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4-4-9 09:54 编辑
刘禹锡潜水驿送客
公元八百年开头几年的某一天,在朗州担任司马职务的刘禹锡送朋友远足。他们步出衙署,登舟离岸,一程水乡景物,尤如一幅移动的水彩画足足让一行人陶醉了一回。中午时分,他们舒舒服服的来到了三十里许的潜水驿。 驿馆的官员早已站立在潜水河的沙洲边迎接。这个小吏在这里不知迎来送往过多少迁客骚人,重复着不知说过多少回的话语,他说:本站名潜水驿,从这里往北去的陆路,通澧州,荆州,然后去到洛阳。沿着他手指的方向,远处传来了驿马的嘶鸣。刘禹锡所送的客人也将从这里沿着驿道,策马奔向远方。 驿吏引着刘禹锡和客人边看边说,穿过沙滩登上河岸,便望见他们即将就宿的驿馆。走到近处,只见廊柱上一副楹联。右联写着“过客相逢应止宿”。左联对的“征途到此便为家”,楷书大字刚健丰腴。未进站,便教鞍马劳顿的过往人等有了归宿感。 走进站内,大院里有厅房多间,正厅、后厅,库房,廊房,驿丞宅。马夫、水夫们正忙着手里的活计。后院有马厩、马槽,还有石墩。石墩是供人上下马的垫脚石。近厩房处驿马在池边饮水。刘禹锡的朋友觉得这潜水驿真够气派,堂构峨峨 ,后寝渠渠,缭以周垣,启以高门,气势宏壮,兴旺景象。 他们从站内出来,再览川原秋色。泊舟处的水面连着远处山里出来的沙河,蜿蜒的清流从一望无际的平沙中缓缓穿过,流到跟前,汇入沅水。溪流边,一片竹林与树林荫着的茅屋柴门里,声声鸡鸣夹杂着犬吠。稻田里,进食的鸟雀追逐叫唤。近处地头花草丛生,彩蝶翩翩。宁静中有了些鲜活。 打破宁静的还有鼓声,那枫林深处传来的,社日祭祀土地菩萨的鼓声。社鼓声召来了远远近近的人们,老人来了,孩子们来了,男人女人们来了。他们祭祀欢宴,庆祝丰收。那欢乐热闹场面可想而知。宁静的村落,喧闹的社林,世道平和,生民乐业。刘禹锡一行人听着,看着,不由得生出些安慰。 又一骑驿马急驰而来,在驿站旁的树荫下打住。驿使下马奔站内交差去了,留下驿马因疲惫而长一声短一声的嘶鸣。刘禹锡看着眼前情景,想到这些传送重要急件的驿使,身背公文袋,不论烈日、寒风,还是大雨、冰雪天气,不分昼夜,快马加鞭,飞奔在尘土飞扬的驿道上。想着想着,他不由得诗兴大发,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万石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