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7-2-27 20:00 编辑
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学木研究 好戏连台
1882年4月5曰,宋教仁先生出生在桃源县漳江镇教仁村香冲组。他是革命先驱者,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宣传家、政治活动家。他和孙中山、黄兴一道,为推翻统治中国2000多年封建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家呕心沥血、矢志不移,作出了卓趆贡献,并献出了年仅31岁的宝贵生命。 为了纪念宋教仁先生,弘扬伟大的渔父精神。作为宋教仁家乡的桃源县,于2011年8月25日成立了宋教仁研究会。县宋教仁研究会是由桃源县政府资助,桃源县委统战部主管的非营利性民间学术团体。现有会员105人,其中有中共党员81人,科级以上干部78人,科研骨干19人。其办会宗旨一是调查、收集、整理宋教仁的生平事迹材料,研究,撰写和发表有关宋教仁的学术文章。组织宋教仁学术研究成果的对外交流。二是通过学术平台推动桃源对外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三是组织策划和参与实施同纪念宋教仁有关的项目建设。 5年多来,县"宋研会"理亊会一班人坚持学术研究立会根本,发动广大会员开展宋教仁学术研究,硕果累累,好戏连台。 在学术研究上: 研究专著《宋教仁》,2012年3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获常德市第七届社科成果三等奖,湖南省农家书屋办一次采购14800册配送全省农农书屋。2012年4月7日常德日报以《树起勤学励志的典范》为题,4月12日常德晚报以《80个故事勾勒出的“渔父精神”》为题分别作了长篇报道。 研究专著《宋教仁精神研究》作为湖南省教育厅社科立项课题(编号13C69)201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已被全国500多家图书馆收藏。 研究专著《宋教仁逸事》列为国家重大选题,于2016年12月湖南省出版局专家组评审通过报国家出版署复审。 研究文章已有18篇先后在《法制周报》、《当代商报》、《常德日报》、《文史博览》、《常德论坛》、《宋教仁研究》、《常德名人》等报刊公开发表。 在社会服务上: 派出两名骨干会员担任宋教仁故居“五老义务讲解员”,五年为海内外游客义务讲解48次。 组建“宋教仁精神”宣讲团,已为桃源四中、教仁学校等校3000多名师生宣讲宋教仁勤学精神和爱国精神。 协助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凤凰卫视、金鹰纪实、江苏卫视等拍摄《宋教仁专题片》五部,本会四名专家出镜讲述宋教仁的光辉业绩。 促成广东奥梦文化传媒公司筹拍《宋教仁》影视剧(本会两位专家应聘担任剧组顾问),已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立项。 引进规划投资3亿元的“宋教仁故居文化产业园”开发项目,投资商已与县政府签订协议。 争取到“宋教仁故居旅游路”立项,省交通厅已下达建设计划。 为教仁学校义务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获省内外专家好评,并得到学校采用。 在两岸交流上: 近五年来,先后参加了在常德、台北、上海和桃源举办的四次两岸宋教仁学术研讨会,每次都有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论文入选和代表发言。 2013年3月9日在台北举行 “两岸宋教仁研究会合作冾谈会”,县"宋研会"代表提出的“基础共建、信息勾通、课题协作、科研互助、学术交流、成果共享”六点建议得到与会各方代表一致认可,成为两岸宋教仁研究会合作的“六点共识”。 2015年9月,在桃源成功举办了“弘扬宋教仁精神暨《宋教仁精神研究》出版座谈会”和“两岸宋教仁研究学者恳谈会”,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魏文彬、蔡自兴,中国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马述超,台湾文联理事会主席、台湾宋教仁研究会总顾问陆炳文,台湾宋教仁研究理事、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龙舒甲等两岸专家学者140多人与会座谈和商讨。两岸三地63家媒体及时报道。10月10日常德日报以《传承渔父精神》为题,10月14日《当代商报》以“两岸学者座谈渔父精神”为题作了长篇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