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879|回复: 8

【捶边鼓 广阔天地2】两级会计十六个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8 05: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2715673534,621678520&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体制,公社、大队和生产队都设置会计员职务。我有幸于1969年担任生产队会计、1974年担任大队会计,但两次加起来仅十六个月时间,每次都不到一个会计年度。

生产队会计八个月

     
  1968年我在澧县五中读初中,到了年底,突然传来消息,各公社自办初中,学生一律回本公社读书。春节后,我执意不去公社中学。凑巧生产队会计业右当选大队革委会委员,大队决定我接任生产队会计职务。我没学过会计专业,不知怎么当,心里没底,但还是服从了安排。生产队财务事项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是现金、实物、收入、支出、往来、积累六个方面六个账本,要做到账款相符、账物相符、账账相符。由于原会计业右同志因工作忙一直没有交账,我根本没有进入会计的关键角色,充其量是生产队的一名记工员、宣传员、统计员。我们三生产队30户、140多人,毛姓人占多数。与本大队二队、十队、九队、八队、四队,本公社双堰大队、宜万公社共和大队接壤。   
      这年四月,党的“九大”召开。早请示、晚汇报逐步制度化,男女老少跳忠字舞蔚然成风。十生产队晒场大,支部书记龚伦青同志亲自带领全大队见职干部跳忠字舞。宣传“九大”精神,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我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木瓦匠师傅用土砖或木料,在每家堂屋顶里中央,做成一个宝书台。台上供放着毛主席石膏像,像下面摆放着《毛泽东选集》和《毛主席语录》。台正面上方用红油漆公正地写着“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台正面中央写一个大红的“忠”字。堂屋大门两边,各制一块毛主席语录牌,红框白底红字,也有红底和黑字的。语录内容大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抓革命,促生产”。最壮观的杰作还是在屋顶刷写硕大“忠”字:我们爬上每户屋顶,用木棍和茅草茎扎的大毛笔,蘸着石灰水,在青瓦上刷上“忠”字,大的足有五平方米;在山坡上、田地边的显眼处,“忠”字更大。当然也少不了巨幅标语。
      我当会计的另一项工作是填政审表。那时开始清理阶级队伍,开展斗、批、改运动。大队会计胡静林发给各生产队会计一叠表格,并做了填报说明。表格的名称已记不清了,但内容依稀,因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表也反复为社员填过,记得基本情况和现在的格表差不多,主要栏目是社会关系和个人政治历史问题。要求十八岁以上的社员都填此表。
      填表是轻工。我背着书包,在社员劳动现场依次填写。社员们大多很理解,很配合。当然,也有偷偷发牢骚说怪话的。通过表填,我基本弄清了我们生产队每个社员的基本情况及社会关系。也不知何因,这些表根本就没有收上去,八年后我上大学时才将其销毁。
      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我还负责阶段性的生产劳动,和青少年、妇女们劳动的多一些。如插秧、割谷、锄草、挑稻草等活计。
      虽然劳逸结合,文武兼济,并在实践中学会了美术字,广泛地熟悉了人际关系,得到了书本里得不到的东西,但我毕竟是一名求知欲强的青年,当我天天看到同学们兴高采烈地上学,失落感、自卑感油然而生,并且逐渐浓烈起来,十分懊悔自己一时冲动而失去读书机会。九月下旬我还是在张运师老师的激励下去中武中学读书了。
      
大队会计十个月

      1974年2月末,我在石公学校刚接手一年级新生班教学不到半个月,县委工作组组长朱正涛同志和我谈话,要我接任胡静林同志大队会计职务,11队高中毕业不久的回乡青年胡传卓同志接教新生班教学。此时我还没有入党。就当时情况来看,大队会计地位比民办教师高,当大队会计是工作组和大队党支部对我器重。为了不负工作组和党支部对我的培养,我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廉洁自律,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工作。及时做好了日常统计工作,即粮食、棉花、生猪和油料等农作物从规划、生产、收获各个季节的汇总统计,然后准时准确上报公社经管陈会计。在公社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公社粮站、供销社和食品站,按时完成国家的粮食、棉花、生猪等农副产品征购收购任务。一边自学钻研业务,一边适时指导生产队会计工作,按时上报月报年报,按时完成年终收益分配工作。按照政策及时领取、合理分配、认真发放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布票、煤油票、糖票、肉票等各种计划供应给社员的票证,还有返销粮指标。出色当好了宣传员,办双抢战报公社评价高,批林批孔宣传专栏办得好,本年度在湖南日报发表文章1篇,澧县广播站采用播报稿件8份。
      我不仅认真工作,而且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几则日记可管窥一斑。4月8日记载“我现在过得很有意义,除工作、开会外,就和生产队的社员群众一起参加农业生产。近来,整秧田、到亘山挑石灰,挑泥肥,就连拆屋这么脏累的活儿次次都参加。开始有些累,慢慢就习惯了。我的工作就是用眼睛和脑子的事,久了,脑子不够清醒,眼睛也时常肿痛,经过几个小时的体力劳动就舒服多了。”4月25日记载“和社员群众一起劳动,既受到思想教育,又受到体力锻炼。生产队组织了一个插秧突击队,由十来个青年组成,队长把这个组交给了我。几天来我一直和他们劳动在一起。我们这个组为全生产队树立了好榜样。4月28日记载:“ 经过几天的春插战斗,我成了一个新人。右手的食指肿了,中指、小小指在溃烂,腿肚子裂开了丝丝血缝,火辣辣地疼。脸、胳膊、腿都黑红黑红的。可惜,用大拇指和无名指写的字难看极了。”这仅是春插的日记。
      这年秋冬,洈水干渠从3队、4队经过,减少水田60多亩。
      双抢刚刚结束,工作组伍同志到我家,传达大队支部和工作组吸纳我为中共党员的决定,并指导我填写我入党志愿书。刚开学时,工作组汪组长到我宿舍和我谈话,动员我写了入党申请书。这是我第四次要求入党。10月2日,大队支部在学校五年级教室召开支部大会,为我举行行入党仪式。
       在会计任职期间,石公大队的会计工作,公社会计和有关部门、县委工作组,党支部是满意的。但是也留下不少遗憾,特别是在任职的前几个月,有两件事很被动,其中因自己机械地执行上级指示而失去部分返销粮,当时还居然不认错。
      4月7日日记载:“前天,我把早稻育秧化肥分配表托代销员罗光生交各供销社了。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有几个生产队去了不少劳力,结果未购回化肥,供销社说大队的分配表未到。晚上开会时有人责问过我。在春耕时间紧、任务重的骨节眼上,怎么能耽误劳动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自己分内的事,自己要耐心细致地去做,不能懒手脚,千万不能委托没有把握的人去做。”
      50年过去,12个生产队会计我只记得1队谢芳年、4队刘传友、10队贺玉珍、11队胡定协等四位同志了,而且他们都已先后作古。我对隔壁陈管大队会计王立林同志印象非常深,他业务娴熟,公社会计陈克俊同志、粮站王站长都很信任他,每次报表汇总都交由他办。他为人和蔼,轻言笑语,没少帮助我这个新手。可惜下半年他被推荐到省财经学校读书,段姓帅哥知青接任大队会计,第二年也招工到七一机械厂当驾驶员去了。王立林同志于2011年在常德市地税局副局长岗位上(正处)退休。
      1976年底,11队高中毕业生刘平东同志接任会计,老会计胡静林同志彻底休息了。此时我已经担任支部书记一年多。平东同志是个聪明、机灵、活泼、热情、豪爽、人见人爱的小伙子,尽管个头不高,但五官周正,声音洪亮,为人实在,办事麻利,当会计如鱼得水。在我读大学不久他就被招收为公社经管干部,以后担任副乡(镇)长,在正科级岗位上退休。


工分值不高的原因

      我在大队工作的那几年,有“两周一马,超支千把(元)”之说,两位周姓和一位马姓农户共欠超支款1000多元。按蔬菜价格算的话,那时1000元差不多是现在的10万元。五生产队周泽文,母亲近80岁,妻子长期患病,大小五个女儿三个读书,不超支才怪。即便是进钱户,平时也只有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才能把日子过下去,当时我们大队12个生产队,好点的11队、12队每个工日(10分)有4角多钱,一般的只有1—3角钱。
      那么,生产队究竟是怎么给社员年终分配的呢?
      人民公社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核算体制,公社的经济收支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核算的。生产队有收入、支出两笔账。收入,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牧业渔业业副业和其它收入钱款。支出,即国家的农业税、集体的生产费、管理费、上交大队费、和公积金、公益金储备粮基金等费用。公积金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和固定资产添置,“公益金”用于集体福利事业和五保户、困难户、军烈属的照顾等。
      生产队全年的总收入减去总支出,余下的就是生产队当年给农户年终分配的钱款。
      生产队的年终分配是按户计算的。
      首先要核算出各户全年的工分总数。农户的工分是每个人每天出工后由生产队评出来的,并由记工员逐一记录在册。年终分配时由记工员先算出各个农户全年的工分总数,然后把所有农户的工分总数(含大队生产队干部、民办教师、赤脚医生、企业员工的固定补贴工分等)相加得出全队全年的工分总数。最终生产队会计将应分配给农户钱款总数除以全队工分总数,得出当年每个工分的价值。当时的工分值很低,而且每年都不相同,各个生产队之间也不相同。
      算出工分值后,会计就分别将每户的全年工分数与工分值相乘,再加上其一年来出售给生产队实物款(一般没有),就得出了每户家庭全年的毛收入。然后从各个家庭的毛收入中扣除每户全年所分粮食等实物折款,最终得出各户应分到的工钱。盈余的叫做“进钱户”,亏欠的叫做“超支户”。
      超支户一般是人多劳力少,平时工分挣得少,但按人头分得的基本口粮等实物却相对多些,所以只能是超支。干部、职工家属户超支一般不成问题,可用工资付超支款。
      现在看来,当年农村的年终分配,制度上是公平的,也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尤其是科技水平低,农产品价格与价值倒挂,加上劳动一般是“大呼隆”出工而劳动效率不高,特别是每年秋冬3个多月有80%的硬劳力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没有收入,而且还要开支生活和小型工具等费用。所以,农民很苦,分值很低,进钱很少,生活很穷。

评工分很无奈

      从生产队年终收益分配来看,社员工分的多少决定他年终收益的多少。所以,无论生产队还是社员个人,评工分都非常重要,从来就没有马虎过。
      那些年,在我们生产队,经常晚上,即便是农忙季节,不管白天怎么忙怎么累,社员们总是自觉地汇聚在队屋里,围着煤油灯下的生产队长和记工员,评记当天或者前几天的工分。由于工分涉及每个社员的利益,必须按工种逐组逐人评定,要求很高,工作很细,时间很长,难免有人争吵,有时至深夜。评工分时,队长还要择机为明天派工。
      我是社员、也当过记工员,对晚上评工分这件事,感到非常无奈。原本白天劳累的身体被夜里评工分拖得精疲力竭。但又没有其它更好办法可以替代。农业劳动通常在广阔而分散的土地上进行,对劳动者努力程度的监督十分困难,在最终产品收获之前,难以判断每一个工序的劳动质量。所以,生产队只能采用“工分制”作为劳动计量和分配依据。
      工分究竟怎么评?
      我们那儿是这样的:
      工分制以潜在劳动能力为依据,根据性别、年龄、技能为每个社员制定工分标准,通称底分。一个中等劳动力一天完成的劳动量,其底分为10分。我辍学当生产队会计时17岁,底分仅7分,从20岁当民办教师到大队干部,底分陆续才到10分。
      当年工分评记的主要方法大致三种:
     (1)定额记分:按社员完成的劳动定额多少确定工分。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劳动定额难于订得合理,即使订出比较合理的定额,也因为生产条件的多变性往往使它不能准确地反映每个人所支付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2)底分活评:以底分为标准,根据劳动表现加分或减分,但由于不易掌握统一的标准,评工花费时间也多,最后大多一律按底分计分,难免出现平均主义。
     (3)包工包分;生产队把小段生产任务按合理的工分数目,包给小组或个人。由小组评分到人。
      八十年代初,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完善,工分制计酬分配方法转变为包干制分配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从此,农民再也不需要为评工分去队屋里熬夜了。

愧疚误了返销粮

      2010年春节,我回老家石公大队,专程去老书记杨翠云老人家里,为三十多年前我机械地处理返销粮一事,再次深表歉意。
      1974年7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公社召开大队会计会议,临散会时,公社粮站王主任通知,返销粮到今天中午停止供应,没买的指标国家收回。我们大队的返销粮指标在3月份安排了大部分,还留有2000多斤等到最关键时解决困难家庭饥荒问题,但此时粮本在我家里,离中午12点不到一个小时了,社员距公社粮店三、四公里,即使打电话回去或者我回去,时间上也来不及,所以我就没当一回事。可是第二天清早,业右等几个年轻人挑着箩筐找到我家,喊着要返销粮本,并说粮站还在排长队,现在赶过去肯定可以买到粮食。我弄懵了,立马将本子交给他们,下午他们也真的挑着粮食回来了。至此,我也仅仅觉得粮站王主任戏弄了我们或者关门不坚决。
      次日上午,平时笑容满面的杨书记一脸严肃,将我叫到油榨碾坊询问这件事,问我为什么不立即打电话通知。我用上述理由做了解释,他哭笑不得,批评我是个书呆子,他说当前青黄不接,多少缺粮户还等米下锅呀。我认为自己是严格执行通知精神的,执意坚持没有错,语气也很强硬。杨书记气愤地说你这个年轻人怎么这么骄傲!
        事后我问粮站王主任为什么没按通知的时间关门停止供应,他仅轻描谈写地笑着说,群众排了这么长的队就停不下来了。每年都是这样的,还笑我没经验。
      后来自己主持大队工作时,才逐步认识到,这件事我真的错了:机械地执行上级精神,没有把群众疾苦放在首位,缺乏变通办法而痛失部分粮食指标,给本来可以靠这笔粮食度过春荒的困难户增添了新的困难。于是,我给已经调任公社煤矿负责的杨书记承认了错误。
      返销粮对我们丘陵区农民来说,是极其珍贵的。
      那年月,我们丘陵区农民极少吃到白米饭。在我离开家乡前的26年里,包括我扳起身子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加巧干的那几年,家里一直是菜拌饭、红薯拌饭。1972年,当兵的哥哥为给父亲置备寿木寄回100元现金,家里却用此款买了400斤谷以度粮荒。被本队社员公认的殷实户之一的我家尚且如此,其它农户就更不用说了。
      近年来,每当我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疑惑的年轻人总是问:为什么这样?我的答复很简单:社员口粮标准不高,吃饭的人又多,而且饭量也大。
      那些年,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水平不高、劳动效率不高的条件下生产的粮食,国家征购(农业说)和三超粮(所谓余粮)一般占了20%左右,生产队留下了种子、饲料、储备粮达25%左右,剩下的55%左右的粮食,人平一般500斤至600斤,有的队不到500斤,600斤以上也是少数。即便是600斤且全是稻谷,最多也只有400来斤大米,平均每天也就1.1斤大米,每餐不到4两米的饭,参加体力劳动的大人,吃长饭的孩子,加之油水严重不足,如果饭不拌菜,根本就吃不饱。所以,部分农民在2、3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能一边生活自救,一边盼着国家的返销粮。
      返销粮是国家向农村缺粮地区当年返销给农业生产单位的口粮、种子和饲料粮。国家根据“统筹兼顾,适量安排”的原则确定返销粮规模、数量和地区(单位)。在保证农民必不可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的供应标准。返销粮的价格略高于当地粮食收购价格。
      其实,恕我直言,就我们老家那一带来说,返销粮本来就是农民自己的,生产队在积极完成国家征购以外,还积极交了三超粮时,不少生产交了过头粮,只是让这笔粮食通过国家计划调节,显得作用更大、贡献更大了。
      另外,为了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对向国家交售生猪、棉花、蛋品等农副产品的农民,国家以统销价奖励供应一定数量的粮食。那时要求每户每年交一头派购猪,我家基本上每年完成,1975年秋天,我和父亲将一头肉猪抬到亘山食品站,净重140多斤,不仅拿回了钱,还拿回了一张大约50来斤的粮食指标票据。
      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民,爱党、爱国、爱集体,在国家困难时期、计划经济年代,做出了较大牺牲。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2006年以来,不仅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提留,而且还给农民粮棉、种子等补贴,也不再无偿平调劳力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决,“青黄不接”和“返销粮”带着时代的烙印已走进历史博物馆。


光荣入党

      我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当天日记中写道:“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应该在长期的努力中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记住:批准入党日子是1974年9月5日,入党介绍人是朱正涛(县委工作队长)、龚德文(党支部负责人)。
      积极创造条件加入中国共产党员,是我年轻时梦寐以求的愿望。  1970年下学期,澧县三中党支部提出拟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后,我当即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后又不断地上交了思想汇报。佘玉明校长直接培养我。1971年下学期开学不久,佘校长把我叫到他住所,送我一本《金训华之歌》,扉页上已题写“向金训华同志学习,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受宠若惊。校长和往常一样,给我讲党的性质、宗旨,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入党条件及入党动机,肯定我,鼓励我。
      1972年7月初,我向大队党支部和公社教革办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教革办回复说,民办教师向当地党组织申请,由当地党支部办理入党手续,教革办只能向当地党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入党。但一年多过去,当地党组织石公大队党支部没有任何人给我谈话,更谈不上专人培养我。1973年9月6日我递交了第三份入党申请书。这份申请书底稿依然躺在日记本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日子里,硬是将这份入党申请书在手机上用一指键慢慢打出来了(附后)。但
这份申请书依然没有回音。
       但机会终于来了。1974年初,澧县县委农业学大寨工作组进驻我们大队,公社党委书记刘云泉同工作组一起在我们大队蹲点。2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在教课,汪国凡(车溪公社)副组长从教室后面走进我的卧室,我下课后他和我谈话,问我怎么不写入党申请书争取入党。我说已经交了三次,还要写吗?他说”当然”。于是我第四写了入党申请书,按要求直接交给汪组长。3月初,我担任大队会计。工作组组长朱正涛(澧县砖厂)同志两次上我家鼓励我积极创造入党条件。7月初,工作组伍同志(盐井公社)上我家,指导我填写入党志愿书。几天后,大队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同意我入党。      
       9月5日,中武公社党委批准我入党。 10月2日大队党支部大会为我举行入党宣誓仪式。12月初,我担任石公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次年11月担任支部书记。
      从经历来看,我入党是因为工作需要。




       附录1、第三份入党申请书原文
       青葱年华遇上激情燃烧的时代,让这份申请书刻上了时代烙印。划时代的豪言壮语、生涩的文字以及抹不去的硬伤,一概保持原貌,不改一字,以表达我这位老党员的不变初心,以佐证那个火红年代激情澎湃的政治气氛。      
                     
敬爱的党,尊敬的领导: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我以十分激动的心情再一次向您表白我对您的赤胆忠心。
    党啊,敬爱的党,您多么伟大,多么光荣,多么正确!毛主席啊,英明的毛主席,在这样大庆大喜的日子里,我——受党多年教育的贫下中农的儿子,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对您的无限深情,千歌万曲,难以倾诉我对您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热情歌颂。
    回想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目睹今日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伟大胜利。哪一程不闪耀着您光辉思想的光芒?哪一刻不是您的革命路线指引航向?在漫长的战斗岁月里,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征途中,您带领我们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闯过了一道道惊涛骇浪!安源山的红日,秋收起义的惊雷,井冈山的星火,遵义城头朝霞,延安窑洞的曙光,天安门的红旗,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都是您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光辉写照。啊!您就是航船的风、领舵的灯。长风送我们冲破千顷浪,明灯给我们照亮了万里航程。今天您又明察秋毫,彻底粉碎了林彪反党集团的阴谋,取得了第十次路线斗争的胜利,召开了具有不朽意义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使我们的党更加团结,更加巩固,更加壮大,更加朝气蓬勃。
    忆过去,看今朝,展未来,我喜泪盈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千遍万遍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在最近这些不平凡的日子里,我的心情都是这样—-每当我在高音喇叭里听到十大文件精神的时候,每当我学习这些光辉文件的时候,每当我宣读这些文件的时候,每当我记写学习这些文件心得的时候—-为什么今天的我这样异常激动?是为党自豪,为党为骄傲。然而,我却另有一种伟大的理想在头脑太空中涌动,一个极其雄伟的抱负在胸中翻腾: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做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敬爱的党啊,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多少个白天,我仰望毛主席像,仰望着鲜红的党旗。多少个夜晚,我梦里见到了毛主席,现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地宣誓了,可是,我今天却为什么还远离组织的大门呢?是我对党的认识还不足,是我不符合党员条件。还要认真学习,还要努力地做—-
    新党章发表了,我认真地学反复地学了,我对党有更明确的认识:我深深地懂得:“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我深深地懂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深深地懂得:“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是彻底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我还深深地懂得……
    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做到的五条标准我能背能默能理解。
    但是,我最最深刻地懂得的还是:懂得了这些东西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先锋战士,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共产党员,关键是在于用共产党员的标准去严格地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去填写一份鲜红鲜红的志愿书!
   “用实际行动填写一份鲜红的志愿书”,我早在两年前就向党交了,我以模范共青团员胡世桃同志为光辉榜样,把共产党员五条标准铭记心中,在党给我分配的学习、工作岗位上用自己忠诚的心、纯洁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填写着填写着,填写得怎样,您——尊敬的领导是知道的,可以说只是千言万语才说第一句。
    党啊,在我给我填写入党志愿书的时候,我又与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做过不折不挠的斗争,任何困难,任何波折,也没有制止我这支忠实的笔。
    有人问我,你向党提出申请三年了,何时才能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有人对我说,你没有人培养不行啊!有人十分直截了当地讲:你学校有了一名党员,不需要了……我的回答是,我没有入党的原因主要是我没有具备条件,并不是没有人培养,并不是学校有了一名党员而闭门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贫下中农的后代,愿意加入党的组织又何尝不可呢?至于何日达到自己的愿望,这只是时间问题。是党在斗争中考察我。因此我这支包含激情的笔继续在填写着。
    摆在我面前的一个任务是什么呢?就是怎样在新党章的鼓舞下,如何把这份鲜红鲜红的志愿书填写完毕。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坚信,我的愿望总会有一天会实现的。现在来说:“她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到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她是立于高山之顶远望东方光芒四射的一轮红日,她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党啊,我谨向您再次表示:永远坚信我的伟大理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下定决心,不拍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毛先金
1973年9月6日

        附录2、大队会计日记摘录
      会计业务工作详情都体现在工作笔记本和账本报表上,但他们都没有跟着我从老家走出来,老弟在翻修老屋时不慎遗失。只有当时的日记本还始终如一地跟着我,但它仅记载着我自己思想道德的脚步。
      
   4月7日:前天,我把早稻育秧化肥分配表托代销员罗光生交各供销社了。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有几个队去了不少劳力,结果未购回化肥,供销社说大队的分配表未到。晚上开会时有人责问过我。在春耕时间紧、任务重的骨节眼上,怎么能耽误劳动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自己分内的事,自己要耐心细致地去做,不能懒手脚,千万不能委托没有把握的人去做。
   4月8日:我现在过得很有意义,除工作、开会外,就和生产队的社员群众一起参加农业生产。近来,整秧田、到亘山挑石灰,挑泥肥,就连拆屋这么脏累的活儿次次都参加。开始有些累,慢慢就习惯了。我的工作就是用眼睛和脑子的事,久了,脑子不够清醒,眼睛也时常肿痛,经过几个小时的体力劳动就舒服多了。
   4月13日:好喝酒的人,我是不赞成的,特别是当干部的,喝酒更不好。其一,这是一种浪费;其二,喝多了影响工作;其三、群众不拥护你;其四、别有用心的人用酒来麻醉你的思想,拉庸俗的私人关系;其五、阶级敌人借此拉拢干部,从中捣乱。管这种看法是不是正确,我总之永不入这个门。
   4月20日:冬旱春旱久不雨,骨节眼上塘露底。山傍水田千道缝,春插临前战报急。山村春夜人鼎沸,男女老少铁锄举。马达轰鸣抽水机,水车八渡胜下雨。
   4月25日:和社员群众一起劳动,既受到思想教育,又受到体力锻炼。
   生产队组织了一个插秧突击队,由十来个青年组成,队长把这个组交给了我。几天来我一直和他们劳动在一起。我们这个组为全生产队树立了好榜样。、
   4月28日:经过几天的春插战斗,我成了一个新人。右手的食指肿了,中指、小小指在溃烂,腿肚子裂开了丝丝血缝,火辣辣地疼。脸、胳膊、腿都黑红黑红的。可惜,用大拇指和无名指写的字难看极了。
   6月19日:夏雨苍茫茫,哪是地和天?乌云翻滚雷电闪,水库卷翻波澜。六月降黄金,群山拍手欢。红雨随心翻作浪,喜看金银山。
   9月5日:烈日胜夏过半秋,堰底朝天草木酥。道尘飞扬三百丈,蛙声久违鸟不啾。天连亘山落银锄,龙骨耸云十八渡。荒山扩种粮万顷,大旱丰产载千秋。
   9月8日;八月骄阳火万道,漫山遍野银锄笑。八旬老汉九岁娃,翻挖板田呈英豪。
  10月2日:今天,举行了入党仪式。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应该在长期的努力中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记住:批准入党日子:1974年9月5日;入党介绍人:朱正涛(县委工作队长)、龚德文(党支部负责人)。
  11月27日:今年给县广播站投稿8份,全部采用。给湖南日报投稿2份采用1份。还给公社广播站写了不少稿子。党给了我知识,我的知识就应该为党服务。
   为不断涌现的用毛泽东思想哺育的英雄人物谱写篇章,为风云激荡、四海翻腾的伟大时代谱写赞歌,为滚滚向前、一浪高过一浪的工农业生产新高潮推波助浪,为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大造革命舆论挥笔而战——学会做通讯报道工作——当一名业余通讯员


        回忆录《捶边鼓》第一部分《书山有路》点击标题链接可阅读      读三级党校

        回忆录《捶边鼓》第二部分《广阔天地》点击标题课阅读:
       民办教师两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8 09: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农村的年终分配,制度上是公平的,也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尤其是科技水平低,农产品价格与价值倒挂,加上劳动一般是“大呼隆”出工而劳动效率不高,特别是每年秋冬3个多月有80%的硬劳力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没有收入,而且还要开支生活和小型工具等费用。所以,农民很苦,分值很低,进钱很少,生活很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23:2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犹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6: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涔澧月 发表于 2024-4-28 09:02
当年农村的年终分配,制度上是公平的,也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但由于当时生产力、科技水平低,农产品价格与 ...

谢谢老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6: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30 10: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4-4-30 10:49 编辑

这就是历史的真实!
这更是需要让今人明白的历史!
如若没有当年这些前辈人历史的苦辛,
怎会换来辉煌历史的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13: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超球 发表于 2024-4-30 10:21
这就是历史的真实!
这更是需要让今人明白的历史!
如若没有当年这些前辈人历史的苦辛,

哈哈哈!谢谢老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 03:0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忆往昔,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1 07: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国华 发表于 2024-5-1 03:01
忆往昔,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好!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9:10 , Processed in 0.03952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