3月18日,志愿军归国代表、朝鲜人民军访华代表一行4人来津市,得知周其刚的动人事迹后,特具挽旗到周家吊唁。
        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在中共津市市委的领导下,各人民团体发起向志愿军写慰问信、赠慰问品活动,全市共寄出1500多封慰问信及一批又一批布鞋、袜子、毛巾、图书等慰问品。津市抗美援朝分会根据上级指示,组织各界群众捐款慰问归国志愿军休养员,仅三天时间,就收到捐款4000多万元(旧币),超过任务1300多万元(旧币)。每逢节假日,各单位就组织干部职工到军烈属家开展慰问活动,赠送生活用品,生活物资,帮助军烈属播种收割。这些慰问活动使军属感到光荣,也十分感激,他们纷纷写信给前线的亲人,激励他们英勇杀敌,立功受奖。
         奋战在朝鲜前线的津市青年,不负家乡人民的希望,英勇善战,奋勇杀敌,有17名津市籍志愿军指战员为维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利益,为保卫祖国的安全,为捍卫世界和平而光荣牺牲,用鲜血和生命为中朝友谊和抗美援朝写下了灿烂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8 01:36 , Processed in 0.0296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