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278|回复: 16

龙年春色阅不尽(11.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4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4-11-24 19:46 编辑

       龙年春色阅不尽(11.23)


    11月23日 周六 龙年十月廿三  阴转小雨 10℃/14℃

   
今天,又是个适宜我读书报、写东西、看电视的好日子!
    虽然,午饭后去过图书馆,可那是翻阅新到的书刊报纸去的,从而更加丰富了自己读写看的精神生活。
    上午,读书报
    一吃完早饭,我就在电脑的主媒体网上,迫不及待地阅读了如下文章:
    1.环球时报 德媒:没有中国就没有气候保护
531ceb04cadc8f4b27ef6f8f0b2849f.png
    2.央视网 《国家荣光》朱光亚      
342f936098a4032f6f946cdfe972d36.png
    这期的主要内容是: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核武器的威力,一时间,世界的各大国都开始了核武器的研发工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朱光亚先生决定回国。回国后,他就投身到核武器的研究工作。他凭借战略眼光,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感慨朱光亚的不凡事迹,我曾于2012年3月1日,在新浪博客上,写了《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诗”4节。如
——
b131f28b95e68ff8d86eb30849e2fdc.jpg
    3.古诗文网 寇凖42个字,却说透人生,发人深省
893e5ca54005734a77aa8587c0d6a74.png
     要知道,史上名人寇凖,这位以刚正不阿闻名的政治家,也是不容忽视的文学大师。他写的一段短语,可是十分深刻啊
——
    官行私曲,失时悔。

    富不俭用,贫时悔。
    艺不少学,过时悔。
    见事不学,用时悔。
    醉发狂言,醒时悔。
    安不将息,病时悔。
    4.文学自媒体 公众号:遇见艾弥儿
a44fb8b8436f104d9af06f4388bfc2d.jpg
    今又听了艾弥儿的《梁启超 中国精神之父》等几个小视频,感觉这位文学硕士很不简单!她不仅阐述问题清晰,而且观点新颖,还题材多样,951条原创内容,真让人赞叹不已。
    在此,我还截取了她其中的18个小视频的图片——
e990f4c16e4d25ca1dfcc5ad7f46edb.jpg
    她真了不起,值得我有空时,慢慢地听她述说。
    原来,她“功夫在诗外”——
    上海财经大学学士早稻田大学硕士
    爱读书爱收藏热爱一切充满智慧和美的东西
    出走半生归来开个小书屋喜欢你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e549ae5ae1289f5ac00d3d483a1ad3.jpg
    5.人民日报 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综述
    文章从如下三个方面,“综述”道——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聚焦人工智能发展新成果;     
    着眼“智能向善”提升治理效能。
    文章最后还道,未来,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将聚焦我国领导人提出的目标愿景,以峰会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探索形成开放多元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6.北京日报 张峰《史记》永恒魅力的内在奥秘
2bb134170707afabfdc6aca9d736a61.jpg
    我很是爱读书评这类文章!因为,它让人开阔眼界、提高视野,去学习新的知识。

    这篇书评道——
  《史记》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和世界文化的瑰宝,其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卓越的史实和百科全书式的内容,为世代中华儿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养分。著名史学家陈其泰教授精研《史记》四十余载,坚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著成《〈史记〉精华十五讲》,旨在发掘《史记》独特的文化魅力,阐释其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这是史家历史观察力的巨大飞跃。陈其泰从历史的演进与司马迁的历史观察力两个角度考察《史记》气魄宏大的著史体系,提出了“多维历史视野”的新概念,解读了《史记》具有永恒魅力的内在奥秘。
  这书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陈其泰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史事洞察历史的本质。在《十五讲》中,他从“中华民族史”书写的新视角观照《史记》的编纂,理出了贯穿《史记》全书的主线,即司马迁要写出中华民族从分裂走向统一、各民族从分散走向融聚并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
b1a45aa2ba49cf1053d30ec7e3645d5.jpg
  《史记》锻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记载了汉武帝之前的全部历史,而且对秦汉之后史学的发展深有影响,因此探讨《史记》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锻造史上的贡献,就成为陈其泰关注的新命题。
  他追求历史著述之“美”。陈其泰在1992年出版的《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一书中,为自己定下的研究宗旨是:“写出我对于我们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珍品的挚爱,写出我对于实现振兴中华宏伟目标的渴求。”
  而且,《十五讲》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著述“美”的追求。
  《十五讲》又一特点是,语言生动,读之使人回味无穷。
    下午,写东西
    从图书馆回家后的我,当即赶写了如下日记。
    其题为:《龙年春色阅不尽(11.22)》
    这就是:
afe31d0972b777bbb9c368c0c792b01.jpg
    晚上,看电视
    入夜以后,我依次看的节目为:新闻联播、今日亚洲、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5、今日关注、晚间新闻。
    今日看的节目中,我对“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5,印象十分深刻。
5831ca3ccab131b12cc115ca59730ac.png
    《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李白    

    这个节目,以“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AI赋能文旅体验”为核心模式,以传唱千古的唐诗名篇为主线,生动讲述十一位唐代大诗人跌宕而传奇的人生故事,多手法展现他们“笔落惊风雨”的文学才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壮志豪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真情,从而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
e6e6b1ac8e565640e9df65d8ef825a1.jpg
    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为:大诗人李白,曾在惆怅之时,举杯向明月倾诉衷肠;他也曾以“大鹏”自喻,寄托远大抱负与理想。他看遍长安花满楼,也曾“拔剑四顾心茫然”。
    他就是“诗仙”李白
       央视撒贝宁,与探访团成员康震、杨雨等,一起探寻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故事!
    看电视后,已近深夜了。回望一天到晚的精神生活,既丰富多彩,又精美绝伦,让人陶醉不已。
    感谢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带给了我们退休老人的美好享受!







69ae4a8018184ce57533a5a69044975.jpg
5f2c8e772e0a76ac674a070463d0bf7.png
19be9ffacfd117247ee412b91cd820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9: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2345_image_file_copy_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6: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5 08: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9440E864-83AF-42F8-9292-8D8C9BBD3D40.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09: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4-11-25 06:41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0: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6 06: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精华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26 06: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的精华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09: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应运 发表于 2024-11-26 06:42
欣赏老师的精华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0: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4-11-26 06:33
拜读老师的精华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21:00 , Processed in 0.0395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