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469|回复: 2

石门冒出个刘少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3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4-4-23 11:45 编辑

石门冒出个刘少一

研讨会_副本.jpg

短篇小说集《月光紧追不舍》研讨会现场


4月21日下午,由湖南省作家协会、省民宗委、湖南文艺出版社、芙蓉杂志社、湖南文学研究中心、湖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常德市文联、市作协等八部门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基层警察精彩故事短篇小说集《月光紧追不舍》研讨会,在湖南省城长沙毛泽东文学院报告厅举行。

短篇小说集《月光紧追不舍》是一部新时代基层警察故事集,其中收录了15部优秀短篇小说。

然而,很难让人想到的是,该小说集,竟然出于处在大山之中的石门县公安局原宣传专干刘少一之手。他生于大山,长于大山,很年轻时,曾在偏僻山区以杀猪卖肉为生,后因写作特长走进了警营,在历经人生坎坷和艰苦奋斗后,很快成为了全国知名作家。

天伦少一.jpg

乐享天伦的少一


据有关方面报道,专门为一位县级公安机关的业余作者举办规格如此之高,影响如此之大短篇小说集研讨会,在全国实属罕见。省作协、省民宗委、常德市文联、石门县委宣传部、公安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踊跃发言,《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以及龚旭东、卓今、罗宗宇、刘长华、吴正锋、谢淼、谈雅丽、贺秋菊、杨晓澜等专家悉数参加,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主持,这也属于文学作品研讨会的天花板级别。

研讨会上,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以及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专门对少一的该作品做了介绍和点评,并重点强调刘少一是用细腻的笔触很好地呈现了“渺小的伟大”,“从这里,可以读到人情之美、人性之善”。

座谈环节,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大咖竞相有感而发。

《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在评价少一的短篇小说集《月光紧追不舍》时说:“这是一部整体水平很高的短篇小说集,为该类主题创作提供了鲜活有料的新向度。”

湖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会长卓今这样评价少一的这部小说集。她说“我作为评论家,主要是想从这部作品中挑点毛病。但结果发现到处都是闪光的优点。”说到这里,他还风趣地说:“这就让我大失所望!”她在点评中,还尤其对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打破传统民警办案的刻板印象,写出基层民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通过民警的现实表现实现民警文学形象的美学转向的特殊手法给予了高度赞赏,并评价少一“把生活中普通的事物拾缀起来,变成了闪光深邃的艺术品。”

座谈会上,罗宗宇、龚旭东、刘长华、吴正锋、谢淼等专家,也都兴致地、认真地对该作品分别从思想内核、人物塑造等角度进行了深入讨论。

少一签字增书_副本.jpg

少一在研讨会现场为文学“大咖”们签字赠书


最后,作者刘少一应邀讲述了自己的写作过程和创作初衷。他表示,自己长期从事基层公安宣传工作,日常收集了很多一手资料,写这部作品的初衷,就是记录武陵山区鲜亮真实的警民生活,照见这片土地上的良善、信义与坚守。

研讨会合影_副本.jpg

一排左起:刘少一、常德市文联党组书记蔡胜猛、著名评论家卓今、省民宗委领导刘昆、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石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力耕、省公安厅政治部陈寰、石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吴张


附:刘少一在小说集《月光紧追不舍》研讨会上的答谢词
感恩 谦卑 敬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论家老师、各位媒体朋友、毛院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感谢龙年春天,我能在毛泽东文学院神圣的殿堂内,接受大家的文学批评,聆听来之不易的辅导和教诲,至感荣幸,如沐春风。感谢湖南省作协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对我的扶持与关爱,没有领导的组织策划、没有专家的评审把关、没有编辑老师们的倾心付出,就没有小说集《月光紧追不舍》的出版。感谢各位放弃宝贵的周日休息,前来参加我的作品研讨会。在这里,我用三个关键词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感恩、谦卑和敬畏。
    回顾自己的写作历程,我常怀感恩之心。我的文学创作离不开两个身份:一是土家族民族成分,二是公安宣传工作者,我的成长经历让我获取了独特而丰厚的文化滋养和个性鲜明的民族情怀,而宣传工作的平台让我有了在场优势,获得了鲜活的写作资源。我出生在湘鄂交界的土家山村,和家乡的土地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血脉相连,情感相通,我的骨子里植入了土家族人勤劳勇敢、善良淳朴的种族基因,从而为我的文学创作增添了地域风情和民族底色。后来我走进体制,在石门县公安局长期从事宣传工作,对基层人民警察的工作与生活日常有着真切的体验、正确的理解和客观的把握。我认为,从与社会接触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从探究人性心理的复杂性来说,公安工作是一扇很好的观察窗口和一座宝贵的文学富矿。我有幸走进矿区,找到了通往矿源的路。所以,我要感恩自己的民族,它赐予了我先天的文学梦想和情感底蕴;我要感谢公安宣传工作的舞台,它让我的文学梦想插上了翅膀。
    审视自己的创作状况,我常怀谦卑之德。从2013年在《当代》杂志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凌晨脱逃》开始,我的文学创作走过了12个年头,由公开发表的五十多部短篇小说和五十多部中篇小说堆砌起来的两百多万文字常常让我陷入无所适从的虚荣和患得患失的思考。一路走来,我欣喜过,高光过,也迷茫过、徘徊过。我有过获得全国首届“土家族文学奖”和《民族文学》年度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的荣光,有过两次进入鲁迅文学院培训学习和入选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的幸运,也有过因起步太晚,对自己的文学未来到底能走多远的彷徨,更有过如何走出写作瓶颈迈向星辰大海的苦闷。我走出去和文学界的老师交流,我扎进书本向文学经典致敬学习,我清醒地知道文学的标高在哪里,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抬望眼,好作家比比皆是,好作品更是汗牛充栋。在文学的百花园中,我只是一只小蜜蜂;在通往文学高峰的道路上,我只是一名学步者。我需要静下心来,找到自己写作的不足,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把谦卑挂记心头,时刻保持一种虚怀若谷的写作态度,在未来的文学路上行稳致远。
    展望未来的文学之路,我常怀敬畏之情。我的成长经历与国家由落后走向繁荣同频共振。特别是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以后,真切感受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搭乘改革开放的快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我国新时期多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我既是亲历者,更是受益者。我深深体会到,文运与国运共进退、同兴衰,文学创作与祖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心相连、气相通。同时,作为多民族作家队伍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地处偏远的基层写作者,我懂得文学之路漫长而悠远,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意志和毅力去实践、探索。我也懂得文学的高峰魏然耸立,前行的道路坎坷不平,需要自己毕其一生艰辛跋涉,以九死未悔的精神和毅力践行自己的文学理想。我更懂得文学不能给历史留下空白,写作者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缺位,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与创新。在今后的创作中,我将秉持对文学的敬畏初心,坚持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方向,以更加广阔的文学视野和高远的思想格局,融入乡村振兴的火热生活,书写时代,讴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我们土家族人民的故事,把文学梦做成自己的中国梦。尤其是今天与会专家老师们切中要害的批评,我记录在册入脑入心,回去后将认真消化,改进今后的写作,提升创作水平,朝着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的目标努力奋斗。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创作丰收。
                                                                       
                                             2024年4月2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1: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4-4-23 11:44 编辑

    热烈祝贺从山城石门警营走出的全国知名作家刘少一所著新时代基层警察精彩故事短篇小说集《月光紧追不舍》研讨会在湖南省城毛泽东文学院报告厅举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3 1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精彩报道,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9:58 , Processed in 0.0379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