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秋季养肺》(170) 第四章 补肺常用中药与食物 养肺常用中药
北 沙 参
【性味】
味甘苦淡、性凉。渝
【归经】
入肺、脾、胃经。
【功效】
养阴清肺,祛痰止咳。
【应用】
(1)治肺虚燥咳:对肺结核、老年慢性气管炎的干咳均宜用沙参,常配麦门冬、玉竹、桑叶,加强清润作用。
(2)治热病后阴虚津少,表现为咽喉干燥,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脉弱无力,或有虚热,此时用沙参配麦门冬、生地等,通过清余热而润燥。
(3)治皮肤瘙痒,中医认为可通过清润肺气面润泽皮肤,减轻瘙痒。
【用量】
6~15克。用于清补,量可稍大。
【注意】
沙参滋腻糯润,不利于透发表邪,故外感初起以及急性上呼吸道炎、急性气管炎之咳嗽一般不用。
玉 竹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入肺经。
【功效】
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应用】
主要用于治热病阴伤,肺虚烦咳,虚劳发热,小便频数。 (1)用于治肺胃燥热、阴虚咳嗽,配以麦门冬、沙参等。 (2)用于体弱者,作为一般滋补用,因效力弱而缓,属于清补。 (3)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以玉竹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取其有强心而滋养气血的作用,对改善血循环有一定帮助。 (4)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配党参,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的患者,能减轻心绞痛。
【用量】
9~15克。用于强心或作炖料时,可用30~60克。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秋季养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