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7-4-3 08:09 编辑
清明时节话风筝 一一随笔 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碧水荡漾。 清明节前,偶在桃源县城滨江公园漫步。在渊明广场上,却被几个稚童正在放风筝所吸引。鸟状、蝴蝶状……却在那湛兰的碧空飘舞着,令我神往! 儿时,农村的伢儿对风筝羡慕得紧。家穷,父母亲决不会有闲钱给你买风筝的。星期天上趟街,风筝店反复盯着看,再花角把钱买些糊风筝的皮纸,回到家,拿起柴刀,砍根竹子就破起来,悄悄拿了母亲做鞋的绳子,想象着衬衣状风筝的样子,慢慢地扎起来。成功率不是很高,但还是有成功的时候。下一步,带上它牵着牛到河滩去玩了…… 到了中学,随着历史知识的增添,风筝的渊源在中国竞也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最早的发明者是墨翟。在【朝野佥载】中却记有鲁班曾做一个木鹞在天上飞。到汉朝时,大军事家韩信用风筝送宣传品瓦解对方;也用它探测敌营距离,策划进攻举措。到唐朝,造纸业发达,风筝从宫廷传至民间,尤其山东潍坊一带,如今更是在国际上也有名气,被誉称‘世界风筝之乡’。每逢阳春三月,当地就俗有家家鸣鹰燕,户户舞鸾凤的说法。这个时节,潍坊市的蜈蚣风筝、【水浒传】一百零捌系列风筝、【西游记】系列风筝也是全国仅有。尤其那雄鹰风筝栩栩如生,放飞起来,可吓得真乌儿东躲西藏、啾啾叫着乱窜。该市新建的风筝博物馆,藏有一千多风筝样品!清朝笔下名著【红楼梦】的大作家曹彐芹据说也是独具匠心的扎风筝高手,他还潜心写了一本如何扎风筝的工具书,告知乡亲扎风筝养家糊口。流传至今的燕雀风筝就为他所教。只是如今比起潍坊的风筝,无论技艺、造型、质料都得甘拜下风。 眼帘中的稚童无忧无虑牵着风筝的奔跑,还有那天际中飞翔的翩翩起舞的风筝……这清明时节,忆往昔,青山绿水更有着浓郁的乡味乡情;远处青山传来阵阵鞭炮声,冥冥之中告诉我,这太平盛世近七十年来之不易!有着我县辛亥革命先驱宋教仁等为国捐躯、更有伟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牺牲生命和一切换来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如斯,成功者无不是借力打力恰到好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新理念、新发展,这都不能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人类的大智慧,这巳经过近200年的实践检验。创建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样如此。整合资源、精准扶贫、一带一路、打造全球命运共同体……这一切战略目标的实施,就是中华民族在筑梦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放飞的‘风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