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102)
养肝常用中药和食物
1、养肝常用中药(4)
菊 花
【性 味】
味甘苦、性凉。
【归 经】
入肺、肝经。
疏风散热,解毒明目,平抑肝阳,延年益寿。
【应 用】
主要用于养肝明目,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1)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杭菊花配桑叶、薄荷等。
(2)用于治疗风热眼病(结膜炎)。
(3)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甘菊花配夏枯草、钩藤等。
(4)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头晕眼花:甘菊配枸杞子。
【用 量】
3~18克。
【注 意】
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
枸杞子
【性 味】
味甘、性平。
【归 经】
人肝、肾经。
【功 效】
补肝肾,生精血。
【应 用】
为平补肝肾的常用药,不寒不热,阴虚阳虚者都可用。
(1)用于治疗肝病:可作为一种护肝药。用于慢性肝炎、肝硬
化而阴虚者,适当配以当归、熟地补血,配以沙参、麦冬滋阴。
(2)用于治疗一般体弱肾虚,腰膝酸软,甚至遗精,带下,常配
熟地、杜仲、女贞子等药。
(3)治疗目眩眼花,视力减退(如早期老年性白内障),常配菊
花加强明目作用。
【用 量】
6-18克。除人汤剂外,还可以浸酒或作炖品料用。
【注 意】
(1)有内热者应慎用。
(2)牌虚湿阻及大便溏薄者忌用
灵 芝
【性 味】
味甘、性平。
【归 经】
人心、肺、肾、肝经。
【功 效】
益精保肝,坚筋骨,养生抗衰,养心安神。
【应 用】
主要用于治疗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
(1)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尤其对喘息型病例为好,对咳、喘、
痰三种症状均有效果,并有食欲增加,睡眠好转,体力加强的“扶正
培本”效果,且远期效果也较好。
(2)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近期有效率为84%左右。
(3)治疗冠心病,对降低甘油三酯有较好疗效。在冠心病改善
同时,伴随的心律失常也随着好转和消失。
(4)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与传统的“保肝”药物治疗组相对
照,疗效显著为优。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而治疗肝炎,并
有促进肝细胞修复作用。
【用 量】
研末1.5克一3克,或浸酒服。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