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麦浪
梁晓伟
五月的中原大地,放眼望去,成垄连片的麦田,随风起伏,如波涛汹涌的金色海洋,麦浪似火,子粒如金。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素有“天下粮仓”之称。置身火红五月麦熟天,心跳也会随着收获的节奏而加快,心情也会跟着丰收的盛景而燃烧。颗粒归仓,库盈廪实,国富民丰,粮稳家宁社会安,五月丰收季,麦浪滚滚,麦香飘逸,颗颗厚实饱满的金色麦穗倾诉着大河之南热辣滚烫的夏日物语。
机缘巧合,我与一个和麦子故事有关的主题文旅公园--“只有河南”在五月下旬的一天邂逅,让我对粮食和河南之间关系的内涵理解有了重新认识。“只有河南”位于河南省中牟县境内,占地622亩,它是一座拥有大小21个剧场,以真人秀舞台情景剧表现形式,主打面向八方来客展示河南形象、推介河南影响、宣传粮食安全思想、传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的大型综合“戏剧幻城”。穿过售票大厅,迎面就是百亩麦田,土黄麦黄与远处幻城宽厚高耸的土灰色幕墙融为一体,遥相辉映,愈显深远、恢弘和厚重。这里冬种夏收,春播秋藏,一年四季,黍菽麦稷,黄澄澄,红彤彤,至此,一年赏够万丈纱,一日览遍千重浪,可谓盛景一派。
观览“只有河南”,说是游园,却不见高山流水和亭台楼榭及古建奇玩;说是景点,但缺少美的感管刺激,反而增添了更多历史的沉重、忆苦思甜的凝重和那份说不清的失去的曾经与怀旧的珍贵的伤感。的确,它用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定义更为贴切,因为走过“只有河南”,会让人深思社会,反思人生,重塑认知。
“只有河南”故事,从黄河岸边小李庄的麦田出发,一路前出,穿越时空,敬仰炎黄开初的刀耕火种,领略殷商时期的筑鼎辉煌,品味一代枭雄汉曹丞相的“削发代首”,回看大唐不夜城的万国来朝,感受东京汴梁的盛世繁华,发现都与大河之南的历史源远流长,也都与“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民族安全、国家安全、粮食安全战略息息相关。历史长河里,中国近现代史,夹杂着荣耀逝去山河沦陷,百年神州血泪戗怆的复杂情愫,河南人民,曾经在百年屈辱史中歇斯底里发出了“太行伏牛山连山,黄河九曲十八弯,压不垮折不断中国人脊梁和信念”的呐喊!他们无畏生死苦难,荐夫送子上战场,食草裹腹护种粮。一粒种子,播下新生的希望;一众子弟,用生命抗争换取和平的曙光。河南,在民族使命赓续中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以善良和尊严书写了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责任担当,用吃苦耐劳的大中华精神走稳新时代“中原粮仓”的铿锵步伐。
古语云:“中原熟天下安”。河南以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养活了全国1/13的人民。震撼的数字背后,有河南人的默默承受,是河南人心系天下安危的责任担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血泪袍泽历程。河南人民,久居中原;勘定华夏,四海独尊。世世代代筚路蓝缕,一程一路刀山火海,养育了大河南独有的民族性格,它影响着也引领了大中华文化文明的绵延数千年而经久不衰。天顺万物生,地顺五谷丰,人顺百业兴,九州烟雨,河南人民扛过苦难,志图辉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不屈不挠,河南人的纯朴民风,像五月里的麦浪,不仅炽烈,而且滚烫。
走出“只有河南”,回望这座现代化大型建筑群,那一股蕴藏其中的远近代中华文化文明气息,深深地充斥着访客的神经。它如一粒种子在人们的思想土壤里萌发;它像一枚琴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它又像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在冲刷着人们浮躁的人性,荡涤着社会混浊的认知,震撼着历史记忆失重的灵魂。
“只有河南”,清晰的讲述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精神传承,准确的诠释了华夏文化文明的深刻内涵。它警示人们“从何处来,为什么去”,让河南人更加充满自信,更加有所追求,它推动着河南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勇毅前行,绚丽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