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06|回复: 47

常德太阳山名称溯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9 10: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幽兰居士 于 2024-11-20 11:03 编辑

钟兴珉
                 常德太阳山名称溯源
      阳山这个名称,绝不是太阳山人自诩的,也不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为地杜撰或是“强力打造”出来的,而是名副其实地源于上古。
     有一本专门记载我国周朝时期君王们事情的史记古籍,宋代人王应麟对其中一段话作了这样的解释:武陵郡西有阳山,山上有一种相貌奇特的神兽。这种神兽好像是鹿,不过它身体的前后部分都有头(也就是说它有两个头),经常是一边吃草一边走路。山中时常有人看到它(这种似鹿的神兽)。
    古籍中所说的这一段话,正好佐证了许多人的想法。在佛教中鹿被视为神圣之物。常德太阳山在远古的时候,就出现了像鹿的神兽。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以后,就敕封“东君”为太阳神,并且诏令天下共祭之。那时候常德郡人对太阳山神本来就十分尊崇,接到朝庭的诏令之后立马在太阳山建起庙宇来祭祀太阳神即东君。这座庙,就叫阳山庙,是专门祭祀阳山之神也就是太阳神即东君的。
     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湖广总志》卷五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梁山,县北三十里,旧名阳山”。还有清朝嘉庆年代的《常德府志•山川考》中也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阳山,武陵府北去三十里。它有两个名字,一个叫“阳山”,一个又叫“梁山”……
     为什么好端端的“阳山”这样一个名称,干嘛要改成“梁山”呢?原来是因一个名叫梁松的历史人物。
     梁松这位在常德短暂呆过的人物,是汉光武之女舞阴公主的丈夫。也就是东汉时的大驸马,其身分显赫。他平日里骄贵、宠幸无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在历史上颇有争论。
     唐“天宝六年”也就是公元747年的时候,有人便以梁松之姓改常德太阳山为梁山,并令塑其身形置于阳山庙中。在明•嘉靖《常德府志》卷十中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阳山庙,汉时郡人建,以祀阳山之神,以征南将军梁松配享”。什么叫配享?它的意思就是说梁松是阳山之神的陪伴、配角。像这种说法,在诸多的志书中都有记载。梁松是阳山之神的配享者,也就是说他只不过是站立在阳山主神旁边的一个陪衬而已。
   那极少数者称梁松为“梁王”并说他是阳山之主神,其实这只是一种以讹传讹而已。追根溯源,阳山名称之由来,那可要比奉诏建阳山庙至少早一千年!从屈原在《九歌》中描述沅澧大地楚人祭祀太阳神的情景和考古发掘城头山祭祀太阳神遗迹等史料中,我们便可把太阳山这个名称的源头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新石器时代。
    大明王朝晚期的内阁首辅杨嗣昌,是常德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杨嗣昌在明万历年间后期(应在公元1619年之前),半官半隐闲居家乡的时候,曾经与他的外祖父等人一同多次游历了太阳山之后写了一篇游记。在游记中杨嗣昌写了这样一段话:“余考郡志,曰是阳山。先时祀阳山神。以梁松配,而后因名曰梁山。此未有所据。”
    认真细细地领会杨公的这一段话,便可品味出这样四层意思:一是说杨公经过多方考证地方志书,确认此山原名称作阳山;二是沅楚先人很早就在太阳山祭祀阳山之神;三是因为让梁松配享阳山庙之后才改名叫梁山;四是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意思,那就是杨公认为:即便是因为梁松配享而改阳山为梁山,这也应该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既然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那么又怎能站得住脚呢?中唐大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时也曾多次上太阳山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阳山庙观赛神》诗。从诗的题目上人们就不难看出尽管在那个时候阳山庙里已经配享得有梁松,并有人已经把阳山改名为梁山,可是刘禹锡并没有称“梁山庙”更没有称“梁王庙”,而是依然称之为“阳山庙”。为什么?因为“阳山”、“阳山庙”这个名称,已经是年代久远深入人心了!
   自古以来,常德太阳山这个名称就与太阳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古先贤称它为“昜丘”、“旸山”。这里的“昜”与“旸”,其音、意均与“太阳”的“阳”相同,故而又称之为太阳山。只是在唐天宝六年(747年)因阳山庙“配祀”梁松而改名。所以在唐、宋时期阳山则多被称为梁山。然而到了明朝的时候,世人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如王俨、袁中道他们都对梁松的功过是非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于是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对阳山庙配祀梁松、“阳山”改称“梁山”提出了自己明确的非议。
    有人公然质问:梁松有何功德又有何能耐配享阳山庙?于是就提出来要砸毁其庙。可在这时,有人则说阳山庙中配祀的不是汉代的梁松而是唐朝的梁嵩。
    原来唐朝时的这一位梁嵩,曾高中状元,对武陵有功,深受人民拥戴。最难得的他还是一个大孝子。有一年梁嵩辞官去侍奉年迈的母亲,他竟然谢辞了皇上的赏赐并奏请减免武陵郡人的税赋。就是这个唐代的梁嵩,死后武陵郡人无比怀念他于是让他在阳山庙配祀。
    原来,在阳山庙配祀的是唐代的梁嵩而绝非东汉时候的梁松。
    尽管如此,到了明朝的时候,人们还是把“梁山”改为“阳山”了。现在,人们则更加喜欢称它为“太阳山”。
   
    有一则关于荆楚的故事是这样讲的:楚康王在位时,晋国总是来挑衅。楚国早已岌岌可危,不少能干的人都纷纷逃亡到晋国等其他的国家去了。那些人逃跑之后又和别的国家一起来加害楚国。楚国已经没有保家卫国、辅助皇上的贤能了。这个时候的楚康王,无比痛心无比愧疚地悲叹:今天阳山崩塌了,楚国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来倚仗的了……
     “阳山崩”,昔日阳山作为荆楚南面之屏障,失去它楚国确实就失去了一道天然的防御线,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了,昏庸的楚康王以此来比喻家国之危难。

   
     在2005年,常德市委、市政府根据党中央和湖南省委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文化与旅游事业建设、营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就把太阳山的开发建设列入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项目。
    “阳山耸翠”,曾经位居于旧时常德八景之首。今日我们真诚地希望她焕发新姿 ,早日成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优质城市公园”。这样我们便可以把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人居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9 10: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山耸翠”,曾经位居于旧时常德八景之首。今日我们真诚地希望她焕发新姿 ,早日成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优质城市公园”。这样我们便可以把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人居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2: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傅启芳 于 2024-11-19 21:49 编辑

    《常德太阳山名称溯源》文章,追根溯源,引证详实,论述客观,是一篇去偏扬正,为太阳山正名,令人信服的宏篇大作。它表达了常德人民历久弥坚的共同心声,是常德优秀历史文化的展现,更是当今“以文绘城” 的难得元素。应当共同努力当好促进派,把太阳山妆点得更加娇娆,让它的光焰普照大地,成为引人入胜的一方盛景,促进文旅事业的蓬勃发展,造福常德人民。
    向钟兴珉老师致谢,诚祝冬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3:5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山耸翠”,曾经位居于旧时常德八景之首。今日我们真诚地希望她焕发新姿 ,早日成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优质城市公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4:0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欣赏才华,感受文化大餐,点赞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5:5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山耸翠”,曾经位居于旧时常德八景之首。今日我们真诚地希望她焕发新姿 ,早日成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优质城市公园”。这样我们便可以把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人居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5:5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钟老师佳作!点赞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6:1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6: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钟老师《常德太阳山名称溯源》大作,也是学习家乡历史,让俺涨知识。为钟老师大作点赞!也为家乡悠久历史文化的闪光耀世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9 17: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钟老师《常德太阳山名称溯源》点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0:05 , Processed in 0.0401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