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6|回复: 3

刘亚波:中秋祭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7 09: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4-9-17 09:26 编辑

中秋祭月

刘亚波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中秋之夜被赋予了别样的文化韵味与情感色彩,那“红烛高香供月华,如盘月饼配南瓜”的场景,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细腻描绘,更是对家国情怀的深情寄托。而今,跨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一同走进湖南汉寿洞庭湖畔的百禄古镇,感受那份虽历经变迁却依旧温暖的中秋记忆。
       百禄古镇,一个藏着吉祥与福祉的地方,中秋佳节更是这里一年中最热闹、最温馨的时节。记忆中童年的中秋节,总是伴随着店铺的早早打烊,祖母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厨房与祭台之间,用一桌丰盛的佳肴,为家人编织着幸福的味道。那不仅仅是味蕾上的满足,更是心灵的慰藉,是家的味道,是团圆的喜悦。
       饭后的祭月仪式,是我家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祖母精心布置的祭台上,月饼、南瓜、水果错落有致,红烛摇曳,香烟袅袅,家族的女性在祖母的带领下,虔诚地行礼祭月,祈求家人安康,岁月静好。而我,作为家族中的“小男子汉”,虽然对祭月的意义半知半解,只隐约听祖母说“男不拜月”的讲究,但那份对仪式的新奇与对月饼的渴望,却让我每年都满怀期待。当仪式结束,祖母总会笑眯眯地将一个完整的月饼递给我,那一刻,幸福的感觉如同月饼的甜蜜,溢满心间。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的夜晚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曾经的我们,没有微信微博的喧嚣,没有电子屏幕的隔离,一家人围坐一起,赏月、品茶、谈笑风生,那份纯粹与温馨,如今想来,竟是如此珍贵。
       如今的中秋,虽然科技带来了便捷,却也似乎让某些传统的情感交流变得淡漠。
       那时候的中秋佳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走亲访友、传递情谊的好时机。节前的准备,家家户户都忙碌而有序,礼品的选择,既体现了对亲戚的尊重,也蕴含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从手工制作的油饺、糯米糍粑,到精心包装的月饼与封子,每一份礼品都承载着满满的心意与祝福。特别是新婚夫妇,第一次去娘家或岳家“打节”,更是要面面俱到,不仅要拜访完所有亲戚,还要接受热情的款待与丰厚的回礼,这不仅仅是礼节的体现,更是人情味的传递。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走亲访友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摩托车、汽车的普及,让原本需要数日才能完成的“打节”之旅,如今一天之内就能轻松完成。礼品也由传统的自制食品逐渐转向更为便捷的水果、牛奶或礼品盒,外加一个红包,既方便又快捷。虽然形式变得简单了,但那份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却并未因此减少。这种移风易俗,或许正是时代进步的缩影,让我们在保持传统精神内核的同时,也能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
       在百禄古镇,中秋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坚守,始终如一。中秋明月夜,合家大团圆,愿这份美好与温情,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如那轮皎月永远照亮古镇。(2024年9月16日,于百禄桥照相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7 15:1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你的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17 15:1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娓娓道来那份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22 09: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刘老师佳作,欣赏学习,感佩才情,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0:09 , Processed in 0.0324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