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15-3-11 16:18 编辑
为“教书匠”说句公道话 在石门县雁池乡偏远山村坚守付出30年,完成的不仅仅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使命,而是用烛光照亮了一颗又一颗山村留守孩子渴望温暖和关爱的心。3月8日,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全国妇联授予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学校教师王怀军等30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这不仅仅是对王怀军的鼓励,也是对教师这个群体的鼓励。 这些年来,人们对教师有些微词。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昂贵的学费让一些普通百姓的孩子上不起学;二是确有极少数缺乏职业道德而专门钻钱眼的教师。 出现这些情况,一味责怪教师,那是冤枉! 不管咋说,我对老师这个群体是充满尊重和同情的!我的父母在山区的学校教书几十年,我从小亲眼目睹过他们极其无私地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为学生倾注自己心血。说一件小事:我爸爸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山区教书时,就经常给学生垫交学费。他1985年调石门二中工作。我去文化中学帮他搬家时,发现过他的一个红色的积满灰尘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1956年到1959年3年期间(也就是他教小学期间)帮200多名学生垫付的学费的名字和金额。当时每期学费只要3.5元,许多学生都交不起,他垫付的多的十多元,少的1.5元,我一算,共有600多元,而且全部没收回,替那些学生做了贡献。。那时,爸爸的月工资只有37元,妈妈的工资只有9元(耕读教师),维持一家5口人的生活极为艰难。但在那样的情况下,为了让那些学生能够上学,他们宁可自己省吃俭用,宁可让我们饿肚子。 在我心中刻下的最深刻记忆的还有:妈妈经常晚上在煤油灯下给学生批改作业到深夜,有时我睡了一觉醒了,她还在改作业或者备课。我妈妈的眼睛就是这样损坏了的。我还记得她还多次冒雨背着学生,淌水送学生回家。我最感到难受的是,1954年初,妈妈眼睛出了问题,被迫到长沙治疗眼睛。当时县文教科的人还说她眼睛出了问题,不符合公办教师的条件,待她治疗眼睛回来后把她转成了“耕读教师”!更不可思议的是,爸爸妈妈居然啥都没说,就认了,而且一认就是26年。这26年期间,妈妈就拿着每月9块钱的工资,继续没日没夜地为山区的学生忙碌,并毫无怨言。我们懂事后向领导反映近十年后,她的“公办教师”身份才得以恢复。
然而,我看到的像我爸爸妈妈这样的教师并非个例。我在山区长大,我看到过太多太多的教师一辈子这样默默无闻为教学生奉献。所以,我真的发自内心尊重这个群体,尤其是山区的教师。同时,我也呼吁全社会都来尊重老师。至于少数没有责任心,只顾钻钱眼的那些不合格的人,还是让他们对着这些镜子照照后,叫他们自省和良心发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