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马惠 于 2024-3-27 11:27 编辑
桃花源古镇听雨 作者:张惠芬
桃花源古镇的雨,其实是很寻常的,虽与乌镇的雨或西湖的雨也许不一样,但依然有其独特之处。 也许固执是一种偏爱。 总喜欢把下得猛烈而粗声大气的雨叫“男人雨”,把下得优雅而细声细气的雨叫“女人雨”。而此刻,我坐在古镇的天井边,仰望四角的天空,看雨帘飞落,雨水从黛瓦飞檐,撞在印花的横梁,掉落于天井的石砖上,溅起一朵朵水花,我真不知该叫它“男人雨”,还是“女人雨”了。 此时的雨声,没有雨打芭蕉的情深义重,也没有竹林听雨的细绵悠长;没有湖面观雨的风情浪漫,也没有雨落黄昏后的朦胧与向往。总觉得人仿佛置身于荒岛,有一叶孤舟,但没有桨;有一片汪洋,却没有一滴可以止渴的甘泉。 人有时真的很奇怪,明明都是雨声,为何却能听出不同的心境来! 比如此刻,我很纳闷: 这么大一座古镇,怎么就没有其他古城如织的人流呢? 凤凰古城,除了吊脚楼,就只剩下悠悠沱江;洪江古城,虽可寻到古人足迹,但寻到了,除了缅怀和想象,又能怎么样呢?黔阳古城,除了芙蓉楼外,也就缺胳膊少腿的大街小巷了。而我所在的这座城,身处世外桃源,既有唐风宋雨的古朴,也有小桥流水的清丽;既有粗犷宽阔的街道,也有曲径通幽的小巷。若是朦胧烟雨中,一位身着汉服裙衫的女子,撑一柄油纸伞,从某个石拱桥上袅娜而来,竹篱转角处逶迤而去,不知会有多少诗情画意在人们的眼中驻足,苏醒。 身处渊明湖畔的桃花源古镇,从建成至今也曾有过她的辉煌。 所有的店铺打开,所有的人开满笑靥,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流淌着五颜六色的花朵。 “鲜花饼哎——刚出炉的鲜花饼——” “看一看瞧一瞧,手工制作的擂茶、姜糖呃——” 吆喝声此起彼伏。 孩童手中举着糖葫芦或棉花糖,男人们拿着相机或手机,女人则摆着各种各样好看的身姿,与身后的亭台楼阁或小桥流水一起,留下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这样的一座古城,为何现在就无人喜无人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呢? 正如此刻的雨,时缓时急,缓时像断线的珠子,乱蹦乱跳;急时如排山倒海万马奔腾,让人也有一种想毁灭一切的念头,或者,就随了那雨声悠然而去。 不过,仲夏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听雨的人,也只能收了心思,起身,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