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临澧转播 于 2024-5-30 22:13 编辑
【实干奉献党员先锋】马云祖:鱼跃“农”门 掀起乡村“致富浪”
微临澧 2024-05-30 19:52 湖南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来,在临澧县积极探索“巩油优果扩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路上,涌现出了一群实干奉献的党员先锋。他们中既有返乡就业发挥所长的青年人,也有退休不忘献余热的老党员、一生择一业的农民致富带头人……他们扎根农村、情系农民、投身农业,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群众增收致富蹚出了一条幸福路。5月28日起,《微临澧》推出【实干奉献党员先锋】系列,今天推出第三期:“马云祖:鱼跃‘农’门 掀起乡村‘致富浪’”。
立夏已至,万物生长。在临澧县放舟湖黄花鱼良种繁育场,鱼翔浅底的生动画面映入眼帘,厂长马云祖正穿着下水服在用拉网起鱼苗。
初出茅庐,探索之路遇荆棘
马云祖是土生土长的临澧县望城街道楚城社区人,今年61岁的他,已经在养鱼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40多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家务农的马云祖见家附近的堰塘长期荒芜,便生出了承包堰塘养鱼的想法。说干就干,1983年,20岁的马云祖踏上了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养鱼探索之路。创业途中多荆棘,经验不够、技术不硬,几年后遭遇市场下滑,那段时间,马云祖亏了几十万元。资金本就短缺,灰心丧气的他不想再养鱼了。“当时,村里的干部马显清一直陪着我,开导我,鼓励我树立信心,振作精神。”对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陪伴,马云祖始终铭记在心。
披荆斩棘,发展之路步步生花
“现在,我们的繁育场已经获批为省级良种场了,鱼塘都是采用循环水养殖,养出来的黄花鱼都是无病毒、健康的。”望着眼前的鱼塘,马云祖并没有忘记这一路的不易。 这些年来,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跑到全国各地寻找新良种,询问科学喂养方法。过程是艰辛的,但成果令人欣慰。从只有一个小小鱼塘的普通渔民,到成立临澧县放舟湖黄花鱼良种繁养场,再到获批省级水产良种场。经过多年实践与琢磨,马云祖成功走出了一条集优质黄花鱼繁殖养殖、推广、示范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产业发展之路。每年,孵化销往湖北、贵州、河南等地的黄花鱼鱼苗达1200万尾,产值超过60万。 近 年来,在临澧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临澧县望城街道通过“八个一”措施聚力打造“黄花鱼特色小镇”的大好形势下,越来越多像马云祖一样的人才怀揣着梦想投身其间。截至目前,全街道已发展黄花鱼养殖户150多户,其中10亩以上规模的养殖户61户,每年街道全域水面可出水半斤以上的成品鱼30万斤左右。
无私奉献,壮大之路暖心助人
“我是个共产党员,我不讲私话,我就想让我们村里县里的养殖户过上安稳的好日子,想为临澧黄花鱼品牌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马云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楚城社区有位水产养殖户叫李光田,他一直养殖“四大家鱼”,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用,听闻黄花鱼售价高、前景好,找到了马云祖。“先搞苗子养,结账的事再说”,面对李光田内心的犹豫,马云祖斩钉截铁的话语犹如一支“强心剂”直抵心窝。除供应苗子外,马云祖还时不时上门做技术指导,并帮助他联系销路,这一帮就是10多年。如今,李光田的养殖面积已拓宽至15亩水面,家里添置了新车,购置了新房,每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凡是熟悉马云祖的人,对他都表示认可。临澧县宋玉黄花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文双喜评价他时,连连称赞:“马云祖是一个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好同志!”
图文:朱榕杰 丁叶舟 刘杨
编辑:史小杰
一审:章莉 二审:朱菲 三审:李绍平 监制:谭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